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访工作总结(4篇)
  幼儿园家访工作总结1
      一、对幼儿进行家访,就要取得家长们的信任。
      任何人际关系的相处是互动的,是互相影响的。老师在与家长的交往过程中发挥主动作用,取得家长的信任,是做好家访、做好家长工作至关重要的一环。
      老师与家长初次接触时难免有生疏感,作为老师应主动担负起建立互相信任的责任,主动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幼儿园各个方面的表现。由于每个家长都盼望在自己的家里听到孩子各个方面都进步了,所以这时我们要尽可能的说些孩子的优点,这样也可以缓和家访时僵硬的生气。即使孩子今日关心某个小伴侣捡了衣服,或是自己把作业完成了,或是关心老师拿了本书,都要当作是件很了不得的事来讲解并描述给家长听,这时的家长心里确定是美滋滋的,接着才把幼儿存在的问题一笔带过,而不是进行长篇大论,试想谁会想听自己一大堆的坏话。老师要把幼儿消失的问题集中在详细行为和表现上,就事论事。
幼儿园家长工作总结
      像我们在家访钱雄伟小伴侣时,我们先把这个孩子的进步告知家长,他仔细完成老师交给
他的任务,每天都早早来幼儿园,爱惜小伴侣,很主动关怀别人等。他的爸爸妈妈听了很兴奋,也说他在家也是很会关怀大人的,爸爸说:“除了进步,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吗?”钱雄伟这时紧急的看着我们,我便说:“也没什么大的问题,就是每次让小伴侣收玩具时,他总不争第一个放好,每次都拿最终一名,钱雄伟从明天开头收玩具时,你争取拿第一名好吗?”他听了点点头,妈妈说:“明天要争取拿第一哦,他在家也是这个样,做事慢吞吞的。”在这种气氛中,即让家长知道了孩子的进步也了解到了孩子存在的问题,从而准时的教育他,效果也不错。
      二、在家访时,多让家长介绍有关幼儿爱好和力量方面的状况
      家长和老师进行沟通有关孩子爱好力量方面的状况,这样一个幼儿所能得到的教育阅历产总和要多于家长或老师一方所能供应的阅历。
      三、在家访时,老师也应当多介绍有关幼儿爱好和力量方面的状况
      在家访时,我们让家长介绍孩子在家中都喜爱做些什么,爱好是什么,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孩子的另一面,而我们的介绍也会让家长知道孩子的另一面,两方的结合可以更好的教育孩子。
      四、幼儿存在的问题在家访时肯定要提出来,但也要动听的提出。
      家访就是让家长知道幼儿在园的各种表现,无论好与坏,都要让家长知道,这样才能到达共同教育的作用,只有准时的提出才能到达教育的目的,但也要动听的提出。例如张伟,在园各方面表现都不好,上课时喜爱跑到外面,下课时又要欺侮弱小的幼儿,还不敬重老师。了解了一下他的家庭,结合在园的状况,据我分析妈妈到外国工作去了,爸爸又常常不回家,是主要缘由,孩子缺少了母爱和父爱,缺少了父母的教育,和约束。
      幼儿园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敬重、公平、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加,并主动支持、关心家长提高教育力量”。俗话说“情感是教育的桥梁”。平常,我们虽然会每天与家长送孩子来园时作沟通,也会与有特别状况没来园的家长做电话家访,但是走进孩子的家庭,与家长面对面的家访总能让我体会到了电访所不能到达的效果。
      面对面促膝交谈与电话里的听声不见面,那感觉和效果就是不一样。与早上匆忙忙忙的沟通相比,走进家庭的家访更能专心的倾听家长的心声,也更能表达我们对家长与孩子的看法。更能准时了解孩子学习和生活的状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孩子不在幼儿园还连续享
受老师赐予的关爱;更能取得了家长对幼儿园和老师的理解和支持,加深了老师与家长的感情。
      期末将至,大一班经受了三年的幼儿园生活,最终毕业了。作为大一班长期的“陪课老师”(每周兼课一天已经2年了),最终能在他们离开幼儿园的时候,去他们的家中看一看,与他们的家长面对面更近距离的做“亲热接触”,也能与友爱的珍宝们再道一声“再见”。
      24日黄昏,习习凉风迎面拂来,甚是愉悦。我邀上同样是“陪课”的陈老师,带着“暑期一封信”,揣上细心撰写的期末评价表,从幼儿园动身了。我们今日的路线很简洁:距离幼儿园最近的20来位孩子。
      如同意料之中,家长们对于我们家访反应不一,大多的是惊异,说我的孩子在幼儿园已经毕业,不再去幼儿园就读了,老师怎么还会来家访?有的说你们两位老师平常这么忙,怎么也来家访了呢?也有的的是欣喜,正愁没有机会和老师好好沟通呢,我的孩子虽然即将踏入学校,但是在学习行为、生活行为上,家长很是不放心。对于我们的到来特别的兴奋,很许多问题与我们沟通,有很多怀疑想请我们作答。面对家长这些看法,我们深深知道:毕业班的家长们的家庭教育观念更需要我们的引领,而走进家庭的家访活动,正好给了我们一次
了解、沟通的机会,对孩子,对家长,对我们自己,都将会是一次挑战。
      在家访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家长对老师的敬重与信任,也深切地感受到家长们对孩子的殷切盼望,我们提示家长不仅要关怀幼儿的学习、生活,更要关怀幼儿的情感和品德,留意平安等。针对一部分家长提出有关幼儿园与学校的困惑上,我们用“幼小连接”存在的一些问题与措施,从时间支配与学问积累上,做了耐烦的解答;一部分家长提出孩子特殊不懂事,担忧孩子上学校的问题上,我们也用自己的观点说明孩子的进步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长期积累,只要我们对孩子肯定的信念,多鼓舞,今后孩子会成长更快。
      部分缺乏龄的孩子家长,我们在明确了下学期连续留读大班后,也对孩子读其次次大班时要与第一次有所不同要求,但是又不能给很在很大压力,并提出一些可取性的建议:确定幼儿的优点,甚至是家长还没有留意到的闪光点,恳切地指出幼儿缺点,小部分孩子不在家,我们只得通过电话,向家长表达了我们的意思,做了并做了相关沟通。其中林松卫小伴侣,就是对我说出“老师。我厌烦你上课”的那位男孩子,我更是耐烦与家长沟通的同时,更与他本人做了很长的沟通,促膝谈心,不但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增进我们的感情,也对我今后的兼课教同学活带来很大的反思。
      这次家访使我深刻体会到,作为老师我们要主动的指导家长,同时多进行沟通,家长和老师互相学习,互相信任,互相合作,结成一个家庭学校的教育同盟。那么我们的教育会获得更大的胜利,这对我今后的幼儿园教学工作来说是一个珍贵的阅历,家访中,孩子们更能感受到老师的关注与重视,这是对孩子的鼓舞,;家长更能理解我们的工作,这是对家长的触动。家访,简单形成教育合力,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