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评审会议程及要求
一、主管部门(科室)组织对参会人员签到。
参加人员:组织的领导层人员、管理者代表、各部门(科室)负责人和最高管理者确定的人员。(见管理评审计划)
二、管理者代表宣布本次管理评审会议开始。
最高管理者主持会议:
1、说明本次评审会议的目的:
通过对本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审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包括发现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求,包括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适宜性。
2、宣布本次会议发言的顺序:
1)管理者代表作会议中心发言。
内容:就组织质量管理体系发布运行以来的业绩、存在的问题、困难和待改进的建议。
2)各部门(科室)对管理者代表中心发言发表补充意见。
3)各部门(科室)对管理者代表中心发言的内容如:肯定的成绩,提出的问题、困难和改进的建议进行评审,提出自己的看法、想法及建议采取的措施。
4)经充分发言评审后最高管理者对每一项输入的内容作出结论,包括进一步调查确认的内容,包括作出的任何改进的措施和决定。
三、管理者代表宣布本次管理评审会议结束。
四、记录要求
1、主管部门(科室)对会议发言全过程的内容予以记录。
2、记录的重点:
1)管理者代表中心发言摘要。
2)评审发言摘要。
3)最高管理者对每一项输入的内容作出结论,包括进一步调查确认的内容,包括作出的任何改进的决定和措施详细记录。
五、管理评审报告
会后主管部门(科室)依据最高管理者总结性发言内容,形成管理评审输出,即管“理评审报告”。
六、管理评审报告在会后五日内下发到各部门(科室)。
管理者代表
七、管理评审报告框架:
1、总体评价本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包括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本组织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适宜性包括对质量目标测量方法、频次的适宜性;
3、与以下方面采取的有关的任何决定和措施;
1)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
2)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
3)当前及今后资源需求。
4、决定和措施具体落实的安排。(可采取以下方式)
    1)填写“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
2)制定“整改计划”应规定以下要求:
a)明确决定和措施的具体内容;
b)确定负责实施部门;
c)确定完成时间;
d)确定对实施结果检查验证的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