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石永红
来源:《学园》2014年第10期
        【摘 要】近年来,农村学校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更是有了很大的发展。尽管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通过这几年的实际运作,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慢慢凸显了出来。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学校 建设 资金投入 资源配置 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0-0160-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对教育的不断投入,近年来农村学校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更是有了很大的发展。如武都区在2008年5.12地震后加固和重建了一批寄宿制学校,修建了135所中小学,维修了95所学校校舍,新建校舍面积40.5万平方米,完成投资达8.4亿元,为灾后重建学校配备了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在软、硬件建设上实现了新的飞跃,教学条件至少向前推进了20年。尽管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慢慢凸显了出来。
        一 资金投入仍显不足,软硬件建设有待完善
        这几年寄宿制学校的建设解决了以往校舍紧张的局面,但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并不仅仅是修几栋漂亮的教学楼宿舍楼那么简单,还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来完善相应配套设施的建设。就笔者所在的甘肃陇南市武都区农村寄宿制学校来看,学校功能室建设不够完备,學生娱乐活动缺乏场所,电脑网络设备紧缺,音乐、体育、美术设施无法满足需求,图书馆图书资料陈旧匮乏。学生宿舍缺乏洗漱设施,寄宿学生的开水供应、冬季取暖没有保障。因此,政府应继续加大对教育设施的投入,逐步完善教育教学设施和寄宿生的生活设施建设,建设学生的娱乐活动场所,定期给各学校配备图书,建设好相应的锅炉房、开水房,有条件的地方也可同时建设浴室。建设安全、整洁、美观的校园,给农村寄宿学生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 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寄宿学生人数不断减少
        就武都区而言,农村寄宿制学校绝不逊于城里的学校,实验仪器,信息化教学设备一应俱全,但城里的学生却越来越多,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却越来越少。武都区农村寄宿学生的减少,除了由于学龄人口的减少外,还由于城区学校的新建和扩建,使大批学生转进城
寄宿制
区新建的学校。这使得农村寄宿制学校日益荒芜凋敝,农村教育出现了“城挤、乡弱、村空”的危局。大量农村家长进城陪读,导致学生上学远、上学贵、上学难,这实际上增加了家长的负担,也使得刚刚建好的农村寄宿制学校,由于学生人数的减少,而使教学设施大量闲置,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城区新建和扩建学校,也拉走了农村中小学校一些骨干老师,削弱了农村的教师队伍,影响了中小学教学秩序,使得有些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师缺口日渐突出。要解决这一矛盾,就需要合理配置资源,创造条件,留住优秀教师,留住当地学生。其实,农村的寄宿制学校建设得也很好,同样也有许多优秀的教师,同样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在本地寄宿制学校上学,既方便又经济实惠。
        三 寄宿制学校管理难度大,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是一项难度大、责任重的工作。寄宿制学校的管理老师,既是教师的角,又是父母的角。许多原本是家庭、社会的责任落到了学校的身上,许多为人父母的义务也落到了校长、老师的肩上。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不同于普通学校,既要管教育,又要管学习;既要管生活,又要管安全;既要管身体,又要管心理。但武都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缺乏专业宿舍管理教师、心理辅导教师、校医和安保人员,对于长期学习生活在学校
的这么多学生,他们的安全要专人保护,他们的健康要专人负责,他们的学习要专人辅导,他们的生活要有人关心,他们的心理要有人关注。生活在寄宿制学校,就不仅仅是学习文化知识那么简单,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样重要。由此可见,需要像配备专业教师那样配齐专业的生活老师、校医、心理辅导老师和安保人员,明确各自的职责义务,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全方位地关心爱护学生,让他们在寄宿制学校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要多进行交流和培训,向好的学校学习先进的寄宿制学校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
        四 结束语
        教育就是对未来的持续投资,家庭是这样,国家更是这样,教育投资的回报,就是家庭的兴旺,就是国家的强盛。因此,对寄宿制学校还要不断地投入,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摸索和总结先进的寄宿制学校管理方法,不断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
        〔责任编辑: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