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知识手抄报图片小班安全优质课教案《上下楼
小班安全优质课教案《上下楼》精选4篇 (一)
授课内容:上下楼
教学目标:
1.了解上下楼的安全知识,掌握正确的上下楼方法。
2.培养小班学生的观察能力、注意力和动手能力。
3.通过游戏和互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上下楼习惯,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教学准备:
1.图片或动画:楼梯的图片和电梯的图片。
2.教具:楼梯和电梯的模型,楼梯和电梯的标示。
3.道具:红和绿的小纸条。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 老师用图片或动画向学生展示楼梯和电梯。然后问学生,你们在学校经常遇到楼梯和电梯吗?你们知道上下楼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吗?
2. 引导学生了解上下楼的安全知识(10分钟)
- 老师和学生一起观察楼梯和电梯的图片或模型,询问学生上下楼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讨论楼梯和电梯的安全知识,比如走楼梯时要扶着扶手,一次只能上或下一级台阶,不要跑跳等。
- 老师用图片或模型讲解上下楼的正确方法,同时向学生强调安全的重要性。
3. 进行游戏活动(15分钟)
- 老师给每个学生发一张红的小纸条,然后将楼梯和电梯的标示贴在教室的不同位置。红的小纸条代表禁止上下楼的地方,学生需要避开这些地方。
- 老师指挥学生游戏,学生需要根据楼梯和电梯的标示来判断是否可以上下楼,如果标示是楼梯,学生可以上下楼;如果标示是电梯,学生可以上下楼。
- 当学生走到红禁止上下楼的地方时,老师会停下继续游戏,提醒学生这是一个不安全的地方。学生需要调整方向,到安全的路线继续上下楼。
4. 小结(5分钟)
- 老师带领学生回顾游戏的过程,并总结上下楼的正确方法和安全知识。然后再次强调上下楼时的安全性。
- 老师可以让学生用绿的小纸条在班级中到安全的上下楼位置,加深学生的印象。
5. 作业(5分钟)
- 老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观察自己家里的楼梯和电梯,写一段话描述楼梯和电梯的安全注意事项,明天上课分享给同学们。
教学延伸:
- 学生可以进行实地参观,走楼梯和坐电梯,学生需要观察和体验上下楼的安全方法。
教学评价:
- 对学生的观察能力、注意力和动手能力进行评价。
- 对学生对上下楼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小班安全优质课教案《上下楼》精选4篇 (二)
课题:《喊妈妈
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正确使用紧急求助口号的意识和能力;
2. 增进幼儿对于安全的认知,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和团队意识。
教学准备:
1. 喊妈妈的图片卡片;
2. 第一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你们知道当你们遇到危险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吗?”
2. 引导幼儿回忆电视剧《喊妈妈》的情节,提问:“小明在电视剧中为了自己的安全做了什么?”
二、知识讲解(10分钟)
1. 教师呈现“喊妈妈”的图片卡片,解释其含义:“喊妈妈是指我们在遇到危险时,尽快大声喊出‘妈妈’的口号,以便我们得到帮助。”
2. 引导幼儿讲解什么情况下应该喊妈妈:“当我们走散了,或者遇到陌生人,或者有人想伤害我们时,我们就应该喊妈妈。”
三、合作游戏(15分钟)
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一名幼儿扮演“小明”,其他幼儿扮演“陌生人”;
2. 教师给每个小组发放第一课件,告诉他们:“小明要尽快大声喊出‘妈妈’,其他小伙伴要扮演陌生人,看看小明能不能及时喊出口号。”
3. 游戏结束后,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游戏过程,让幼儿讲述自己在游戏中的体会和改进的地方。
四、小结(5分钟)
1. 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复述口号:“当我们遇到危险时要尽快喊出‘妈妈’。”
2. 强调学习本节课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提供安全。
3.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家长沟通,学会用口号求助。
五、延伸活动(20分钟)
1. 播放安全教育动画片《小明喊妈妈》,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喊妈妈》的情境。
2. 给幼儿分发绘本《喊妈妈的小鱼》并介绍内容,让幼儿与家长一起阅读。
3. 制作《喊妈妈》的手抄报,让幼儿在家和家长一起完成。
六、课堂小结(5分钟)
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检查幼儿对于口号的掌握情况;
2. 强调安全知识需要日常实践和复习,鼓励幼儿把学到的知识传递给家人。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了正确使用紧急求助口号,并且加深了对于安全的认识和意识。通过讲故事、游戏、观看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提高了他们
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促进了幼儿之间的合作和团队意识的培养。
小班安全优质课教案《上下楼》精选4篇 (三)
课题:《妈妈帮帮我》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道家庭和生活中的安全问题;
2. 能够正确运用一些安全常识和技能;
3.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适应能力。
教学重点:
1. 家庭和生活中的安全问题;
2. 安全常识和技能的运用。
教学准备:
1. 课件或图片资料;
2. 安全标志和道路标志的图片或卡片。
教学步骤:
Step 1:导入(5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相关的视频或引入问题,让学生讨论家庭和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2:呈现(10分钟)
教师通过PPT或图片资料展示家庭和生活中的一些安全问题,如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火灾安全等,结合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Step 3:梳理知识(1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回顾与家庭和生活中的安全问题相关的知识点,如交通标志、危险信号、自救技能等。
Step 4:实践应用(15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安全常识的实践应用活动,可以分小组进行角扮演,模拟家庭和生活中的安全状况,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Step 5: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学习安全常识和技能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并提醒学生随时注意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关于家庭和生活中的安全问题的小短文,或整理家庭中的安全问题与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