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实施方案
为加强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校园文明建设,进一步提升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整体水平,增强广大教职员工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把语言文字规范化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基础作用,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与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相结合,营造良好的校园语言环境,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促进普通话和文字规范化工作向纵深发展,使语言文字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工作目标
1.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宗旨:“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用文明语、做文明人”。
2.学校以普通话为校园语言,教师以普通话为职业语言,学生以普通话为交流语言。
3.普通话成为师生在教学中使用的语言。
4.师生在教学、会议、宣传和其他集体活动中使用普通话,并最终做到在校内各种场合都说普通话。
5.教师用字、学生用字、校园环境用字,符合规范标准和要求。
6.做好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推广工作。
三、具体工作
(一)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工作
1.充分利用学校板报,开辟专栏,宣传介绍普通话规范知识,汉字规范知识。
2.在学校教学楼道内设置长期性的醒目的宣传标语、标牌;充分利用学校校园内的宣传栏和各班教室的板报。
3.举办一次学生墙报、手抄报等活动,提高师生说普通话、用规范字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
4.利用课余时间,对校内用字,包括各种指示牌、标志牌、标语、各类校本教材、教案、试卷和其他印刷品、教师板书、作业批改、书写评语等进行检査监督。对不规范用字、错别字等提出修改意见。
(二)教育教学工作
1.使用普通话
(1)全校师生在教学、会议及其他集体活动中都要使用普通话。
(2)加强普通话口语教学和汉字书写教学。学校所有课程必须使用普通话授课,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教学语言。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本学科教学特点,强化口语教学和写字训练。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普通话口语能力,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分辨其识字范围内的规范字和不规范字的能力,训练学生正确书写汉字,使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得到普遍提高。
(3)加强对学生使用普通话的检查力度。
2.用字规范化
(1)校园内标语、宣传栏、通知、指示牌使用规范汉字,不得出现繁体字、异体字和错别字。
(2)教师在以下情况必须使用规范字,如:校本教材、教案、板书、课件、试卷、批改作业、书写评语等。
(3)学生在以下情况必须使用规范字,如:作业、手抄报等。
(三)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课外活动
1.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朗诵、演讲比赛活动。
2.在各年级中开展写字比赛、征文比赛活动。
(四)加强检查,认真落实语言文字手抄报
1.坚持把普通话授课作为教学考核的内容之一,定期对教学活动进行检查,发现在课堂上不能很好使用普通话的师生,及时提出具体改进措施。
2.开展学生作业、作文用语规范性检查和教师普通话授课、板书用字规范化检查等专项检查。杜绝错字、别字、异体字的出现。
3.奖励制度。对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教师和学生,学校要予以表扬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