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十国文学
(1)    初唐诗歌
①王勃
王勃,初唐诗人,字子安。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著有诗文集《王子安集》,最著名的作品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初中)和《滕王阁序》(小学、初中、高中)。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骈文名篇。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和宴会盛况,抒发了作者“无路请缨”之感慨,对仗工整,言语华丽。
②陈子昂
陈子昂,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新人物之一,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 38 首和《登幽州台歌》(初中),被后人称为“诗骨”。
陈子昂对文风的革新:(小学、高中)
陈子昂是唐代诗歌革新运动的倡导者。论诗主张“兴寄”“风骨”。恢复汉魏风骨和风雅比兴美刺的兴寄传统,反对齐梁诗风,倡导“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诗歌美学风范。
陈子昂的诗歌,以其进步、充实的思想内容,质朴、刚健的语言风格,对整个唐代诗歌产生了巨大影响。“兴寄”的实质是要求诗歌发扬批判现实的传统,要求诗歌有鲜明的政治倾向;“风骨”的实质是要求诗歌有高尚充沛的思想感情,有刚健充实的现实内容。
陈子昂的革新主张,不仅有理论的意义,而且富有实践的意义;不仅抨击了陈腐的诗风,而且还为当时正在萌芽成长的新诗人、新诗风开辟道路。
(2)    盛唐诗歌
①山水田园诗人
a.    王维
王维,字摩诘,盛唐诗人,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与孟浩然同为山水田园派代表诗人,
著有诗集《王右丞集》,世称“诗佛”。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的诗歌可大致分为四类:其一,山水、田园诗,名作有《山居秋暝》《终南别业》《鹿柴》《竹里馆》《鸟鸣涧》等;其二,游侠、边塞诗,有《使至塞上》(初中)《观猎》《少年行》《老将行》《陇西行》等,意境雄浑,洋溢着壮大明朗的情思和气势;其三,乡情、友情、爱情诗,名作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初中)《杂诗》其二、《送元二使安西》(初中)《相思》等;其四,政治感遇诗,有《寓言》其一、《偶然作》其五等。
王维山水诗的独特风格:(小学、高中)
第一,诗中有画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是诗情与画意的高度统一。苏轼曾评论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志林》)
善于发现和捕捉自然景物的形象特征和状态,以画家的绘画技巧去构图和选择彩,并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审美感受和精神境界融入到景物之中,创造出宁静淡泊而优雅
秀美的艺术境界。
第二,诗中有禅
王维中年后皈依佛教。他的山水田园诗中有些诗在幽邃、宁静、空灵的艺术境界中,直接透入了禅宗佛理的观照,是禅意、禅趣在诗境中的艺术体现。
第三,诗中有声
王维工于音律,他的山水田园诗不仅“诗中有画”,而且是绘声绘的“有声画”。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王维特别善于捕捉和描摹大自然的音响来刻画景物,创造意境。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又如“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再如“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都是以声音表现清幽寂静的境界,是以动衬静、“诗中有声”的典范。
第四,炉火纯青的语言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既有陶渊明诗歌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也有谢灵运诗歌的细致精工的刻写。语言清新明快,洁净洗练,是朴素平淡与典雅秀美的完美结合。而且语言具有极强的
艺术表现力,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b.    孟浩然
孟浩然,讳浩,字浩然,又称“孟襄阳”,盛唐著名诗人。孟浩然的诗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代表作品有《过故人庄》(初中)(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初中)
孟浩然的山水诗的独特风格:(小学、高中)
第一,清新自然,不尚雕饰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风格大多是平和冲淡、清新自然、不尚雕饰,而又能超凡拔俗。清沈德潜评论: “孟诗胜人处,每无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复出人意表。”(《唐诗别裁》)闻一多说:“淡得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唐诗杂论》)
第二,气象雄浑,境界阔大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也有写得气象雄浑、境界阔大的。如《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与颜钱塘
登障楼望潮作》等,所以明胡震亨说他“冲淡中有壮逸之气”。
第三,富有生活气息
平淡自然、质朴真淳,富有生活气息,如《过故人庄》农家的淳朴生活和乡村的自然景,在淡淡的笔墨中都表现得十分自然而亲切,深受陶渊明诗风的影响。
第四,语淡而味浓孟浩然的诗歌“语淡而味浓”,正如沈德潜所论:“襄阳诗从静悟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唐诗别裁》)其诗善于运用平淡的语言,融入个人的主观感受意蕴,创造出清远拔俗的艺术境界,蕴含了浓厚的情致孕味。如《春晓》(初中)用语极为平淡自然,而明媚的阳光中又透露着伤春的意绪。又如
《宿建德江》在移舟日暮、野旷江清的景里抹上了“客愁”的孤寂心绪。造语平淡而诗味醇厚,不加雕饰而境界不俗。
②边塞诗人
a.    王昌龄
王昌龄,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其名作是《从军行》《出塞》《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边塞诗的风格:(小学、高中)
第一,善于刻画典型场景,抓住细微之景,以小见大。如“万里云沙涨,平原冰霰涩”(《从军行》其二);“向晚横吹悲,风动马嘶合”(《变行路难》)给我们展现出一幅幅令人遐想的凄美壮阔的边塞风光。
第二,感情慷慨激昂,气势恢弘。王昌龄的边塞诗中多充斥着强烈的爱国主义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表达愿为国家安边宁民、长治久安做出贡献的雄心壮志,以及盛唐时代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进取精神。“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寒”(王昌龄《从军行》),“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王昌龄《少年行》),“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王昌龄《从军行》)等等,都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王昌龄意欲投身报国的抱负和胸襟。
第三,在写作方式上尤其擅长喻情于景、情景交融。
第四,通过对景物、人物动作的描写,从侧面表达出诗歌的意义。如《从军行(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第五,虚实相生,使文章的内涵更深厚,如王昌龄的《出塞》是古今传诵的名篇,更是被誉为唐代绝句压轴之作。
b.    高适
高适,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熟悉军事生活。所作边塞诗,对当时的边地形势和士兵疾苦均有反映,代表作为《别董大》《燕歌行》
高适边塞诗的风格:(小学、高中)
第一,题材上,多以战争生活为题材。
第二,内容上,有表现征人思乡、居妇念远之情的,如高适的“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燕歌行》);有描绘边塞民俗风情的,如《营州歌》:“营州少年厌原野,孤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也有表达自己政治观点的等。
第三,语言风格上,质朴古雅、沉雄遒上。
第四,抒情手法上,常夹叙夹议,直抒胸臆写出征,如高适“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体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从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慰羽书飞翰海,单于猎火照狼山”(《燕歌行》)。
第五,创作方法上,为典型的现实笔墨,总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反映生活,如思乡之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除夜作》)
c.    岑参
岑参,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特,气势雄伟,想象丰富,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初中)七言古诗,边塞送别诗,描写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抒写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表现离愁和乡思,却充满奇思异想,并不令人感到伤感。
《逢入京使》(初中)。七言绝句,边塞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安慰家人的典型场面,具有浓烈的人情味。
岑参边塞诗的风格:(小学、高中)
岑参较长期的军旅生活,为其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开拓了诗歌境界。岑参的边塞诗有着奇峭雄壮、气势磅礴的独特风格,呈现出奇情异彩、热情豪迈的艺术魅力,具体可以从他的边塞诗题材丰富奇丽、诗体灵活奇特、意境奇峭壮阔、语言平易新奇四个方面表现出来。
第一,题材丰富奇丽
岑参的边塞诗广泛记录了西域边地的山水景物、自然风貌和当时的生活风尚,题材丰富多彩。题材可以分为两类:边塞风物诗和军幕生活诗。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生动再现了塞外的奇寒景象;《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初中),表现了边防战士紧张的战斗生活。此外,岑参还有些作品抒写军中的思乡怀友,如“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写出了对亲人的思念,请使者捎个平安的口信给家人,平易中见真情,感情真挚!
第二,诗体灵活奇特
具体表现在诗歌的题目和用韵两个方面。
题目独特奇异。岑参较多地融合了六朝以来近体诗的成就,用新兴的歌行体取代旧的乐府诗歌,常常即事名篇表现即目之所见,抒发即情之所感,自创新的歌行题目,使他的歌行体诗歌题目呈现出独特奇异的特,如《火山云歌送别》《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用韵灵活多变。歌行体诗是一种长短不拘、形式自由、纵横跌宕、洒脱自如的诗歌范式,音节、韵律比较自由。岑参巧妙地运用这种形式,并且韵律独特,主要表现为他的边塞诗在用韵上不拘泥于格律, 而以表达内容的需要决定押韵,十分灵活多变,使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与艺术形式完美结合,从而形成他奇峭生新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第三,意境奇峭壮阔
“尚巧主景”是岑参边塞诗的一个主要特征,善于调动周围景物元素表现壮阔奇美的诗歌意境。常描绘出一幅冰天雪地的塞外独有的开阔的背景图,所写的许多事,如送别、行军,很多都发生在这个开阔的场景上,给读者营造了一个壮阔奇峭的诗歌境界,如《天山雪歌送萧
治归京》。全诗将送别情景置于冰雪千里的奇丽广阔的雪景中,情景交融,给读者描绘了一幅意境壮阔奇峭的风雪中依依送别友人的送别图。
意象组合匠心独运。在意象选择上总是从大处着笔,视线开阔,将一系列貌似无关或彩斑斓的意象组合在一起,创造出光怪陆离、奇峭壮阔的诗歌境界。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草是白的,树是白的,路是白的,但旗子是红的。这白雪为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阔大的冷调上的一点暖,使整个境界更洁白更寒冷,将整个诗歌意境衬托得更壮阔奇丽。
第四,语言平易新奇
用语平易,能根据状景抒情的要求,运用平凡简易却很贴切的语言,真实叙写,在平中出新,平中见奇,造成奇崛的艺术效果。如:“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平沙万里绝人烟”(《碛中作》)……诗中的“百丈”“万里”这些平易的表示范围广大的数量词却将塞外浩瀚的画面写得境界开阔,使诗歌气势磅礴、风格雄壮,起到了神奇的艺术效果。修辞新奇,“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就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又如“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此句夸张地写出北国冰雪的奇特景象。总之,奇丽的景与豪迈的情怀、磅礴的气势相结合,构成了岑参边塞诗别具一格的奇峭雄壮之美和激人
奋进的积极乐观精神。其诗在思想内容上丰富了盛唐诗坛,再现了盛唐时期西域的风貌,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