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课时 口语交际课
走进他们的童年
一、教学目标
1.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学会倾听、交流、互动。
2.学会列提问提纲。
3.快速记录并整理。
4.通过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和纯真,使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
二、教学过程
导语: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涂满了幻想的种子;童年是一首歌,歌里装满了飞翔的翅膀;童年又是一朵云 ,随风飘远,却总是记忆犹新。总有很多瞬间让我们难以忘怀总有很多人让我们记忆深刻同学们现在与别人一起分享自己童年难忘的瞬间一起分享那些难忘的事情
(一)分享童年趣事  讲自己的故事
1.自由讲述
2.教师点评
什么故事让你感觉到难忘。你明白了什么?     
(二)练习提问,走进别人的童年
过渡:同学们,我们刚才分享了自己的童年故事,让我想起自己的童年,那样的呆萌,那样的可爱。有许多令人捧腹大笑的经历,有许多让人忍俊不止的故事。同学们,想不想听?(想),想听,你想听哪方面的?想听关于什么的故事?这个都要仔细想好了问我?所以,在想知道别人童年故事之前,必须学会提问,问什么问题必须要做到心中有数,要列出询问的提纲,这样谈话才有目的,也才有效!下面,你想问我什么问题?问哪方面的事情?请先列一个问题清单。
1.学列问题清单 明确提问目的
(1)自己列问题清单
(2)小组交流
小组成员之间互相看看,想问什么问题,都是哪些方面的?有没有重复?
(3)全班交流
点评:你首先要想一想,你询问的对象是谁?比方说,你询问的是我,我是你老师,那么你最想知道关于我的什么?有很多同学可能感兴趣的是我小时候怎么学习的,喜不喜欢玩?那个时候玩什么?有的同学可能感兴趣的是我到底有什么糗事?这样你的思路就打开了,问题也会滔滔不绝地提出来。但必须注意,问问题也不能毫无顾忌,必须遵循两条原则,一是涉及别人隐私的问题不要问,比如别人的年龄,比如身体情况,有没有疾病等问题。二是容易引起别人伤痛的问题不要问,有些问题很容易引起别人一些不好的回忆,增加人的烦恼,这样的问题不要问。比如:你有没有和别人打过架?你还记得那个欺负你的人吗?所以,询问别人需要话题,需要打开思路,但要注意不要让谈话人难堪。
我们来梳理一下,关于列提纲,需要注意。
1 首先确定提问的对象,明确对方身份。
2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提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3 注意两个禁忌(隐私、伤感)
2.参考问题清单对比改进
老师给出范例,让学生对比自己的进行改进。
(1)小组讨论改进
(2)全班交流
(三)学会倾听 尊重他人
过渡:你们已经列出了问题清单,但是要想让我给你们说我的童年故事,我还得给你们提一个条件。那就是你们必须要认真倾听,那么怎样才算认真倾听呢?但我说的时候,你们怎样表现才会让我感觉到满意?
1.小组讨论倾听的注意事项
2.全班交流教师点评总结
1 学会倾听,你必须做到:
2 不要随意打断对方,要有耐心,一定要等别人说完,你才可以说。
3 眼睛平视对方,目光和善,面带微笑。
童年糗事
4 边听边记录,对于不理解或者听不清楚的地方可以适当地追问。
(四)提问交流  课外拓展,走进他人的童年
1.师生之间提问交流。
学生提问,教师讲述,学生倾听。
2.课外拓展,走进他人的童年
想不想知道爷爷奶奶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有没有什么最令他们难忘的故事,他们童年中最大的快乐是什么……,想不想知道爸爸妈妈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自己邻居的童年是怎么度过的?有哪些快乐的事情……,大家在课下,根据课上我们学到的采访别人的方法,去问一问吧!
1 列出问题清单。
2 要学会倾听,做好记录。
3 提问之后,整理你的记录,然后和学生交流感受。
问题清单
确定对象,明确身份
结合经历,兴趣先导
注意两点  气氛融洽
三、板书设计
                     
倾听
要有耐心 不打断对方 
平视对方  目光和善 
边听边记录 适当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