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介绍少数民族的习俗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民族风俗是一个民族的特有文化现象,它表现了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民族习俗的总和,是一个民族整体精神风貌的反映。民族风俗是民族文化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通过对少数民族传统风俗习惯学习后,了解和掌握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形成对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和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民族传统思想和文化知识的熏陶和教育。认识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习惯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民族风俗习惯不仅包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习惯动作,还包括习俗的形成过程等内容。本单元学习内容主要包括民族生活方式各方面内容。介绍具体少数民族的各民族风情特!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少数民族传统习俗,初步认识和了解各少数民族习俗。2、能力目标:了解和掌握少数民族风俗相关的知识和技能。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团结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4、技能目标:初步学习汉族的一些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增强学生体质。5、发展目标:初步认识各少数民族传统习俗的基本特征,并能根据这些特征安排自己的活动时间。6、复习及巩固知识:重点介绍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一些传统习俗,
并能结合本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用简单的语言介绍本课其他少数民族传统习俗;运用所学知识总结出少数民族传统习俗中具有特的风俗习惯。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带来的愉悦感和丰富感,提高对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语言交流能力;使学生掌握一些民族风俗行为与习惯和基本风俗知识;体会到各民族风俗文化并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团结统一和热爱生活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二、教材内容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我们已经知道了汉族、苗族、侗族、布依族、傣族等12个民族的习惯,但对于其他少数民族也了解得不多。汉族与其他民族共同居住生活在长江以南、珠江以北地域范围内,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各民族之间互相交往交流过。因此,汉族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民族。本单元所学习的民族习惯主要是由我国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而得来实现的。通过了解少数民族习惯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不同民族之间以及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关系。因此本单元所学习的民族传统文化也属于民族风俗习惯类课程的内容之一。
    三、教学过程
    1.新授导入:教师首先用“民族习俗”这个主题导入。本课主要是以图片、实物、文字、游戏等方式将少数民族的民族风俗进行直观展示,激发学习兴趣。2.新授示范:同学们,我们看到了哪些传统习俗?哪种风俗是我们所敬仰的呢?让同学们亲自体验制作工艺产品,感受并理解各个民族风俗习惯的特。3.新授示范:同学们,你们知道不同少数民族都有着哪些风俗呢?你知道吗?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下面请大家看课件1 (上)。
    四、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1、第一节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有自己不同的民族习俗。我们就来看一下各民族人们是怎么过年的?他们的习俗是怎样的?学生思考后写出他们的年俗、习俗。我们还知道哪些民族的风俗最具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