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读后感作文800字
  《师说》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写给弟子李蟠的一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近日得幸再读《师说》一文,思及个人成长历程,感慨颇多。一起来看看师说读后感作文800字,欢迎阅读!
  师说读后感1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这句话就是说:无论哪3个人在一起,其中最少一个能成为我的老师。也就是至少一人能比我强一点或几点。《师说》是韩愈写给一个叫李蟠的人的。李蟠喜欢读古文,六艺经传样样都会。韩愈想鼓励他,便写了《师说》一文。韩愈在《师说》中也是这么认为的。他认为,能称为“老师”的,不分贵贱,不分长少,只要有比我好的人,我就能拜他为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确是这样,老师是负责传道、授业与解惑的。能同时拥有这三者的人,就可以被称为“师”。因此,老师不一定要比我大,也不一定地位比我高,只要有比我好的人,就能称他为师。比如孔子,他的老师有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等,这么高明的“圣人”也有这么多老师,而他的老师的地位也不一定有孔子这么高呀!
  现在,也是如此。我不懂的问题可以请教老师,问同学,也可以问老爸老妈,有些关于电脑的问题,同学们向我问过;有此奇怪的问题,我也告诉过老爸老妈。
  所以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老师不一定要比弟子高明,弟子也不一定要不如老师。
  师说读后感2
  “少时不懂读书,懂时已是中年”,近年翻书时常有这样的遗憾。这里,绝无倚老卖老的意思,且所谓“懂”也只凭个人的感受,或许依然是懵懂呢。每看到身边一些好学的年轻学子积极投入书海,那种求知的获得感以满溢在脸上的微笑展现出来,总能勾起自身曾经的求学岁月。
  《师说》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写给弟子李蟠的一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近日得幸再读《师说》一文,思及个人成长历程,感慨颇多。800字读后感
  少时读唐代大文豪韩文公《师说》一文,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其开篇之语:师者,所以传道
受业解惑也。
  近日辅导儿子作业,老师刚刚教会他“一”字,看他作业组词写着“一天”,其中“一”注音为“yì”(第四声),印象中“一”的读音只有“yī”(第一声),于是赶紧叫儿子拿来字典,翻到“一”字,最后落实老师此处有误,怎么办,跟儿子说老师教错了吗?
  其实我最开始内心是认为儿子没有认真听讲的,来字典确认儿子做错了,而后儿子确实说是老师教的,我立马打了电话给老师确认,询问他是怎么教的以确认儿子是否有错,当得知老师给到的答案为“yìtiān”,而后再将自己的结果告知,并将字典的内容拍照发给她,老师对此表示了感谢给予她的纠错。第二天听儿子说老师已纠正,对于老师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由衷敬佩。
  今天记录这一细节,以此告诫吾儿,学习上就得较真,方能有所作为,知其然还得知其所以然。
  师说读后感3
  从古到今,书籍一直是人类的朋友。在中华文明灿烂的长卷中,古人留下来的唐诗宋词、
古典小说、古文观止……都传授给我们许多道理,不让我们再犯他们犯过的错误,让我们懂得他们平生积累的所有经验。《师说》也是我由衷感叹的其中一篇*。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有知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有了问题不去向老师学习、请教,那些问题是终究不会得到解决的。有些人有了问题,就是不肯问老师,怕别人嘲笑自己。可他们想错了,老师教你的方法不是题目,如果不问老师,你们可能会坚持着一个错误的思维方式,一直被蒙在鼓里。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老师把一片心血都洒在了我们身上,我们有理由不尊敬老师吗?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老师就是我们第二个父母。可是,有些事情让我很痛心——教师里,同学们三个一、五个一伙地聚在一起,议论着哪个老师的种种不是;上课时随便插嘴;上课举手老师没请到,就发出埋怨的声音,根本不把嗓子哑了的老师放在眼里。
  当然,也有很多人非常尊敬自己的老师。如我们最伟大的一,就十分尊敬自己的老师。偶然的一次,一毛一主席回到阔别32年的韶山,与老人们一起吃饭,席间还恭恭敬敬地给一毛一禹珠敬酒,一毛一禹珠老人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一毛一主席
却谦虚地说:“敬老尊贤,应该应该。”连我们的都对自己少年时的老师如此尊敬,何况今天的我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