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  东北平原
基础知识
1、概况:东北平原,又称松辽平原(广义)、关东平原,是中国三大平原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位于中国东北部,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组成,地跨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四个省区,地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北起嫩江中游,南至辽东湾,南北长约1000千米,东西宽约400千米,面积达35万平方千米。
2、气候:东北平原处于温带和暖温带范围,位于东亚季风的最北端,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中国湿润的东部季风区和干旱的内陆之间的过渡带,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严寒干燥,大陆性气候由东向西渐强。一年四季分明,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东北平原目前的土地问题
(1)黑土退化:
高超强度开发,使东北地区成为全球范围内具有短时限人地关系高强度作用特征的典型地区之一,同时东北地区资源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关研究表明,东北地区黑土退化严重:一是土壤肥力急剧下降。国家开展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加大对土壤有机质提升、养分平衡、耕地质量检测以及水土流失治理等的资金支持力度。推进东北平原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建设。
(2)水土流失:
东北平原水土流失加剧,黑土厚度由20世纪50年代的60厘米~70厘米,下降到20厘米~30厘米。黑土区内分布25万条侵蚀沟,水土流失面积占黑土耕地面积的40%,受损耕地600万亩。东北黑土区平均每年流失0.3至1厘米的黑土层。国家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支持吉林西部和黑龙江三江平原东部等地实施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巩固提升商品粮生产核心区地位。
(3)土壤盐渍:
东北平原土壤盐渍化扩大,苏打盐碱地每年1.4%速度递增。松嫩平原盐渍化面积达350万公顷,占该区的20%。部分地区土壤出现酸化现象,pH值由开垦初期的中性下降到4~5。国家已采用以稻治碱、以水洗盐、以水压碱、以水灌溉、以水修复等方式进行改良土壤和修复、改善生态环境,支持吉林、黑龙江西部地区等加快盐碱地治理。
(4)沙漠化:
东北平原西部,土地沙漠化面积约72000平方千米,占土地总面积22.24%。其中科尔沁沙地沙漠化面积53283.44平方千米,占土地总面积31.92%;松嫩沙地沙漠化面积18716.8平方千
米 , 占土地总面积11.22%。国家已实施科尔沁沙地等专项治理工程。
考向预测
(一)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的区位条件
1、有利条件
(1)自然条件
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雨热同期,光照足
地形:地形平坦广阔
土壤:土层深厚;东北有肥沃的黑土
河流:多条河流流经,提供灌溉水源
(2)人文条件
基础:农业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
社会经济:地广人稀,商品率提高,市场广阔
工业:工业基础好,提供机械化
交通:多条铁路线,交通便利
政策:政府有多项惠农政策,提供了大量的政策支持
2、不利条件
地理位置:纬度高,气温低,生长期短,热量不足,只能满足一年一熟
自然灾害:受寒潮影响大、西部容易受到风沙威胁
人为原因:开发过程中容易破坏草原和湿地,导致生态恶化,农业发展条件下降
(二)东北地区黑土开发过程中的问题与保护措施
(1)问题
黑土是我国最肥沃的土壤之-一,开垦为耕地以后,
由于水土流失,造成土层变薄,肥力下降
(2)保护措施
①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并营造防护林,防止水土流失
②在黑土的利用过程中,还要注意土壤的培肥,如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以保持黑土较高的生产力
(三)东北地区沼泽开发过程中的问题与保护措施
(1)问题
①湿地面积萎缩
②生物多样性日益减少备战高考
③湿地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调节气候下降等能力降低,导致旱涝灾害多发
(2)保护措施
①退耕还林、还草、还湿
②停止北大荒的开发
(四)东北地区森林开发过程中的问题与保护措施
(1)问题
超采严重,采育失调,采伐方式不合理,导致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2)保护措施
①育林为主,采育结合,退耕还林,积极营造防护林、人工林
②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提高林区经济收入
③提高木材的利用率
④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