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大潮的读后感
《钱塘江大潮》是一篇记叙文,作者通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潮汐现象、地质特征以及人们对潮水的影响和印象来展开。文章的篇章安排非常有层次感,先是从大潮的成因和特点入手,然后以三个时期的“古今对比”来展示大潮的历史和人们对大潮的态度,最后在最后一节表达了作者对钱塘江的敬爱之情。
在阅读过程中,我对钱塘江大潮的气势和浩渺感深感折服。大潮的周期很长,每19年才出现一次,潮差可达11米。大潮到来时,江面上的巨浪仿佛排山倒海一般,声势浩大,有如巨兽般的威力。这让我想起了自然界的力量是如此之大,人类自身的力量是多么渺小。
钱塘江潮水除了自然景观外,文章还有许多写人的描写,展示了人们对大潮的感受和态度。例如,通过“谁见之者皆曰‘洗衣,衣而皆净’”,让人们对大潮留下了洗净心灵和破旧换新的印象。而“久观之,则不能动容”的描写则表达了对大潮的习以为常和麻木。这些描写都展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感受是多么丰富和多样。
在大潮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方面,作者也做了一些描述。例如,大潮在不同历史时期带来了不同
的影响。古时候,封闭的江面不仅给村民带来了生活上的便利,还成为了农村交流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而现代人则对大潮有了新的认识,一方面,他们逐渐尽弃了过去对大潮的畏惧,开始更加勇敢地与大潮争夺土地和资源;另一方面,他们也以全新的视角和目的去关注大潮,例如进行科学研究和旅游观光。
通过对这些描写的分析和思考,我深刻感受到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古代人面对大潮时,即感到畏缩又感到依赖;而现代人则在知识的指引下,对大潮的认识更加科学和深入。然而,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类都没有办法控制大自然,而只能学会适应和珍惜。这使我想起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超越自然的存在。只有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人类才能真正得到自然的庇佑和繁荣。
整篇文章让我对自然和人类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与大自然相比,人类是微不足道的,我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只是冰山一角。然而,正因为如此,我们应更加敬畏它,更加珍惜与它的关系。
此外,文章的写作手法也让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古今对比、现象与人们的感受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例如,通过对比古人和现代人对大潮的
不同认识和态度,使文章具有了时间感和情感线索,读起来更加引人入胜。
总而言之,《钱塘江大潮》是一篇令人震撼和思考的文章。通过对钱塘江大潮的描写和分析,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大自然的壮丽和伟力,也可以更加深入地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希望我们能够珍惜与大自然的关系,学会适应和保护,使人类与自然能够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