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化学平衡状态和平衡移动
考纲定位
考情播报
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及化学平衡的建立。
2.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
3.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
2016·全国甲卷T27/全国乙卷T27(1)(2)/全国丙卷T27(2)(3)
2015·全国卷T28(4)/全国卷T27(2)(3)
2014·全国卷化学平衡状态T28(3)/全国卷T26(2)(3)
2013·全国卷T28(2)(3)(4)/全国卷T28(1)
2012·全国卷T27(4)
考点1|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
[基础知识整合]
1可逆反应
2.化学平衡状态
(1)概念
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2)建立过程
在一定条件下,把某一可逆反应的反应物加入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如下:
以上过程可用如图表示:
(3)特征
[应用体验]
1向含有2 mol的SO2的容器中通入过量氧气发生2SO2(g)+O2(g)2SO3(g) ΔH=-Q kJ·mol-1(Q>0),充分反应后生成SO3的物质的量________2 mol(填<”“>,下同),SO2的物质的量________0 mol,转化率________100%,反应放出的热量________Q kJ。
[提示] < > < <
2.T 时,将a mol H2O(g)和a mol CO(g)充入体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O(g)+CO(g)  H2(g)+CO2(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刚开始时,c0(H2O)________(填>”“<,下同)c0(CO)________c0(H2)。
(2)随着反应的进行,c(H2O)逐渐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下同),c(CO2)逐渐________。
(3)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c(H2)将________,单位时间消耗H2O的物质的量与消耗H2的物质的量是否相等?________,CO2的体积分数将________。
[提示] (1)= > (2)减小 增大 (3)不变 是 不变
[考点多维探究]
角度1 极端转化法确定可逆反应某状态的量
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2(g)+Y2(g)  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2 mol·L-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
A.Z为0.3 mol·L-1      B.Y2为0.4 mol·L-1
C.X2为0.2 mol·L-1    D.Z为0.4 mol·L-1
A [假设反应正向进行到底:X2(g)+Y2(g)  2Z(g)
起始浓度(mol·L-1          0.1    0.3  0.2
改变浓度(mol·L-1)           0.1   0.1 0.2
终态浓度(mol·L-1              0.2    0.4
假设反应逆向进行到底:X2(g)+Y2(g)  2Z(g)
起始浓度(mol·L-1    0.1    0.3   0.2
改变浓度(mol·L-1    0.1    0.1   0.2
终态浓度(mol·L-1    0.2   0.4   0
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范围为0<X2<0.2,0.2<Y2<0.4,0<Z<0.4。]
2.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  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
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08 mol·L-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1c2=31
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
C.X、Y的转化率不相等
D.c1的取值范围为0 mol·L-1<c1<0.14 mol·L-1
D [平衡浓度之比为13,转化浓度亦为13,故c1c2=13,A、C不正确;平衡时Y生成表示逆反应速率,Z生成表示正反应速率且vY(生成)vZ(生成)应为32,B不正确;由可逆反应的特点可知0 mol·L-1<c1<0.14 mol·L-1。]
极端转化法确定各物质物理量的范围
可逆反应中各物质的物理量(浓度、物质的量、体积、质量等),可运用极端假设法判断:假
设反应正向或逆向进行彻底,求出各物质物理量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从而确定它们有关物理量的范围。
注意:反应物物理量范围的最小值对应生成物的最大值;反应物物理量范围的最大值对应生成物的最小值。
角度2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
3.将FeCl3溶液和KI溶液混合,发生反应:2Fe3+(aq)+2I(aq)  2Fe2+(aq)+I2(aq)。下列各项能判断上述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导学号:95812173
A.溶液颜不再变化
B.c(K)不再变化
C.c(Fe3+)与c(Fe2+)之和不再变化
D.v(I)=2v(I2)
A [A项,溶液颜不再变化,说明Fe3+、Fe2+及I2的浓度不再变化,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项,钾离子浓度始终不变,因此c(K)不变不能用于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C项,由铁元素守恒知,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浓度之和始终不变,因此c(Fe3+)与c(Fe2+)之和不变不能用于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D项,v(I)和v(I2)同为正反应速率,v(I)=2v(I2)不能用于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4.(2017·安阳模拟)一定温度下某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对可逆反应A(g)+B(g)  2C(g),下列叙述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  (  )
A.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