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现代文阅读方法的指导
莘城学校  陈翠萍
摘要: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贯穿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全过程,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现代文阅读所涉及的文体多、知识点杂,而不同的文体之间知识点又呈现出网络状的分布。故学生惧怕阅读,教师很难提高阅读课效率,师生常常在题海战术中疲于奔命。
基于以上问题,本文运用调查访问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对初中现代文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旨在有效地提高对初中学生的现代文阅读方法。
关键词:阅读教学  阅读方法指导(析结构  赏形象  品语言  探个性)
研究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学生应该具有独立
阅读现代文的能力。”所以,如何发挥学生、老师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现代文的能力,完成学生、老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目前在初中生现代文阅读方面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学生方面——学生要么“惧”读,要么“苦”读,没有阅读习惯,缺乏有效的阅读指导方法,涉猎面较窄,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不够。其次, 教师方面——往往是只重视了某篇具体文章的方法指导,而忽视了对同类文体的归纳教学;只重视了感性阅读而忽视了引导学生将感性积累转化成理性的经验;只重视了老师和文本的对话,却忽视了学生主体的感悟体验。再次,文本方面——有时学生会遇到些远离自身所及领域的文本,文本的背景本身也成了学生理解的障碍。基于这三方面的因素,阅读教学显得有些杂乱无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初中现代文阅读方法的指导
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好、中、差三类学生的调查和访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方法和阅读能力,分析学生不同的阅读心理,以及妨碍他们阅读能力提高的因素;同时广泛查阅相关研究资料和成果,通过分析、比较,尝试出指导学生开展有效阅读的方法)
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实践反思法(在日常教学中建立新型的阅读教学模式,开展阅读方法的指导,同时以聊天、谈心的方式进行个别交谈和跟踪,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课余活动进行较长期的观察,以了解学生在阅读心理、阅读习惯、阅读技巧、阅读速度等方面的变化,如单个学生的不同阶段的纵向比较,不同年级及同一年级不同学生间的同一阶段的横向比较。)
经验总结法和测量评价法等(把从个案研究得到的结果进行提炼出来,并在实践中检验其正确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结论和分析:
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骨架就是文章的结构,血肉就是文章的内容,五官
就是文章的语言,肤就是文章的个性,灵魂就是文章的主题。中医诊断疾病讲究“望、闻、问、切”,要读懂一篇文章的主题,把握文章的灵魂,同样也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一、析——分析文章的结构美
对于一篇文章来说有了坚实的骨架,文章的描述性格的词“血肉才有依附,灵魂才有归属,而不同的文体的结构也是不同的,所以,首先我们得让学生分清不同文体的不同结构特征:
(一)议论文的常用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论、本论、结论);
(二)记叙文的常用结构:
(1)记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写人: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心理活动、语言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
(3)记叙的顺序,可以顺叙(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也可以倒叙(把结果写在前头),还可以插叙和补叙。
(三)说明文的常用结构:
可以按时间顺序写,也可以按空间顺序写,还可以按逻辑顺序写。(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总分总,从现象到本质、从因到果、从果到因、从简单到复杂、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从功能到用途等等;
(四)小说的常用结构:
按故事情节发展的顺序写,(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其中序幕和尾声并不是每部小说都有的。
(五)散文的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故没有固定的结构可言。
所以,我们也可以指导学生到一些可以帮助分析文章结构的方法:
(一)可以通过圈划一些具有标志性的词语来分析文章的结构。
(1)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过去”、“现在”、“将来”等;
(2)表示空间转移的词语:“东、西、南、北”“上、下、左、右”等;
(3)表示逻辑层次的词语:表因果关系的,如“因为”、“所以”、“由于”、“因此”等;表转折关系的,如“但是”、“可是”、“却”等;表递进关系的,如“不仅”、“不但”、“而且”等;表并列关系的,如“其一”、“其二”;“第一”、“第二”;“首先”、“其次”等;表小结的“总而言之”、“综上所述”、“由此可见”、“这样看来”、“一言以蔽之”、“概而言之”等。
需要学生注意的是,这种具有标志性的词语一般在说明文和议论文中居多。
(二)可以通过圈划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来分析文章的结构。
过渡句一般分为承上句、启下句、承上启下句三种,启下句一般放在一段之末;承上句一般放在一段之首;承上启下句一般放在一段之末或下一段之首,还可以一分为二,分别放在上一段末及下一段开头。
这三种句子都能帮助我们来确定上下文意思的转换以及前后文字的衔接。
(三)可以圈划承上启下的段落来分析文章的结构。
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段落往往在需要过渡的层次与段落之间,并且独立来完成上下文之间的衔接和转换。
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标题上用介词把两个重要内容链接在一起,让人自然而然地想到文章既要写百草园的生活,也要写三味书屋的生活,而在文中作者用了一组排比句进行了十分巧妙的过渡: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总而言之……这样使两个部分的内容前后句联,浑然一体。
(四)可以通过发现文中的各种照应来分析文章的结构。
照应主要有:文章的结尾与开头照应、文章的结尾与标题照应、在前面设伏笔的基础上,后文加以照应等。把握了文章的照应就可以对文章有了整体感,对于文章的脉络也就一目了然了。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一篇好的文章就应该有一幅坚实的“骨架”来支撑。在阅读一篇文章时,首先就要对文章的结构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比如:《松鼠》这一篇说明文可以从文章的第一段“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入手,出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总体特征,引导学生在2345段中分别发现松鼠的外形的漂亮、“性格的驯良”、“行为的乖巧”三方面,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现这三点正好与第一段是一一对应地展开说明的,也就明白了文章就是运用了总分的逻辑顺序;而《核舟记》同样可以从文章的中心出发,根据作者所想要体现的这枚核舟的“奇巧”和雕刻者的技艺精湛,引导学生从这枚核舟本身出发进行研究,就不难发现作者在介绍这枚核舟时先介绍了这枚核舟的概况,再对核舟进行具体的说明,最后概括了核舟上所有雕刻的东西,也就是运用了“总--总”的逻辑顺序,而在具体说明核舟的过程中抓住“船头”、“舟尾”、“船背”这样的语言标志,明确作者从船的正面写到了船的背面,充分运用了空间顺序。
再如:在学习《表哥驾到》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圈划出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下午五点”、“到了吃晚饭时”、“晚饭后”等)来发现文章的写作顺序,以此来带动学生去体会在不同的时间段“我”的心理变化,这样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也就应该迎刃而解了。
二、赏——欣赏文章的形象美
文章有血有肉,文章中的形象才会丰满起来,所以,阅读文章的第二步就是要对文章的内容读透。我们可用“细嚼慢咽,举一反三”八个字来形象地加以概括。在阅读时对所读材料一定要细心品味,慢慢消化。首先要分清文章的体裁,把握文章的主旨,然后再来确定如:记叙文记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议论文提出了什么论点;说明文说明了什么东西,有什么特点。
这里,我们主要以记叙文为例,来研究的文章的形象美,更进一步来说,就是作者所叙之事件、所写之景物等。
比如在刻画叙事类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我们的学生如果要表现父爱会母爱,几乎都会自我创设情境,要么是雨夜发烧,父亲(母亲)背“我”上医院;要么雨天父亲(母亲)送伞……甚至有人还愿意来个脑袋撞破或骨折之类,好像如果不是这样,就不足以体现父亲、母亲的伟大。而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中作者选取了父亲送“我”上火车以及为“我”卖橘子两件看似很平凡、普通的事,却为我们刻画出了三十年代一个中国父亲的形象,尤其是作者将目光聚焦在父亲攀爬月台时体态肥胖、动作笨拙的背影上,更清晰地体现出了老境颓唐的父亲对儿子的
深沉的爱。
再如,托物言志类散文中的事物形象,往往也是作者精心描述的对象:茅盾在散文《白杨礼赞》中的将西北极普通的白杨树称之为“是树中的伟丈夫”, 用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象征了北方的农民;象征了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象征了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这些作者精心描述的形象,或高大,或亲切,或感人……他们都是值得我们欣赏的美点
三、品——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一般来说,记叙文的语言生动、形象;说明文的语言简洁、准确;而议论文的语言精练、缜密。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又各具风格,如散文的语言优美动人;小说的语言传神、富有个性化的魅力;……把握住不同文体的不同语言特点,就为准确地进行语言赏析作了很好的知识储备和基础铺垫。 所以,笔者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对以下的词语和句子加以了关注。
(一)关注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特别是动词、形容词的巧妙使用,能够突出人物或事物的特点或特征。
1)能传神地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或事物的特点或特征的词语。如:《背影》中:“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其中加点的几个词语表现了父亲攀爬月台的艰难,让之前总认为一个人去北京是“没什么要紧的事”,对父亲亲自送行很是不屑,“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的“我”流泪了。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背影是他衰老和承受压力的毫无遮挡的暴露。面对父亲的背影“我”的内心放弃了反抗,放弃了自己在体力和智力上的优势,向父亲彻底地妥协。
2)在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如在03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成全一棵树》中,文中写男孩走路“一拐一拐”共出现4次,除了第一次的“一拐一拐”兼有交代孩子残疾体征的作用外,后三个“一拐一拐”的描写显然都是作者故意而为,反复描写能突出孩子的自强精神,表现了他坚定的意志,而且都表现了他比常人付出的更大努力,从而揭示了他的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