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研究》期中题库及答案
. 判断正误
1.“上官体”是指唐太宗君臣带有宫廷化倾向的诗歌风格。
2.初唐四杰中卢、骆长于七言歌行,而王、杨则长于五言律诗。
3. “文章四友”指的是初盛唐之交的贺知章、张旭、包融和张若虚等四位文学家、艺术家。
4. 粘对规则的确立对五言律诗声律格式的定型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5. 五律和七律的定型,是由宋之问和沈佺期最后完成的。
6.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是贺知章《回乡偶书》一诗中的诗句。
7. 初唐倡导“风雅”“兴寄”的是陈子昂,其目的不只是使诗歌恢复美刺比兴的传统功能,还在于要追踪悲凉慷慨的建安风骨,寄托济世的功业理想和人生意气。
8.“江天一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代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诗句。
9.张若虚是“吴中四士”之一,其代表作有《春江花月夜》、《代悲白头翁》等。
10.“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是刘长卿的《宿建德江》。
11.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七绝,王昌龄长于五绝,李白兼长五七绝。
12.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清”、“江流天地外,山有无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等诗句是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典型诗境。
13.“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表达了苏轼诗画一律和诗画同源的观念。
14. 王昌龄边塞诗体裁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他以七言绝句的连章组诗来吟咏表现边塞情事。
15.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中的诗句。
16. 被许为“唐人七律的压卷之作”,以至于连李白也为之罢笔的《黄鹤楼》一诗的作者是崔颢。
17. 高适的边塞诗“长于写感觉印象”,“将西北荒漠的奇异风光与风物人情,用慷慨豪迈的语调和奇特的艺术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来,别具一种奇伟壮丽之美。”
18. 李白创作了大量自拟新题,缘事而发,写真实实事,亲身见闻的乐府诗。
19. 李白对乐府古题的创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借古题写现事,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另一方面则是用古题来抒发情怀,展示个性。
20. 李白诗歌中的意象,兼有壮美和优美两种类型。
21.《咏怀古迹五首》、《诸将五首》、《秋兴八首》都是杜甫的七律组诗。
22. 杜甫的诗之所以被称为“诗史”,就是因为它可以证史,可以补史之不足,具有史的认识价值。
23. 杜诗大量地使用叙述的手法,既叙述事件经过,又着力于细节描绘,将客观的真实叙述与主观的强烈抒情融为一体,有时还杂以议论,记叙的是时事,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画面,而抒发的是一己情怀,这是杜诗表现方法的一种特点。
24. 最能体现杜甫诗歌艺术成就的是他的律诗。
25. 胡震亨说杜甫的诗“精粗巨细、巧拙新陈、险易浅深、浓淡肥瘦,靡不毕具”,说出了杜诗在体裁上各体兼擅的特点。
. 分析下列问题
1.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开始时的八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与六朝谢灵运的山水景物描写相比,有怎样的变化?
2. 《春江花月夜》之“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等六句中,所投入的思索、感受和情绪,与汉末、魏晋时期的类似主题相比较,在深度与程度方面有何差异?
3. 分析王维诗歌中明澈具体的画面感,以及“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外之旨”、“韵外之致”。
4. 谈谈对于郝世峰先生以画理分析王维山水田园诗歌的意见。
5.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画所不到”处。
6.举例分析李白诗歌中那些壮美的自然意象在外形和精神方面的特征
7.分析李白在诗歌中经过强烈改写的自然意象。
8.分析李白在梦境或虚拟的幻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与现实相对立或抗争的因素。
9.举例分析李白诗歌中的明秀意境
10.分析李白的《将进酒》与李贺同题之作的差异。
11.杜甫五律中对仗的欣赏。
.将下列各对仗句连接起来
市桥官柳细        a晴雪落长松       
水流心不竞        b秋风病欲苏             
星垂平野阔        c艰危气益增           
风起春灯乱        d红绽雨肥梅             
冻泉依细石        e江路野梅香             
岸风翻夕浪        f永夜月同孤             
留滞才难尽        g月涌大江流             
片云天共远        h舟雪洒寒灯             
落日心犹壮        i云在意俱迟           
绿垂风折笋        j江鸣夜雨悬             
雨抛金锁甲        k魑魅喜人过             
野馆浓花发        l对酒满壶倾           
露从今夜白        m天远暮江迟             
文章憎命达        n苔卧绿沉             
地卑荒野大        o月是故乡明           
读书难字过        p春帆细雨来           
江间波浪兼天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    q欲回天地入扁舟         
沉舟侧畔千帆过    r心有灵犀一点通         
永忆江湖归白发    s塞上风云接地阴         
身无彩凤双飞翼    t病树前头万木春
. 翻译下列诗句
1.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哪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终不还。
5.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6.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7.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8.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9.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0.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
11.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1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3.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 赏析下列作品
1.贺知章《回乡偶书》
2.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王维《山居秋暝》
6.《鸟鸣涧》
7.《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8.《过香积寺》
9.《送元二使安西》
10.《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1.《送孟浩然之广陵》
12.《蜀道难》
13.《登高》
14.《春望》
   
《唐诗研究》期中作业参考答案
. 判断正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 分析下列问题
1.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开始时的四句并不像像六朝诗人那样,把注意力集中于一个事物被分离开来的诸种因素的描绘。我们看谢灵运的山水诗,以及梁陈以来的写景诗,在描写景物时常常让自己的视觉印象和感觉受对仗规则的支配,这种诗看起来不像是在写景,而更像对仗练习。如谢灵运在《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一诗中,上句写“朝旦发阳崖”,下句就写“景落憩阴峰”;上句写“俯视乔木杪”,下句就写“仰聆大壑淙”;这里写“初篁”的绿,那里就写“新蒲”的紫。这里写“海鸥”,那里就写“天鸡”,我们看到的不是作者敏锐、新颖、独到的感性观察、体会和表现,而是根据对仗规则去组织山水景物的表现。而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描绘这样一个美丽夜晚的景物时就出现了一些新的因素,具体地说,他更注重表现那种全景式的视野和意境,由春江涨潮东流而联想到海上,于是便写出海潮涌起了一轮明月的情景,这种“海上升明月”的意境要比隋炀帝“流波将月去,潮水共星来”的视野宽广辽阔得多。而“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二句,又从月夜下海面的波光粼粼,联想到美丽的月光下千万条江河的水光荡漾,写出了整个大千世界的皎洁晶莹。
这种全景式的视野和意境一定不是作者实际观看的角度,而是心灵想象的产物,这就是宗白
华先生所说的“灵境”,他道出了唐诗中“意境”的实质(参见《美学散步·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
“江流宛转绕芳甸”四句,作者巧妙地利用春江来引出“月”和“花”,如果我们注意整首诗,就会发现,“春江”在“花月夜”等因素中,总是起着引导的作用。月光下宛转的江边芳甸上盛开着的是一树树的花林,都笼罩在那乳白的柔美之中。
唐诗中的意境,使我们比较容易有“诗中有画”的印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诗歌是一种语言文字的艺术形式。我们用语言文字来表现或理解自然景物时,不是真正看到,而是通过思维联想。当语言文字符号一个接一个地出现,过分细致地分析刻画景物的细节时,我们却无法身临其境地看到,而且有这样的危险,即读了后面的诗句,就忘了前面的诗句,不太容易把它们放在一起,重构出一个类似于视觉印象的图像。而唐诗中的“意境”,更注重稳定的整体情景和氛围的表现,而且在表现时还独具匠心地对景物作了一番删繁就简的创造,突出了这种整体情景中的某些景物特点,而删除了另一些特点,于是容易给读者留下鲜明的记忆印象。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写景部分,就有这种特点,如画,很容易引发读者的视觉联想印象,所以才生动,如在目前,以至于读者在读诗时仿佛看到了一样。
2.对于人生短暂无常的感受、感慨和思考,在汉末魏晋时期已经表现得极为强烈紧迫,成为当时士大夫吟咏的最重要的主题之一,我们看《古诗十九首》,看三曹父子和建安七子的诗作,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等等,都可以看到这种充满了焦虑和感慨的主题。现在张若虚却在《春江花月夜》这类宫廷娱乐的题材中加入了那种思考和感叹,并且改变了那类思考沉痛焦虑的意味。这种意味的转变正如李泽厚所说:“尽管悲伤,仍感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它上与魏晋时代人命如草的沉重哀歌,下与杜甫式的饱经苦难的现实悲痛,都绝然不同。它显示的是,少年时代在初次人生展望中所感到的那种青烟般的莫名惆怅和哀愁。春花秋月,流水悠悠,面对无穷宇宙,深切感受到的是自己青春的短促和生命的有限。它是走向成熟期的青少年时代对人生、宇宙的初醒觉的‘自我意识’:对广大世界、自然美景和自身存在的深切感受和珍视,对自身存在的有限性的无可奈何的感伤、惆怅和留恋。……它实际并没有真正沉重的现实内容,它的美学风格和给人的审美感受,是尽管口说感伤却‘少年不识愁滋味’,依然是一语百媚、轻快甜蜜的。永恒的江山、无垠的风月给这些诗人们的,是一种少年时的人生哲理和夹着感伤、怅惘的激励和欢愉。……这里似乎有某种奇异的哲理,某种人生的感伤,然而它仍然是那样快慰轻扬、光昌流利。”(参见《美的历程》七盛唐之音,一青春李白)李泽厚先生的解释体会到了张若虚的精神和心理状态与魏晋时代的不同。在魏晋六
朝诗人那里,人生的短暂和自然的永恒激发出的是那样一种沉痛的颓废、绝望的放纵和软弱无力的焦虑惆怅,而在这里,却是轻快明朗、头脑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和理想,完全没有体会或承担生活的残酷和重负,故而心灵充满了自由浪漫的想象和温情。从这里我们看到,一种主题本来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现实,构成其历史的内涵。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这种文学的或思维的主题还会积淀下来,但却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的内涵,表现出另一时代的精神、心理、感觉和意识形态。张若虚将《春江花月夜》这一中本来是宫廷里娱乐的诗歌的内容大大拓展了,用以表现自己的关注和感受。所以,就功能而言,它完全是一种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