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诗歌朗诵社团工作计划5篇大全
诗歌,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形式较为多样化,可以吟咏、朗诵。朗诵是一种口语交际的重要形式和传情艺术,是朗诵者把文学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再表达的艺术活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诗歌朗诵社团工作计划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小学诗歌朗诵社团工作计划1
  一、活动目的:
  1.通过各项活动,拓展学生的朗诵水平,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
  培养朗诵新秀。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文学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2.把朗诵、文学欣赏、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审美修养,定期开展活动,提高学生的朗诵理论水平和对作品的欣赏能力。
  3.健全组织,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好各项活动。
  4、深化素质教育,通过朗诵诗社开展的表演、交流研讨等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让学生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二、活动内容
  1、上课老师宣布诗歌朗诵会的意义、活动设想及注意事项;
  2、每位同学认真收集自己喜欢的诗歌,并要谈谈自己喜欢这首诗歌的原因。
  3、组织学生将收集到的诗歌相互交流,并互相朗诵,作好准备;
    小学诗歌朗诵社团工作计划2
  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感受祖国文字的语言魅力,继承和发扬祖国灿烂的诗歌文化。
  2、丰富校园文化,美化校园语言环境,提高学生朗诵能力。
  二、活动要求:
  1、朗诵内容为两首诗歌。其中《弟子规》中的“入则孝”篇为1-3年级必诵诗歌。“出则弟”篇为4-6年级必诵诗篇。另一首各班自选。内容以歌颂祖国、弘扬经典的儿歌、诗歌及古今诗词均可。3-5分钟为宜。
  2、朗诵对象:1—6年级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参加比赛。
  4、朗诵形式:以朗诵为主,可用领诵、全班齐诵、表演朗诵、配乐诵读等多种形式进行表演。
  5、所需音乐自备,诗歌题目、评委名单于12月17号前上交语文组。
  三、活动安排:
  2、地点:学校操场
  四、评奖办法:
  1、比赛分两组。1-3年级为低段组,4-6年级为高段组。
  比赛顺序以组内抽签为准。
  2、评委:各班推选1名朗读好、公正的同学成立评委席成员,交叉担任评委。
  3、每组评出“声情并茂奖”两名,“朗诵创意奖”两名,“仪态大方奖”两名。
  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我的设想请同胞们共同商榷,欢迎同胞们献计献策:
  1、《弟子规》中的必诵部分采用整组一同吟诵的形式。实际上孩子们登台表演的主要是自选的那首诗。
  2、这次评委是由各班推选出的学生担任。1-3年级评高年级。4-6年级评低年级。每组需要一个负责人,同志们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或评选形式呢?
  3、这次的奖项不评一二三等奖,初步设想是:“声情并茂奖”两名,“朗诵创意奖”两名,“仪态大方奖”两名。同志们还有更有意思的奖名吗?
  4、基于人文性的考虑,咱这次为了让每个孩子有登台露脸的机会,基本放室外。所以服装不作为评奖的标准。关键是让孩子快乐,让老师轻松,让活动有效。
    小学诗歌朗诵社团工作计划3
  为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活动目的:
  1.通过各项活动,拓展学生的朗诵水平,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
培养朗诵新秀。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文学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2.把朗诵、文学欣赏、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审美修养,定期开展活动,提高学生的朗诵理论水平和对作品的欣赏能力。
  3.健全组织,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好各项活动。
  4、深化素质教育,通过朗诵诗社开展的表演、交流研讨等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让学生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二、活动内容
  1、上课老师宣布诗歌朗诵会的意义、活动设想及注意事项;
  2、每位同学认真收集自己喜欢的诗歌,并要谈谈自己喜欢这首诗歌的原因。
  3、组织学生将收集到的诗歌相互交流,并互相朗诵,作好准备;
  4、选出对诗歌有一定欣赏能力、有一定文学基础的同学担任评委,并宣布优秀诗歌评选的标准;(也可请相关老师担任评委)
  5、在班级中举行诗歌朗诵会,组织学生评委选出优秀诗歌朗诵者名单;
  6、请老师或学生给获奖的同学颁奖;
  7、将学生选出的部分优秀诗歌贴于班级布告供其他学生欣赏;
  8、请获奖同学以座谈会的形式畅谈自己的对作品欣赏的感受。
  三、活动时间: 每周三下午第二节课后
  四、活动地点:诗歌朗诵社团
  五、具体安排:
  第一节课:朗诵艺术概述。
  第二节课:朗诵语调技巧之停顿。(关于语法的停顿) 第三节课:朗诵语调技巧之停顿。(关于强调的停顿) 第四节课:朗诵语调技巧之重音。(关于语法的重音)
第五节课:朗诵语调技巧之重音。(关于强调的重音) 第六节课:朗读语调技巧之语气及语势。 第七节课:朗读语调技巧之节奏。(急缓)
第八节课:朗读语调技巧之节奏。(轻重) 第九节课:朗诵身姿语。 第十节课:朗诵表情语。 第十一节课:朗诵服饰语。
  第十二节课:朗诵表演前的后台准备。 第十三节课:学员展示
  六、教学参考资料。
  《我爱吟诵》作者:徐建顺。
小学生诗朗诵
  《经典诗文台词朗诵技巧》作者:张海燕
  《中华朗诵艺术十五讲》作者:王东
    小学诗歌朗诵社团工作计划4
  为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提高同学们的朗读能力,校体卫艺处、校团委和中学语文教研组的共同协商,筹划举办思源实验学校第一届“诗歌朗诵比赛”。计划如下:
  一、参赛选手及名额
  七年级每班选派一个节目参加比赛,每个节目参加人数不得超过6人。为保证比赛的水平,由语文教师对本班参赛选手进行朗读指导。
  二、朗诵题材的选定
  诗歌内容要求积极向上,古代诗歌、现代诗歌均可。
  三、比赛配乐
  自行准备,交由语文组统一安排。
  四、比赛地点
  暂定409多媒体教室。
  五、比赛时间
  暂定为十二月上旬。
  六、比赛评委
  校领导及语文组教师。
  七、奖励方案
  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4名。
  八、比赛计分办法
  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其平均分。
  九、比赛统分
  请三名学生计算,语文组安排一位老师实时监控和指导。
  十、比赛主持
  从学生中选出两名普通话水平比较高的学生担任主持。
    小学诗歌朗诵社团工作计划5
  一、活动目的:
  为了进一步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文件精神,配合我校“民族精神代代传”专项活动的进一步深入开展,通过诗歌朗诵,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营造弘扬传统文化、发扬爱国传统的校园文化氛围。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培养和发扬优良传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主题:“弘扬民族精神,争做有为新人”诗歌朗诵比赛
  三、在诗歌的形式上,长短不限,古今不限;在内容上可以中华经典诗歌,也可以是以抗震救灾、北京奥运、微笑面对生活、改革开放为主题的诗歌。
  四、活动时间:11月9日晚上7:00——
  五、活动地点:多功能厅
  六、活动对象:7——9年级全体学生,各班可以在班级内先进行选拔,做好辅导,评选出优秀参赛选手。
  七、比赛规则:
  1、参赛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切合主题,适合中学生朗诵。
  2、参赛采取抽签为序。
  3、参赛选手可脱稿、可朗诵。
  4、参赛选手必须用普通话朗诵。
  5、每号选手朗诵时间3——5分钟
  6、参赛人数每班一篇,朗诵形式不限
  7、指导教师于11月4日将朗诵材料打印10份上交教研组。
  八、评奖办法:
  1、评分采用十分制:
  (1)、作品内容:作品主题鲜明突出、有思想性。内容积极向上、意境深远。(3分)
  (2)、语言表达:语言标准、语调自然、流畅。(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