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黄冈中学预录模拟考试9.14
语文试题
满分:75分考试时间:50分钟
一、基础知识的识记及运用(共7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踝.(huái)骨庇.(pì)护憔.(qiáo)悴
B.一瞥.(piē)嚼.(jiáo)舌龋.(qǔ)齿
C.刹.(shà)那戊戌.(xù)蜕.(tuì)化
D.濒.(bīn)临炫.(xuàn)耀酝酿.(liáng)
2、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沉沦炮烙天伦之乐络绎不绝
B.澎湃彭胀兔死狐悲篷头垢面
C.臧否精僻劈肝沥胆单匹马
D. 蠕动懦弱山呼海哮甚嚣尘上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语文教学的问题,叶老有一句精辟的话,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
B.《光明日报》刊出的“小小手机,关乎党风政风”这篇文章,我认为有三个特点。
C.对我国经营管理人员来讲,意识到这一点:计算机化企业﹑计算机化经济时代和计算机化企业经济管理正在形成,是极为重要的。
D.王先生到底称赞我的什么呢?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勇气可嘉,什么都敢画,或者根本就不是称赞,只是一种对于失败的无可奈何的安慰?
4、四大古典名著中,内容较多地描写湖北的一项是()
A.《红楼梦》
B.《西游记》
C. 《三国演义》
D.《水浒传》
5、全校的大扫除的时间,有下列4个人的打扫态度,你看出谁的个性最急躁?()
A.王芳好整以暇地整理工具箱。
B.启惠慢条斯理地扫着走廊。
C.佑橙气急败坏地刷着厕所地面。
D.建青从容不迫地擦着窗户。
6、下列各句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的方音很重,何况
..又说得快,我几乎没有听懂。
B.基础教育必须把.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C.保险对意外风险的保障职能所具有的特定潜在利益,无论
..是储蓄、债券,还是
..股票,都.无法与之相比。
D.世界上许多罪恶都起源于愚昧,因为
..真正彻底明了一件事是好的、另一件事是坏的,一个人绝不会往坏的方向走。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化肥厂、农具厂、农忙托儿所等都已建成,并投入了生产。
B.为了加快东北的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并将它和西部开发并列为东西互动的现代化建设的两个轮子。
C. 每天晚上我都纠正和学习发音不对的地方。
D.这时候,党支部又组织学员到外地参观,学习先进经验。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共16分)
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也。七世祖霸,为元帝师,位至侍中。父宙,太山都尉。
融幼有异才。年十岁,随父诣京师。时河南尹李膺以简重自居,不妄接士宾客,敕外自非当世名人及与通家,皆不得白。融欲观其人,故造膺门。语门者曰:“我是李君通家子弟。”门者言之。膺请融,问曰:“高明祖父尝与仆有恩旧乎?”融曰:“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众坐莫不叹息。太中大夫陈炜后至,坐中以告炜。炜曰:“夫人小而聪了,大未必奇。”融应声曰:“观君所言,将不早惠乎?”膺大笑曰:“高明必为伟器。”
山阳张俭为中常侍侯览所怨,览为刊章下州郡,以名捕俭。俭与融兄有旧,亡抵于褒,不遇。时融年十六,俭少之而不告。融见其有窘,谓曰:“兄虽在外,吾独不能为君主邪?”因留舍之。后事泄,国相以下,密就掩捕,俭得脱走,遂并收褒、融送狱。二人未知所坐。融曰:“保纳舍藏者,融也,当坐之。”曰:“彼来求我,非弟之过,请甘其罪。”吏问其母,母曰:“家事任长,妾当其辜。”一门争死,郡县疑不能决,乃上谳之。诏书竟坐焉。融由是显名,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齐声称。州郡礼命,皆不就。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造.膺门造:登门拜访
B、高明
..必为伟器高明:对别人的尊称
C、二人未知所坐.坐:定罪
D、州郡礼命,皆不就.就:成功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孔融随机应变的聪明与临难不苟的气节的一组是()(3分)
A.语门者曰:“我是李君通家子弟。”因留舍之。
B.”融应声曰:“观君所言,将不早惠乎?”融曰:“保纳舍藏者,融也,当坐之。
C.融欲观其人,故造膺门。谓曰:“兄虽在外,吾独不能为君主邪?”
D.膺大笑曰:“高明必为伟器。”州郡礼命,皆不就。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融是孔子的后裔,年轻时就很有才能。他想到李膺家中做客,就告诉门房说他李君的通家之好,由此进入李家。李家高朋满座,了他的机智和口才。
B.陈炜说孔融年轻幼小,就有点小聪明,长大后未必很出奇。对孔融有轻视之意。孔融作为晚辈,不方便直接反驳,因此表面上称赞陈伟长得很出奇,实际上是讽刺他小时候不聪明。
C.孔融与张俭并无交谊,张俭得罪了中常侍侯览,被指名捉拿时到孔家避难,孔融当时只有十六岁,但看到张俭的危难处境,毅然决定收留张俭。
D.后来事情泄露,朝廷捉拿人犯治罪,孔家母子间、兄弟间争相承担责任。孔融认为是自己做主收留张俭的。其气兄是认为张俭是因为和自己有交情而来投奔的,其母认为家中的事情是由家长决定的。最后孔融的哥哥因此而死。孔融临死不惧,慷慨争死,声名远播。
11、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章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融年纪幼小而应对敏捷,是与他博览书,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有关。在应对中他就引用了古书中记载孔子向老子李耳请教的事。
B.孔融虽然聪明伶俐,批评意见时,他不但不能入耳,而且马上反唇相讥,不免显得睚眦必报,气量狭小。
C.在张俭被指名捉拿、穷途暮路之时,孔融收留了他,表现了高尚的人格。从一门争死中,我们进一步了解到这种人格的形成离不开家庭的熏陶。
D.孔融因收留张俭、争赴死罪而成了名士,但他并不因为有了名望而失去高洁的情操。
12、翻译句子。(6分)(1)敕外自非当世名人及与通家,皆不得白。
(2)谓曰:“兄虽在外,吾独不能为君主邪?”因留舍之。
三.古诗欣赏。阅读李白的诗歌《山中问答》,回答后面的题目(共2个小题8分)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注〗此诗题又作“山中答俗人”。杳然:远去的样子。
13、诗的首句以“问”起,第二句应答却“笑而不答”,从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神态?造成了怎样的氛围?请你谈谈这样写的好处。(3分)
14、这首诗在表现手法和语言方面各有什么特点?(4分)
山中答问
四、文学常识及古诗文名句默写。(15、16两题中任选一题, 18、19两题中任选一题。)(5分)
15、同样是写长江的气势,杜甫在《登高》中写道:“无边落木萧萧下,。”而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却写道:“乱石穿空,,卷起千堆雪。”李白则在《望天门山》中写道:“天门中断楚江开,。”
16、中国古代许多诗人,以月亮为描写对象写景抒情。杜甫描绘了“星垂平野阔,①”的月夜之景,王维吟诵了“②,清泉石上流”的优美诗句,李白发出了
“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感叹。
17、人们根据诗歌内容和创作风格,把古代诗人分成许多流派,如高适、岑参、王昌龄被称作
________________,王维、孟浩然被称作__________________。
18、《纪念刘和珍君》的作者鲁迅曾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 。
19、雨果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五、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5分)
洞庭月(李丹)
岳阳楼不知拜谒过多少次了,但在月白风清之夜欣赏它融融月下的景致却还是第一次,皓月当空,清光万斛,朗然如璧的月光把园内景物照得格外柔和、静美、了无纤尘,那楼台、那亭阁、那树、那草,
全都披上了一层洁白的轻纱,恰似一幅淡得不能再淡的写意水墨,亦虚亦实,朦胧恍惚,比风和日丽的白天更多几分神韵。
我们踏着月静静地走着,事儿沐浴在月光下,时而笼罩在树影里,好像置身于琼楼玉宇之间,有着飘然若仙之感。袅袅轻风之中,依稀还有缕缕暗香在这深秋的夜空缓缓滑过。这时院内杳寂无声,只有我们每走一步,落在石板上的足音,发出空寂的幽响,在这静谧的夜中更加清脆、响亮、悠长,如灵隐寺中和尚的木鱼。
我怕破坏了这一份宁静,停住脚,却见一地素月分辉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于于是回过头,又这样轻声对你说:“轻点走,别把月光踩碎了。”
你显然吃了一惊,突然停住了,然后像一个听话的乖孩子似的。不忍地,把脚步放得轻而又轻,好让月引我们进入一种禅境。
在这种清寂的情境中,毋须想白天不愿想的事,毋须看白天不愿看的眼。我的心绪随着玉洁冰清的月光自由地流淌、飘远,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超脱和轻松,烦恼已不知什么时候北风儿捎走了。
站在洞庭湖边,放眼满湖的清辉心里不禁又一次被震慑和感动。我分不清眼前到底是粼粼的波光在闪烁,还是一湖月亮在涌动。朦胧地听见湖面有流银似地月光在轻盈地浸淌,这灵动的声音在有无之间,
似乎千里之外传来的情意绵长的喁喁私语。退潮后裸露在沙滩上的卵石蒙着一层薄薄的光晕,像散落无数碎碎的祈愿。岸边的杨柳,青青的湖草,看上去象染上盈盈的细霜。没有白鹭和大雁悠闲散步的剪影,该是投宿到对岸苇洲中去了。月下的洞庭,安然恬静如旧日闺阁里典雅的淑女,绝无喧哗,绝无争执,绝无伤害。这是一种奇妙的造化,是洞庭湖在月夜里展示出来的属于它另一面的阴柔之美,它的美无所不在。
如果艺人阿炳面对是这个水天一,风月无边的洞庭月夜,肯定不会拉出《二泉映月》那样如怨如诉的曲调。月光下那低头思故乡的离愁,已被古老的湖水年复一年地打磨得光滑如许了,在湖边浅水里静泊成一叶沉思的小舟。此时洞庭秋月的主题词就不再是千古不变的怀旧了。没有了如潮的悲伤,只有似水的平静,没有热闹的歌舞,只有恬淡的情景。
我又将视线移向头顶上这一轮曾在唐宋就照拂过洞庭的明月,它依然那么清澈明亮,如一直居住在深山中而不曾被滚滚红尘侵蚀过的明眸,若一颗从未被玷污过的纯洁无瑕的童心。
我终于懂得了为何古往今来许多墨客骚人、名流雅士都对洞庭月情有独钟,一阵略带寒意的微风从彼岸吹来,把藏在心底里所有对洞庭之月的题咏歌吟,一一卷出。
李白可谓是喜爱月亮到达极致的人,他不仅对洞庭月歌咏最多,最后连生命也与月联系在一起,捉月溺水而死。他写道:“楼观岳阳尽,川回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且就洞庭赊月,将船买酒
白云边。”一个“赊”字,写尽洞庭月的风流。
“岳阳楼上月,清贫浩无边”这是宋公范仲淹的感慨。
…………
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我弯下腰,往静如处子一般的潮水中掬取一捧碧玉,月光下,它晶莹剔透,清冷可鉴分明是斟给明月的清泉,难怪不等我细瞧,它就从我的指缝间悄悄滑走了,多么有情有意的精灵。
明明月何皎皎?古人何灼灼?站在月华依依的湖边,人已不知不觉与这大自然的蓝天碧水、明月融为和谐的一体,何忧不忘?何愁不消?
20、第4自然段中“好让月引我们进入一种禅境”中的“禅界”指的是什么(录原文中句子作答)?(3分)
21、为什么说“如果艺人阿炳面对是这个水天一,风月无边的洞庭月夜,肯定不会拉出《二泉映月》那样如怨如诉的曲调”?(3分)
22、请分别说明以下三句话在文中的含义(6分)
①比风和日丽的白天更多几分神韵。
②“轻点走,别把月光踩碎了。”
23、下列对本文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3分)
A.作者极写洞庭月的恬美静谧,虽然表现了无比喜爱之情,但从灵隐寺中和尚的木鱼”、“进入一种禅界”等句中流露出作者向往隐居的念头。
B.第6段较详细地描写月光下的卵石、杨柳、湖草等,又连用四个“绝无……”的排比句,突出了月光下洞庭湖的恬静之美、阴柔之美。
C.明月自古即有,而第8段却说“这一轮曾在唐宋就照拂过洞庭的明月”,是因为在唐宋之前,尚无人歌咏过明月,下文引用李白、范仲淹的诗句即说明了这一点。
D.文中的比喻句俯拾皆是,它既形象生动地描摹景物,又饱含作者的思想感情。
E.结尾说“站在月华依依的湖边,人已不知不觉与这大自然的蓝天碧水、明月融为和谐的一体,何忧不忘?何愁不消?”表明作者心中有无限的忧愁与烦恼,只有在洞庭观月,才能消愁忘忧,一身轻松。
六、写作与表达。(10分)
24、从小学到现在,你一定读过不少的文学作品,对书中人物的命运、性格或者精神你也应该有自己独到而较深刻的认识。请从你读过的作品中选取一个人物,以“我眼中的”为题谈谈你对这个人物的解读。
要求:①有自己的见解和认识;②既要结合文章内容来谈,又不能简单的复述故事;③结构相对完整;④不少于3000字。
2020届黄冈中学预录模拟考试9.14
语文答案卡
12、翻译句子。(4分)(1)敕外自非当世名人及与通家,皆不得白。
译文:
(2)谓曰:“兄虽在外,吾独不能为君主邪?”因留舍之。
译文:
三、诗歌欣赏。13、诗的首句以“问”起,第二句应答却“笑而不答”,从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神态?造成了怎样的氛围?请你谈谈这样写的好处。(4分)
答:
14、这首诗在表现手法和语言方面有什么特点?(4分)
四、文学常识及古诗文名句填空。15、16题两题中任选一题, 18、19题两题中任选一题。(5分)
15、同样是写长江的气势,杜甫在《登高》中写道:“无边落木萧萧下,。”而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却写道:“乱石穿空,,卷起千堆雪。”李白则在《望天门山》中写道:“天门中断楚江开,。”
16、中国古代许多诗人,以月亮为描写对象写景抒情。杜甫描绘了“星垂平野阔,①”的月夜之景,王维吟诵了“②,清泉石上流”的优美诗句,李白发出了
“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感叹。
17、人们根据诗歌内容和创作风格,把古代诗人分成许多流派,如高适、岑参、王昌龄被称作
________________,王维、孟浩然被称作__________________。
18、鲁迅曾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 。
19、雨果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五、20.第4自然段中“好让月引我们进入一种禅境。”中的“禅界”指的是什么?(录原文中句子作答)。(3分)
21.为什么说“如果艺人阿炳面对是这个水天一,风月无边的洞庭月夜,肯定不会拉出《二泉映月》那样如怨如诉的曲调”?(3分)
22.请分别说明以下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6分)
①比风和日丽的白天更多几分神韵。
②“轻点走,别把月光踩碎了。”
23.下列对本文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3分)
A.作者极写洞庭月的恬美静谧,虽然表现了无比喜爱之情,但从灵隐寺中和尚的木鱼”、“进入一种禅界”等句中流露出作者向往隐居的念头。
B.第6段较详细地描写月光下的卵石、杨柳、湖草等,又连用三个“绝无……”的排比句,突出了月光下洞庭湖的恬静之美、阴柔之美。
C.明月自古即有,而第8段却说“这一轮曾在唐宋就照拂过洞庭的明月”,是因为在唐宋之前,尚无人歌咏过明月,下文引用李白、范仲淹的诗句即说明了这一点。
D.文中的比喻句俯拾皆是,它既形象生动地描摹景物,又饱含作者的思想感情。
E.结尾说“站在月华依依的湖边,人已不知不觉与这大自然的蓝天碧水、明月融为和谐的一体,何
忧不忘?何愁不消?”表明作者心中有无限的忧愁与烦恼,只有在洞庭观月,才能消愁忘忧,一身轻松。
六、写作与表达。(10分)
从小学到现在,你一定读过不少的文学作品,对书中人物的命运、性格或者精神你也应该有自己独到而较深刻的认识。请从你读过的作品中选取一个人物,以“我眼中的”为题谈谈你对这个人物的解读。
要求:①有自己的见解和认识;②既要结合文章内容来谈,又不能简单的复述故事;③结构相对完整;④不少于250字。
2020届黄冈中学预录模拟考试9.14
语文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的识记及运用。
1、B;A庇bì;C刹chà,戌xū;D酿niàng。
2、A;B膨胀,蓬头垢面;C精辟,披胆沥胆;D山呼海啸
3、D;A项中“教”后的句号要移到引号外;B项的“小小手机,关乎党风政风”的引号要改为书名号;C项的“这一点”后的冒号改为破折号,“正在形成”后的逗号改为破折号,作夹注来看。
4、C;
5、C;整:严整;暇:不急迫。形容既严整,又从容。也指事情虽多,仍旧从容不迫。
6、C(A改为“况且”,B改为“从”,D改用“如果”)
7、D;A搭配不当(托儿所不能投入生产);B成分残缺,偷换主语;为加快东北的发展,中央作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并将东北发展和西部开发并列为东西互动的现代化建设的两个轮子。C语序不当,“纠正”和“学习”互换位置。
二、文言文阅读。
8、D(就:受职、就任)
9.B(分别符合两项标准)
10.B(“表面上……实际上”的说法错误)
11.B(“中肯的批评意见”错,此外此项语意也太过)
12、(1)告诉外面的(守门人),不是当代名人以及世代有交谊之家都不得传报。
(2)(孔融)说:“兄长虽然在外面(不在家),我难道不能为您做主人吗?”就留下他住(在家里)。
三、古诗欣赏。
13、诗以提问的形式领起,突出题旨,唤起读者的注意;“笑而不答”,不仅表现出诗人喜悦而矜持的神态,造成了轻松愉快的气氛;而且这“笑而不答”,还带有几分神秘的彩,造成悬念,以诱发人们思索的兴味。
14、表现手法:虚实结合(既有眼前碧山、桃花流水等实景,又有“问而不答,非人间”等虚笔);对比
(“碧山”之“美”,与“人间”形成鲜明的对比);结尾句寓情于景。
语言:用语新鲜自然,不落俗套,“不答”而答,转接轻灵,活泼流利,具有一种清新美。
四、文学常识及古诗文名句默写。
15、不尽长江滚滚来;惊涛拍岸;碧水东流至此回。
16、①月涌大江流②明月松间照③人生得意须尽欢。
17边塞诗派(边旅诗人)、山水田园诗派(山水田园诗人)
18、无韵之离骚;
19巴黎圣母院;
五、现代文阅读
20、“在这种清寂的情境中,毋须想白天不愿想的事,毋须看白天不愿看的眼。我的心绪随着玉洁冰清的月光自由地流淌、飘远,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超脱和轻松,烦恼已不知什么时候北风儿捎走了。”或“月下的洞庭,安然恬静如旧日闺阁里典雅的淑女,绝无喧哗,绝无争执,绝无伤害。?”
21、艺人阿炳的琴声之所以如怨如诉,催人泪下,是因为他一生命运坎坷,饱受生活折磨。而月下的洞庭安然恬静,清寂美丽,会让人心静如水,感到心灵的超脱和轻松,会他忘掉人生的种种烦恼、悲伤,所以就拉不出哀伤的曲调。
22、①将白天的洞庭与月夜的洞庭进行对比,突出了月夜洞庭的清幽淡雅,柔和静美,亦虚亦实,朦胧恍惚之美,也表现出
②这句话出自我之口,暗含比喻,将无形的月光比作有形的珠玉,既生动地描写出洞庭月的美丽,又突出了月夜洞庭的静谧优美,也表现出作者对洞庭月的喜爱和怜惜之情。
23、BD;
六、写作表达。略。
附一、〖文言文参考译文〗孔融,字文举,鲁国人,是孔子二十世孙。他的七世祖孔霸,为汉元帝师,官至侍中。父亲孔宙,为太山都尉。孔融小时侯就有特异的才能。十岁时,跟随父亲来到京师(洛阳)
当时河南尹李膺自守简慢严整,不随便接见士大夫及宾客,告诉门者,不是当代名人及世代有交谊之家都不得告知。孔融想看看李膺是怎样一个人,有意去李膺家敲门,对门者说:“我是李君通家子弟。”守门的人告诉李膺,李膺请孔融相见。问道:“高祖父曾经与我有交情吗?”孔融说:“是的,先人孔子与您先人李老君同德同义,又为师友关系,那么,我孔融与您为累世通家。”在座的人,无不为之赞叹。太中大夫陈炜后到,在座的人把这告诉了陈炜。陈炜说:“噢,人小的时候聪明,长大了未必有大用。”孔融接着他的话说:“照您这么说,莫非您小时挺聪明的吗?”李膺大笑说:“你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
山阳张俭为中常侍侯览所恨,侯览隐匿告人把奏章下达州郡,捉拿张俭。张俭与孔融的哥哥孔褒是朋友,逃到孔褒家中,孔褒不在。这时孔融十六岁,张俭认为孔融年轻,没有告诉他。孔融看见张俭窘迫的样子,对张俭说:“哥哥虽然在外未归,我难道不能做您的主人吗?”因此留张俭住在他家。后来事情泄露出去,国相以下,秘密捕捉,张俭得以跑掉,于是逮捕孔褒、孔融送入监狱。不知他们二人是谁获罪。孔融说:“收容隐藏张俭的是我,有罪我。”孔褒说:“张俭来我,不是弟弟的罪过,罪在我,心甘情愿。”官吏问他们的母亲,母亲说:“长者担任家事,罪责在我。”一门争死,郡县犹疑不能决断,于是向朝廷请示。诏书最后定了孔褒的罪。孔融因此著名,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齐名。
这是一首诗意淡远的七言绝句。
诗的第一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前句起得突兀,后句接得迷离。这首诗的诗题一作《
山中答俗人》,那么“问”的主语即所谓“俗人”;“余”,诗人自指;“何意”,一作“何事”。“碧山”即指山的青翠苍绿。诗以提问的形式领起,突出题旨,唤起读者的注意,当人们正要倾听答案时,诗人笔锋却故意一晃,“笑而不答”。“笑”字值得玩味,它不仅表现出诗人喜悦而矜持的神态,造成了轻松愉快的气氛;而且这“笑而不答”,还带有几分神秘的彩,造成悬念,以诱发人们思索的兴味。“心自闲”三个字,既是山居心境的写照,更表明这“何意栖碧山”的问题,对于诗人来说,既不觉得新鲜,也不感到困惑,只不过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罢了。第二句接得迷离,妙在不答,使诗增添了变幻曲折,自有摇曳生姿、引人入胜的魅力。
第二联“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是写“碧山”之景,其实也就是“何意栖碧山”的答案。这种“不答”而答、似断实连的结构,加深了诗的韵味。诗虽写花随溪水,窅然远逝的景,却无一点“流水落花春去也”的衰飒情调,而是把它当作令人神往的美来渲染、来赞叹。何以见得?因为上面写的“笑而不答”的神态,以及末句的议论都流露出这种感情。“山花如绣颊”固然是美的,桃花随流水也是美的,它们都是依照自然的法则,在荣盛和消逝之中显示出不同的美,这不同的美却具有共同之点—即“天然”二字。这种美学观点反映了诗人酷受自由、天真开朗的性格。“碧山”之中这种
不汲汲于荣、不寂寂于逝,充满着天然、宁静之美的“天地”,实非“人间”所能比!那么“人间”究竟怎样呢?这一回诗人真的不说了。然而只要稍稍了解一下当时黑暗的现实和李白的不幸遭遇,诗人“栖碧山”、爱“碧山”便不难理解了。可见,这“别有天地非人间”,隐含了诗人心中多少伤和恨!所以,要说这
首诗是抒写李白超脱现实的闲适心情,恐怕未必贴切。诗中用一“闲”字,就是要暗示出“碧山”之“美”,并以此与“人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因而诗在风格上确有一种“寓庄于谐”的味道,不过这并非“超脱”。愤世嫉俗与乐观浪漫往往就是这么奇妙地统一在他的作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