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核管理程序
IATF16949-2016/ISO9001-2015
1.0目的
1.1 验证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规定的计划安排以及标准和顾客要求,是否得到了有效地建立、实施、保持及改进,从而不断提高质量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1.2按计划对常规产品或新产品的实现过程进行审核,以验证过程的符合性、有效性。
1.3对准备发运的产品进行审核,以顾客的角度确认产品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图纸、法律法规等要求,以发现质量缺陷和防止不合格产品交付。
2.0范围
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所覆盖的所有过程和要求的体系审核;公司产品生产过程验证;公司产品抽样验证。
3.0职责
3.1 总经理   
a)负责批准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和内部审核实施计划(体系);     
b)负责批准内部审核报告(体系)。
3.2 管理者代表   
a)全面领导内部质量审核工作; 
b)选定审核组长和审核员; 
c)审核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和内部审核实施计划(体系);
d)审批内部审核实施计划(过程管理者代表/产品)和内部审核报告(过程/产品)。
3.3 综合办负责编制年度内部审核计划(体系/过程/产品),并负责组织实施。
3.4 审核组长负责编制、组织实施内部审核实施计划,并负责编制内部审核报告。
4.0程序内容
4.1 体系审核控制程序
序号
活动
作业要求
责任部门
文件记录
1
体系审核策划
■根据拟审核的活动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程度,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由综合办负责策划全年质量体系审核方案,编制《年度内部审核计划》(体系),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
■一般情况下,内部体系审核活动每年进行两次,审核时应确保每一类型的产品、活动及所有班次都被审核到。
■每一次内部体系审核时,可根据需要审核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全部过程和要求,也可以针对某些过程和要求进行重点审核,但全年的内部审核必须覆盖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部要求和部门。
■出现以下情况时,由管理者代表及时组织进行内部审核:a)公司组织结构、质量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或遭到重大破坏时;b)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或顾客对某一类产品连续投诉或抱怨;c)法律、法规及其他外部要求变更;d)内/外部不符合发生时;e)在接受第二方、第三方审核之前或在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到期换证前。
综合办,管理者代表,总经理
《年度内部审核计划》
2
内部体系审核准备
■审核实施前,由管理者代表指派或任命审核组长,连同内审员组成审核小组。
■参加审核的内审员必须是熟悉本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并参加过正式培训取得相应资格和具备相应能力的人员。内审员不应审核自己的工作,以保证审核结果的公正性。
■审核组长策划审核并负责编制本次《内部审核实施计划》(体系),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计划的编制应具有严肃性和灵活性,主要内容包括:a)审核目的、范围、方法、依据;b)审核组成员及审核工作安排;c)审核时间、地点;d)受审核部门及审核要点;e)预定时间、持续时间;f)审核报告分发范围、日期。
■内部审核实施计划批准后提前一周发至各受审核部门及相关人员。
■审核组长组织审核组成员按实施计划做好内审的各项准备工作,编制《体系审核检查表》。
管理者代表,总经理,内审员,各部门
《内部审核实施计划》,《体系审核检查表》
3
内部体系审核实施
■首次会议。首次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公司管理层、审核组成员和被审核部门负责人参加,审核组长说明审核的目的、范围、内容和要求,并听取被审核方意见。
■现场审核。a)审核组成员按计划分工分别对被审核过程和区域部门进行现场审核,依据内部审核检查表和体系文件的内容要求通过交谈、查阅、观察、验证等方式实施审核;b)审核时,审核员应认真做好《体系审核检查表》,包括不符合项(严重、一般)、观察项(改进的建议)情况记录;c)审核组长视情况定时召集审核组成员召开审核组内部会议,收集和分析审核情况,确定观察项、不符合项报告内容。
■末次会议。a)末次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公司管理层、审核组成员和被审核部门负责人参加;b)审核组长和各审核员在会议上报告此次审核的发现,并提出《不符合项报告》,由被审核方负责人签字确认;c)审核组长和管理者代表提出不符合项责任部门采取纠正措施及完成时间的要求,被审核方负责人就纠正措施作出承诺。
内审员,各部门
《体系审核检查表》,《不符合项报告》
4
审核报告
■审核结束,由审核组长组织编制《内部审核报告》(体系),提交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
■内部审核报告应包括下述内容:a)审核目的和范围;b)审核依据的文件或标准;c)不符合项分析;d) 审核概况、结论。
审核员,管理者代表,总经理
《内部审核报告》
5
跟踪验证
■被开具不符合项的责任部门应立即组织调查、分析造成不符合的原因,制定纠正和纠正措施,将措施内容记入《不符合项报告》,并限期抓紧实施或落实。
■管理者代表组织内审员在规定的期限内对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及其有效性进行验证,并将验证结果记入《不符合项报告》。
■内审出现严重不符合项时,综合办和相关部门应视情况按《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管理程序》的要求予以改进,必要时采取解决问题的方法。
■体系内审应采用“过程化方法”审核,内审员应具备采用该方法的审核能力。
审核员,管理者代表,各部门
《不符合项报告》,《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4.2 过程审核控制程序
序号
活动
作业要求
责任部门
文件记录
1
过程审核计划的制定
■常规产品的过程审核。a)每年底由综合办制定下一年度的常规产品的《年度内部审核计划》(过程审核),内容包括目的、范围(类别)/部门、依据(文件)、方法、时间等,原则上每年至少一次,审核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实施;b)常规产品的过程审核时机应在某种产品的批量生产时进行;c)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增加过程审核频次,但必须经管理者代表批准。更换地点生产;生产工艺的改变;产品质量下降或过程不稳定;内部发生重大的质量问题或顾客投诉;顾客或法规新增特殊要求;关键供方/材料更换;其它重大改变。
■新产品的过程审核。新产品的过程审核时机可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进行,如第一次量产等。综合办根据需要安排新产品的过程审核,并制定《年度内部审核计划》(过程),具体时间按《产品质量策划管理程序》要求进行。
综合办,管理者代表,总经理
《年度内部审核计划》,《产品质量策划管理程序》
2
过程审核前准备工作
■在审核前约一周成立审核小组,管理者代表确定审核组长及审核成员,并向被审核部门发出审核通知,审核组长策划《内部审核实施计划》(过程),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后下发。
■审核小组成员作好审核准备,如确定过程审核范围、研究过程文件/资料、划分工序、确定各工序参数等,并编制《过程审核检查表》,检查表可采用提问的方式。
■被审核部门须做好接受审核的准备工作。
■综合办负责编制《过程审核指导书》,规定过程审核检查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管理者代表,内审员,各相关部门
《内部审核实施计划》,《过程审核检查表》,《过程审核指导书》
3
过程审核的实施
■首次会议。由过程审核组长主持,审核员和被审核部门负责人参加,审核组长在首次会议上须说明此次过程审核的目的、范围、具体安排及审核程序等。
■现场审核。a)过程审核员依据检查表对现场进行审核,并将审核结果记录于《过程审核检查表》中审核结果一栏;b)在过程审核中,对发现的问题项证据要及时记录,并与被审核人员进行当场确认,以免事后发生争执;c)过程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即“零”分项),审核员在现场审核后开出《不符合项报告》,并请被审核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
■末次会议。a)过程审核员报告整个审核结果,包括不符合项;b)审核组长针对本次过程审核做总结发言。
内审员,各相关部门
《过程审核检查表》,《不符合项报告》
4
过程审核不符合项改进
■审核过程中出现未满分项,内审员应要求问题部门现场纠正。
■对《不符合项报告》,问题部门接到后,必须在一周内进行原因分析,同时提出切实可行的纠正措施及此纠正措施的完成期限。
■由过程审核员对纠正措施进行跟踪,验证其有效性,若经验证发现纠正措施无效,负责部门应重新分析原因,重新提出纠正措施,审核员再对纠正措施的有效性进行重新验证。
■过程审核员将验证结果记录于《不符合项报告》上。
内审员,各相关部门
《不符合项报告》
5
过程审核总结报告
■过程审核员在15个工作日内将关闭或未关闭的《不符合项报告》交审核组长。
■审核组长在三个工作日内根据过程审核员的不符合项报告编制《内部审核报告》(过程),内容包括审核目的、过程(范围)/部门、依据、审核员、审核概况、不符合项分析(描述/说明)、评价及结论、其他说明或要求(过程描述、措施计划责任人/期限等)、报告发送范围等,并交管理者代表审批。
■对于审核中仍未纠正的不符合项,由管理者代表、审核员、审核组长、被审核部门负责人共同检讨,确定改进措施,执行《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审核员,管理者代表,相关部门
《不符合项报告》,《内部审核报告》,《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4.3 产品审核控制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