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冬至节气的古诗词与赏析
冬至节气的古诗词与赏析一
    《大寒吟》
    (宋代)邵雍
    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
    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
    清日无光辉,烈风正号怒。
描写冬至的优美句子    人口各有舌,言语不能吐。
    《雪里精神
    赏析:青谷
    这首诗为“答任开叔郎中昆仲相访”而写,隔了近千年,具体人际往事已很难追究。但今时大寒读“旧声”,仍觉平易、清新,又充满耐人寻味的谐趣。
    邵雍自号安乐先生,少有志,在仁宗嘉佑及神宗熙宁中,先后被召授官,都推托不赴,一生不求功名。而他留下《观物篇》、《先天图》、《伊川击壤集》等诗文传世不没,他的“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_十枝花。”至今还在两岁小孙女翻看的“童书”里声声诵读。

    据说,诗人晚年愈痴迷写诗,信手拈来,便成上品。一年节气在大寒中庄严谢幕时,人人相见不能言,试问大寒之寒寒如何?诗中不能说的话一定比说出的更多。
    古来以诗观物,终究是写精神,但邵雍也说:“人生所贵有精神,既有精神却不纯。”(《弄笔吟》)近日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谢冕在中纪委网站谈诗歌,叹唐诗、宋词语言太漂亮,形式太优美。又叹新时代很难再现,是新诗百年来的巨大损失。接着批评“现在很多诗人不关心外面的世界,只关心自己,缺乏对时代、对人生的思考”,呼告书写时代精神。邵雍则以《观物吟》道出画工状物“止能照表,不能照里”,即使“察言观行,罔或不真”,即使“轩鉴照物,立写于前”也远远不够。而只有破刻板自囿,“表里洞照”,才能让精纯之诗“尽物之性,去己之情”而超越人思所限、凌驾时空。就像他的咏花诗所说“人不善赏花,只爱花之貌。人或善赏花,只爱花之妙。花貌在颜,颜人可效。花妙在精神,精神人莫造。”同样,《大雪吟》“雪妙在精神,精神人莫造”。
    真精神指向永恒,信也。
    冬至节气的古诗词与赏析二
    《将进酒·君不见 》
    唐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请与朋友同行》
    赏析:白岚
    某次电影结束,一抬头遇见:“上帝是公平的他决定何人是你的亲戚,但给了你选择朋友的机会。”这句话给我很深刻的印象。如果论一个人存在的感觉,肆意宽广大概如同诗中的旷味,生活大概有好友知己将进酒,杯莫停。
    古往今来有多少言语描写着友情:“不要走在我后面,因为我可能不会引路;不要走在我前面,因为我可能不会跟随;请走在我的身边,做我的朋友。”对比走在身边而诗中:“与君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同一个道理。但诗中的豪情壮语更写一个境界,一起呼儿将出换美酒,五花马,千金裘又有什么意义,还不如拿出来换了酒与友人一起月下相饮,诗中的情生高度。说起所谓的高度,完完全全我哪能理解这千苦名句的哲意,换个角度的赏析,多少爱恨不能平息,只顾雨落叶子听声音,一般简单说说自己的感受。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来与现在的,“朋友一生一起走”记得年少时周华健的那句歌词,走过多少岁月才知友情的难得。人生的欢畅总要有分享才能饱满的体现,没有一个人可以快快乐乐,所谓开心快乐也多是一种感情的宴席,谈笑风生,即便灰飞烟灭,
世事难料。也天生我才必有用,朋友间相扶相携为乐事。如果用友情去涵盖全篇就是舍珠求木,但我们谈起友情却让我想起诗中的句子。“与尔同销万古愁”就请记得与这般的朋友同行。
    冬至节气的古诗词与赏析三
    水仙子·咏雪
    元·乔吉
    冷无香柳絮扑将来,
    冻成片梨花拂不开。
    大灰泥漫了三千界,
    银棱了东大海。
    探梅的心禁难捱。
    面瓮儿里袁安舍,
    盐罐儿里党尉宅,
    粉缸儿里舞榭歌台。
    《元曲中的雪和梅》
    赏析:圣诞节
    每到冬天,北方总会或多活或少的降点雪,洋洋洒洒,漫天飞舞,还给大地一个白茫茫的童话世界,作为现代人在高兴的同时,更多的会抱怨下雪给交通出行带来的不便,比如飞机晚点,耽误行程,但是古代人的生活节奏慢,却会发现更多的生活情趣。
    元曲中的雪和梅自然一脉相承了唐诗,宋词中的美,比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豪情和喜悦,“梅须逊梅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对比增,“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的高洁和雅趣,更有“平年雪里,常插梅花醉”的心境与豪放,“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的孤傲与冷清,然而散曲中的大雪却更多了诙谐,浪漫,雅俗之趣。
    雪花和梅花在古人的笔下总是在一起的,在冰雪中,怒然绽放的只有梅花,给严寒中的人带来一丝暖意和春。也暗寓了在政治高压,人生失意中的孤独与坚守。
    回到曲的本身,“冷无香”即代指雪,大雪像柳絮一样扑面而来,意可暗合“岂非柳絮因风起”的前人佳句,也从动态描写雪之大,从节令看,柳絮起于早春,就有了大寒已至,春天还会远吗?让人细细思考和期许。
    大雪遇冷气,冻成片片梨花,落在人的脸颊上,让人用手赶也赶不走,极雪之大,天之冷。大雪像白灰一样弥漫了整个大千世界,(三千界为佛教用语,其意为广大无边),就是东
边的大海也银装素裹(这就开始了发散性思维,想象力开始发挥作用了,如果说前边还是诗人在雪中漫步,那么这一下场景突然扩大,空间转移了),探访雪中绽放梅花的心情,让人挡也挡不住,天地一片洁白,无论是东汉寒士袁安的房屋,还是北宋大官党进的豪宅都笼罩在其中(时间上的转换,两人的典故都和下雪有关)被白雪渲染成一个个不分贵贱高低的舞榭歌台。
    雅在别致,俗在意趣,“大灰泥”,“银棱了”,“面翁儿”,“盐罐儿”,“粉缸儿”都言雪之大,雪之白,读后真的让人忍俊不禁,笑出声来。
    乔吉还有一首山坡羊?冬日写怀,可以和这首在一起读,更能彰显雅俗之趣,冬寒前后,雪晴时候,谁人相伴梅花瘦?钓鳌舟,揽汀州。绿蓑不耐风霜透,投至有鱼来上钩。风,吹破头;霜,皴破手。
   
    冬至节气的古诗词与赏析四
    《梅花》
    北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赏析:莲心儿
    本诗是北宋诗人王安石的一首五言绝句。
    全诗以梅花的坚韧不拔和高洁品格喻示那些像诗人一样,虽处于艰难恶劣的环境却依然能坚持操守、坚守信仰,主张正义,为国家强盛鼎力而不畏排压和打击的人们。
    “墙角”一词用得绝妙至极,不为人注目,不为人所知,更未被人赏识,却又毫不在乎。“墙角"这个特殊环境,突出了梅之身居陋室却依然孤芳自开的形态。体现出了诗人虽所处环境恶劣艰苦,却依旧坚持自己主张的人生态度。
    “独自”,语意刚强隐忍,无惧旁人的舆论和眼光,在恶劣的环境中,依旧屹立不倒迎冬绽放。精准清晰的体现出了诗人坚持自我的信念。
    “遥知”说明香气是从远处飘过来的,并不明显。诗人嗅觉灵敏,善于观察发现,独具慧眼。
    “暗香”指梅花的香气,虽淡淡的却犹自有凌寒傲放的气节。以梅拟人,喻典其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气充盈滋溢。
    全诗通过赞颂梅花的风度及品格,不在乎他人眼光而只坚持做自己,预示着诗人孤冷倔强的真性情写照。先用雪拟喻梅的冰清玉洁,再用“暗香”点出梅的远胜于雪,精确清晰的写出了诗人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之魅力。
    这首小诗虽简约素朴但却意味深远悠长,没有丝毫雕琢斧砍的做作痕迹。堪称经典佳作。
    梅的花语是忠实、独立、坚毅、忠贞、刚强、高洁。
    象征着人的坚忍、顽强、富有牺牲、能耐得住寂寞的精神,也象征着人生将有的辉煌与成功。
    梅具有高风亮节、傲气凌人、澄澈的心、浩然的正气、独立的创新精神。
    梅亦有慈爱之心,高尚之心灵的体现。
    以梅暗喻那些坚持信仰,秉承初心、砥砺奋进而方得始终的怀有不变信念的人,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人
    冬至节气的古诗词与赏析五
    赠峨嵋山妙道师
    近代 虚云
    七十峰高隐翠微,暗云疑雨任翻飞。
    雪消晓嶂开天,拨尽胸中是与非。
    寒云懒鹤作生涯,为厌钟鸣鼎食家。
    自有天真无限乐,莲收菊放又梅花。
    《拨尽胸中是与非》
    赏析:颜如
    说到具有佛理禅意的诗词,最著名的莫过于六祖慧能的证道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诗情诗意与禅趣禅机本来就容易交融,特别是到我国唐宋时期,受社会诗歌繁荣风气的影响,禅僧们在开悟、示法以及一般商量问答时都常用诗偈。以王维、李白、杜甫、苏轼等为代表的诗人们也常常和僧人密切交往,开拓了诗歌艺术表现的新天地,将心中的感悟融入诗的情境之中,意蕴远超物象之外。宋代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中的一段话,用来说明禅诗的诗味十分恰当。严羽说:“论诗如论禅。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他还说:“诗者,吟咏性情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
    此诗作者虚云大师乃近代杰出高僧,出身福建官府人家,120岁的传奇人生,历经沧桑,老和尚曾自书一联,记述其生平,联曰:坐阅五帝四朝不觉沧桑几度,受尽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虚云大师的诗字句浅白、对仗工整而又意蕴无穷,山峰重重如世道人心不平,疑云暗雨比比皆是。一旦冬去雪消,云开雾散之时,依然天晴朗,胸中片尘不生。作者不贪恋人间富贵,不挂碍是非对错,只悠然赏析山中花开花谢的自然景观,好一个豁达自然的心境。
    云门禅师有诗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在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春花秋月、夏风冬雪本是大自然客观存在的物质之美。然而只有达到物我两忘(“若无闲事在心头”)心静如闲云梁祝一年四季,夏日赏荷,秋季看菊,冬寻梅花,心随物转,却又并不为物所羁绊,才能真正体味到自然与人生的意蕴之美。禅诗所表现的清新淡泊的天真情趣,是诗人面对尘世喧嚣的表达与自在生活的体验。只有淡泊,才能笑看世态炎凉;只有潇洒,才能除尽人间是非,从而达到内心的欢喜和精神上的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