关于马的成语和诗句
【成语】
【牛头马面】(1)形容一个人面貌丑陋吓人。(2) 比喻行事荒诞凶恶之人。
【牛马风尘】形容人奔走于道途,风尘仆仆,非常劳累。
【牛溲马勃】比喻低贱之人或物。
【牛头不对马嘴】比喻两件事完全不能凑在一起,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答非所问。
【一马当先】作战或做事时,不畏艰难,勇敢地走在他人前面。
【千军万马】形容士兵众多,声势壮大。
【天马行空】喻才思豪放飘逸。
【心猿意马】形容心思意念飘浮不定。
【犬马之劳】谦称自己微薄的服务像犬马一般微不足道。
【汗马功劳】喻为征战奔走的功劳。
【老马识途】喻经验丰富的人。
【兵荒马乱】形容战乱破坏之严重,秩序之紊乱。
【快马加鞭】比喻加快速度。
【求马唐肆】唐肆:空的市集。比喻所求的方法途径不对,必无所获。
【走马上任】待日后补充。
【走马平川】待日后补充。
【走马看花】大略观看事务外象,无暇细究其底蕴。
【车水马龙】形容繁华热闹。
【招兵买马】征招士兵,购买马匹;指集结武力,预谋作战。
【金戈铁马】表示军队装备很好,作战力非常强;或喻战争。
【青梅竹马】指幼时游戏的伴侣。
【非驴非马】形容不伦不类的东西。
【指鹿为马】形容歪曲事实颠倒是非。
【害之马】喻为害大家的人。
【秣马厉兵】磨快武器,喂饱战马,准备战斗;也泛指事前积极的准备。
【厉兵秣马】磨快武器,喂饱战马,准备战斗;也泛指事前积极的准备。
【马不停蹄】比喻没有休息,不停留。
【马耳东风】形容一个人对别人所说的话漠不关心,听过就忘。
【马到成功】用以祝贺人成功迅速而容易。
【马革里尸】形容军人英勇地战死在沙场上。
【】指完全听从领导人的指挥来行动。
【马齿徒长】只喻只是年龄徒然加大,但没有大作为。
【单匹马】独自冒险直进,不依靠别人。
【蛛丝马迹】喻细小而不明显的迹象,由此可推求真相。
【塞翁失马】(1)比喻人因祸得福。(2)形容祸福无常,不能遽下定论。
【万马奔腾】待日后补充。
【驷马难追】话一说出口,难以收回。用以警告人言语谨慎,要信守诺言。
【龙马精神】形容精神健旺、充沛。 马的诗
【声犬马】形容生活非常糜烂。
【悬崖勒马】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醒悟回头。
【露出马脚】比喻露出真相。
【马到成功】: 古时打仗,常以“旗开得胜,马到成功”祝愿迅速取得胜利。现在用来形容人一到那里,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就。
出 处:元·郑廷为《楚昭公》:“管取马到成功;奏凯回来也。”
【千军万马】:形容雄壮的队伍或浩大的声势。
出 处:《梁书·陈庆之传》:“先是洛阳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翻译:功成名就的将帅们啊,千万别自作牢笼,任从你有千军万马,也要避开白袍将军陈庆之率领的军队的锋芒。
【一马当先】: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或带头。
出 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六回:“即便勒兵列阵,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
【龙马精神】 :比喻健旺的精神。
出 处:唐·李郢《上裴晋公》诗:“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
翻译:四朝元老头发花白,但却像龙马一样有抖擞的精神,如海鹤一样姿态高雅。
【老马识途】: 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仗,回来时迷失了路途。管仲放老马在前面走,就到了道路(见于《韩非子·说林上》)。比喻阅历多的人富有经验,熟悉情况,能起引导作用。
出 处:宋·毛谤《寄曹使君》:“请同韶采公勿疑;老马由来识途久。”翻译:请你不要怀疑,古来就已经有了老马识途的说法。
【诗句】
1、《白马篇》魏晋: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翻译:驾驭着白马向西北驰去,马上佩带着金的马具。
2、《房兵曹胡马诗》唐代: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翻译:房兵曹的这一匹马是产自大宛国的名马,它那精瘦的筋骨像刀锋一样突出分明。
3、《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宋代:柳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翻译:在长安古道上骑着瘦马缓缓行走,高高的柳树秋蝉乱嘶啼。
4、《马诗·其四》唐代:李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