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文体局XX年竞技体育精兵梯队建设暨冬训动员大会讲话稿
县文体局XX年全省竞技体育精兵梯队建设暨冬训动员大会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朋友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至宜昌市xxxx县文体局的许卫东,今天在xx省加强竞技体育精兵梯队建设会上安排我发言,是省局对我们xx体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充分信任,首先我要衷心感谢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长期以来,对我县竞技体育“一县一品”举重业余训练工作的关心与厚爱!是您们的关心与厚爱让我们走到了今天。现在,我将我县青少年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情况向大家作简要汇报:
在XX年初我们一班体育人静下心来,认真分析,结合我县历史上开展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一致认为我们山区的孩子吃苦耐劳,有先天的力量素质优势;又有两名在我县第一轮举重少儿业余训练培养出来的,从省专业队下来的运动员作举重教练。于是果断的把举重项目作为了青少年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重点项目,确立了走“精兵战略”之路,“一县一品”培养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发展思路。得到了省、市体育局和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的亲切关怀和高度肯定,同时也受到了我县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取得了
可喜的骄人成绩。近年来,我县少儿业余体校向xx省举重队输送了xx等8名正式队员和覃阳林等5名集训运
动员,先后获得了省运会冠军、全国青少年举重冠军、全国城运会冠军、亚洲青年举重锦标赛冠军,全国举重锦标赛冠军,全运会铜牌,亚运会金牌。目前,我们期待着我县运动员xx 在今年11月美国世界举重锦标赛创造佳绩,我们更加期待他能在明年里约奥运会上创造佳绩!这是xx人民的骄傲。
目前,我县少儿体校与全民健身中心占地面积1034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700平方米。学校拥有xx民族体育馆、举重房、运动员寝室、运动员食堂和办公住宿楼等设施,其中新旧两个举重房实有面积共293平方米,拥有7条总长70米,可供50余人训练的塑胶举重训练场地,且辅助训练器材较为齐全。在竞技体育水平和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上为我省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先后被宜昌市体育局评估认定为“宜昌市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被xx省体育局命名为“xx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举重基地”;被国家体育局命名为“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少儿举重队集体被评为“XX年感动xx十佳新闻人物”,教练员刘进阳当选县党代表和县劳动模范,运动员xx被评为宜昌市劳动模范。
回顾十年的历程,我们选择举重突破体育竞技人才的培养,现在看来没有白下功夫,这十年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
一、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是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取得
成功的根本保证
在xx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发展历程中,各级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关怀,对于取得的那怕是一点点成绩都给予了高度评价,正是关怀与鼓励,让xx举重优秀后备人才的培养走向了良性循环。十年前,我们提出以举重为重点的“精兵战略”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县财政投入8万元用于举重房的改造,使xx业余体校少儿举重队迅速建设并组队。将土石地面整成水泥地面,接着搭建一个偏棚,屋顶配几片透光的亮瓦,这就成了最初的训练场地。还要添置部分器材,启动资金不足,当时联系县业余体校的县委常委、副书记与分管副县长积极寻求企业支助,xx三源水泥用该企业的商标“三牛”给少儿举重队冠名,表态每年支助1万元用于少儿举重队运动员训练经费不足。正是县财政8万元的起动资金和“三牛”1万元的企业资助,让我们走到了现在,“xx三牛少儿举重队”的队牌一直挂到今年初。今年,xx 省三峡华翔集团无偿援肋十万元,一块金的“xxxx县华翔少儿举重队”的牌匾也挂进了举重训练房。在这十年,我们清楚的记得省体育局二任局长、一任分管竞技体育工作的副局长、三任省重竞技中心主任、青少处、竞技处的领导和市体育局班子成员都亲临了我们简陋的举重房。我们也记得当我们的运动员第一次获得省少年举重比赛冠军时,是我们时任县长在第一时间连夜到达举重房与我们的运动员合影并
奖励他们,鼓励大家再接再厉。我们还记得举重训练起步之时是分管文体工作的副县长召集县教育局、文体局专题研究县业校的运动员从乡下召来进入我县最好的初中和小学就读文化课;是他亲自出席少儿举重队教练员、运动员及其家长座谈会;是他每年都要到省举重队去看望我县输送的运动员训练。我们更记得当我们的运动员在全国第七届城运会上获得77公斤级冠军,并超世界青年纪录时和取得亚运会金
牌时,是我们二届县委县政府当即发出贺电,在运动员返乡时,专题召开座谈会重奖运动员,勉励他们再接再厉、以更大的荣誉为家乡争光。去年我县运动员首次参加亚运会,并取得金牌,实现我县竞技体育的新突破。这些年来,县政府将县体校少儿体育培训经费列入了本级财政预算,每年从体育公益金中按一定比例足额拨付给县体校,用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校基础设施建设、训练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运动队参赛经费和教练员、运动员训练生活费等得到保障。XX年县政府又制定出台了《xxxx县体育争光奖励办法》。
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教练员是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取得成功的核心力量
xx少儿举重业余训练走到今天,经历了二个时期的发展,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县举重少儿业余训练就完成了省运会金牌“零”的突破,并培养了现在的2名专职一级举重教练员。同时,也为现在举重训练奠定了教练员人才培
养、运动员人才输送的坚实基础。目前我县在册运动员有14名,其中年龄最大的19岁,年龄最小的11岁。担任xx少儿举重队的两名教练员都是优秀运动员出身的一级教练员,他们对举重事业有执着的热爱,他们不仅用自己较高的专业素质去循序渐进的指导运动员训练,更是日复一日地用爱去精心地浇灌少儿举重队的每一支花朵。训练场上他们是教练,面对不知举重是何物的运动员,他们手把手地从每一个基础动作开始教授,面对即将第一次上场比赛的运动员,他们及时地帮助运动员克服情绪的波动,树动员讲话
立必胜的信心,面对遇到挫折的运动员,他们耐心地帮助运动员超越自我,不断培养运动员顽强的意志品质;训练场下他们是慈爱的父母,运动员的生活起居他们细心照料,运动员的伤病他们精心护理,每天晚上训练结束,他们都要对运动员的学业耐心辅导,签字。他们对运动员的关爱胜过对自己孩子的呵护。记得那是一个教师节的晚上,我们女队的教练员完成了一天的训练和学习辅导工作,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躺在沙发时,一阵门铃声响,开门看见三个女运动员手端着一盆热水进来,要求为她洗一次脚,当孩子们为她洗脚时,她流下了眼泪,正是这浓浓的师生情,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培养着一波又一波的举重幼苗,让这些具有一定天赋的孩子进入省队,走向国家队。
三、严把选材关是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取得成功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