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十四五规划
护理专业是一种大学专业类型。护理本科学制四年,根据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培养具备人文社科、医学、预防保健知识、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护理专业十四五规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护理专业十四五规划
2020年7月24日,护理学院在学院会议室召开“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学院党政领导、各教研室主任、实验中心负责人、部分教师和辅导员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院长李远珍主持。
李远珍传达了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会议精神,强调“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学院实际,要在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显特上下功夫,主动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通过学习、调研、讨论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共识,制定出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用更高质量的发展践行初心使命,不断提高学院办学影响力和社会美誉度。
与会人员结合实际工作介绍了“十三五”期间发展现状,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短板,提出了“十四五”发展思路、重点任务,并就新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实验实训平台建设和人才引进
等方面深入交流了看法。
学院党委书记陈抗震在讲话中指出,“十四五”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既面临机遇又有着挑战,对学院事业发展至关重要。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高教22条”等,聚焦“新医科”建设要求,紧扣学校和学院办学目标定位,结合省一流专业建设,坚持优结构、促协同、强内涵、提质量,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谋划制定好“十四五”规划,推动学院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他还从加强组织领导、注重调查研究、增强问题意识、强化进取精神、把握工作方法、掌握工作节点等方面,对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有关要求。
护理专业十四五规划
护理专业介绍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护理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孙宏玉;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护理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力彬、王克芳、赵岳;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护理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委员张立力、李瑞玲;我校党委书记邱洪斌,校长孟上九,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春江、姜志梅及教务处、医学部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教师、学生和家长代表100余人参会。会议由校长孟上九主持。
邱洪斌在致辞中首先向本次与会的各位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位专家在百忙之中,帮助和支持护理
学教育改革与发展
表示感谢。李春江介绍了护理学专业认证整改情况,康复医学院*护理学院院长庞伟汇报护理专业建设情况。
各位专家对护理学专业建设给予了肯定,同时针对护理学专业的具体情况,从专业建设、目标定位、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思政育人、学科建设、跨学科研究、学术成果、质量保障体系、专业特等角度提出了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当日下午,孙宏玉作了“贯彻新时代护理本科新理念,进行护理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专题讲座,安力彬作了“新时代护理本科课程模式改革的探讨”专题讲座,王克芳作了“护理学基础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实践与思考”专题讲座。讲座围绕《护理学类国家标准》,积极推进“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的建设,全面提升护理学专业的建设水平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此次会议的召开,进一步理清了对护理学专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建设思路,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明确了今后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对我校推进护理学教育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护理专业十四五规划
首先,李小花副书记简要介绍了本次讲座的背景,是结合当前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工作及护理学一流本科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和任务实施而开展的。随后,孙宏玉教授从新时代本科教育大会、“六卓越一拔尖”计划等有关精神开篇,
介绍发展新医科的理念,鼓励教师们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随后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建设内容等方面详细解读了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并对几类金课的特点及申报要求等进行了深入解读。最后,孙教授围绕护理学类专业国家标准从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的建设与改革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孙宏玉教授强调一流专业、一流课程的建设需要全员参与,目的提升本科课堂的教学质量,最终目标是使学生
讲座后,学院教师就各自课程建设中的困惑和发展方向,如何更好的匹配一流课程的建设要求等与孙宏玉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最后,刘香弟院长进行总结,她说孙宏玉教授以本科教育新理念为引领,帮助学院进一步明确专业和课程建设方向,厘清建设思路,对于我院的一流专业以及一流课程建设给予了切实可行的指导,学院将组织全体教师再次研讨十四五期间的课程建设规划,在此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做好不同类型、不同建设阶段的课程建设,为国家级一流专业的验收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