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案是针对社会需求、学科特点及教育对象具有明确目的性、适应性、实用性的教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教案应是与时俱进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冀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的生字和生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人物对话,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感悟大自然的神奇,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丑小鸭教案  读好人物对话;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感悟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课前准备:
  ★小蝴蝶和毛毛虫的头饰。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猜谜语:身上穿着花花衣,两对翅膀真美丽。不会唱歌会跳舞,花丛里面采花蜜。
  2、师:一只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飞舞时,遇到了一只趴在一片绿叶上的肉嘟嘟的毛毛虫,他们遇到一起发生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小蝴蝶和毛毛虫》。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学生生字和生词的预习情况
  1、用课件在大屏幕上出示阅读要求: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确,没有汉语拼音的请教学习伙伴来读准字音,语句读通顺,边读边画出生字和生词。
  2、读完后,学习伙伴两人互相读一读各自画出的生字、生词。
  3、认读生字。
  课件出示下列词语:漂亮、惊喜、认真、抬起、回答、产卵、相信、认识
  ①指学生领读。
  ②齐读。
  ③去掉熟字,独立识字,指名读,齐读。
  三、抓住对话,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1、大屏幕出示自读提示:自由读文,一边读一边勾画出毛毛虫和小蝴蝶的对话。
  2、全班交流勾画出的毛毛虫和小蝴蝶的对话。
  3、抓住毛毛虫和小蝴蝶之间的对话,引导学生细读、品读,通过朗读理解和感悟文本。(运用课件辅助)
  在学生朗读时,教师抓住描写毛毛虫和小蝴蝶情感变化的词语和句子,让学生反复感悟毛毛虫和小蝴蝶的内心情感活动,与童话里的人物心灵贴近。毛毛虫的情感变化:惊喜——不好意思——认真——委屈。小蝴蝶的情感变化:生气——惊讶——糊涂——吃惊——开心。
  采用的阅读方式有:指名读、分角读、男女生对读。
  4、合作表演,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学生分组表演,然后指名戴上头饰表演。
  四、了解蝴蝶生长发育的变化过程
  1、教师扮演蝴蝶妈妈的角,为毛毛虫和小蝴蝶除去心中的疑问、困惑。
  2、全班交流:听了蝴蝶妈妈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3、用课件出示蝴蝶生长发育的变化过程的图片,使学生进一步明白蝴蝶的的生长发育的变化过程,并请学生看着课件的演示,说说蝴蝶的生长过程。
  学生解说时,教师适时板书:
  五、回读课文,留下余味
  播放音乐,学生齐读课文,再次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
  六、拓展延伸
  师:小蝴蝶小时候和长大后不一样了,像蝴蝶这样的生物我们叫它变态生物。你还知道哪些变态生物?
  学生集体交流。
  师:大自然中蕴涵着无限的神奇和无数的秘密,只要你仔细观察,多多动脑去想,就会有更多的发现和收获!
  七、好书推荐
  阅读丹麦作家安徒生写的童话《丑小鸭》,相信你们会有收获的!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在朗读中体会“我”为盲婆婆做事时的高兴心情使学生明白帮助别人尤其是残疾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心
  课时建议: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多媒体出示课题,生齐读
  2.师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蝈蝈是一种身体绿,能发出清脆声音的昆虫,盲婆婆指失明的老年妇女
  二、初读课文
  (一)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检查字词情况
  1.出示生词
  盲婆婆 乐呵呵 滚动 捉住 您好
  清波 鼻子 齐鸣 得到代替
  (1)指名读生词,相机正音
  (2)去拼音读词
  (3)齐读生词
  2.指导读较难读的长句子
  (1)乐呵呵地/捉回了/一只/绿的蝈蝈/,喜滋滋地/送给了/邻居家的盲婆婆/
  (三)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四)齐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
  2.学生借助已有识字方法分析记忆生字,教师相机点拨
  3.教师范写,学生描红、练写
  第二课时
  一、创设氛围,激趣导入
  1.复习
  (1)认读生字词语
  (2)指名读诗歌,检查朗读情况
  2.师生交流理解“盲婆婆”这个词重点理解“盲”字,感悟“盲”的世界请同学们闭上眼睛2分钟,处在“盲人”角度感受一下“盲婆婆”的生活
  3.请学生谈谈自己这2分钟的感受
  4.再读课题,设疑:“我”为什么要送给盲婆婆蝈蝈呢?一只蝈蝈能给盲婆婆带来什么呢?
  二、理解课文,读中感悟
  (一)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第一节
  2.多媒体展示蝈蝈的实物图,播放蝈蝈的叫声,让学生感受蝈蝈的可爱
  3.学生自由读第一节,一你从哪些词中感受到“我”对蝈蝈的喜爱之情?(乐呵呵、喜滋滋)指导积累ABB式词语
  4.“我”面对这样一只可爱的蝈蝈做出了怎样的决定?此时“我”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指导读出词语“乐呵呵”、“喜滋滋”的语气(自读、指名读、师生共评)
  (二)学习第二节
  1.“我”为什么要送给盲婆婆蝈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节
  2.“我”上学时想让它为盲婆婆唱歌,帮她消除寂寞,带来欢乐,那“我”平时是怎样帮盲婆婆的呢?
  3.此时你看出图中的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小学生?
  4.谁能发现蝈蝈歌声的神奇力量?你想象一下盲婆婆双手捧着蝈蝈,聚精会神地听着听着,(播放蝈蝈的叫声)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5.教师小结:蝈蝈的歌声使盲婆婆仿佛置身于原野之中,看到了原野中的一切她听着、想着,心中充满了欢乐好像恢复了与五彩世界的联系,她的眼中似乎不再黑暗,而是充满了光明
  6.让我们再次把光明带给盲婆婆(指名读,师生评价,全班齐读)
  7.盲婆婆此时欣赏着蝈蝈美妙的歌声,会说些什么呢?
  (三)学习第三节
  1.听老师范读第三节,你知道小男孩的心意了吗?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