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蒸发仪法回收沥青及其改进方法探讨
作者:姬岚鑫
来源:《西部交通科技》2021年第10期
buchi
        摘要:为评价现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中旋转蒸发仪回收沥青的有效性,文章以三氯乙烯为溶剂溶解沥青,根据回收前后的质量差计算三氯乙烯溶剂残留量,并将三氯乙烯残留量作为回收方法有效性的评价指标,同时提出了改进方法,验证了改进方法的可行性。得出结论如下:现行规范方法回收沥青具有较大的缺陷,残留的三氯乙烯含量过高,且残留的三氯乙烯对沥青的三大指标影响不可忽视,而改进后的回收方法能有效降低残留三氯乙烯的含量,相对现行规范方法更科学合理。
        关键词:道路工程;回收沥青;旋转蒸发仪法;三大指标
        文献标识码:U416.02-A-12-034-3
        0 引言
        老化沥青的回收与评价为路面再生提供重要的信息和参考,对路面再生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化沥青的回收一般有两种方法:阿布森法和旋转蒸发仪器法
        [1]。阿布森法比旋转蒸发仪器法问世早,但现有的研究表明阿布森法回收沥青溶剂残留多,难以有效回收老化沥青,而旋转蒸发仪器法能够有效降低溶剂的含量,有利于正确评估老化沥青的性能[2]。目前,关于旋转蒸发仪法回收沥青的研究较多,且已经证明了三氯乙烯对沥青的性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3]中所推荐的旋转蒸发仪器回收沥青主要规定了50 ℃和155 ℃两个阶段的试验温度,对试验过程的细节缺乏规定,残留的三氯乙烯对沥青性能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首先通过在原样沥青中加入不同摻量的三氯乙烯,量化三氯乙烯含量对沥青三大指标的影响,然后根据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所采用的旋转蒸发仪器回
收方法对沥青溶液进行回收,探讨现行方法的三氯乙烯残留量。最后,采用本团队所研发的新回收方法,对规范方法进行改进,通过沥青回收后的三氯乙烯残留量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
        1 原材料及试验设计
        1.1 原材料
        本文试验选用市场上常见的70#基质沥青与SBS改性沥青作为试验原材料,
        70#基质沥青厂家为中海,SBS改性沥青为壳牌。基质沥青与改性沥青的技术指标如表1和表2所示。采用的溶剂为工业用三氯乙烯,相关参数如表3所示。为兼顾效率与回收质量,溶解沥青时,沥青与三氯乙烯的比例为1∶4。
        1.2 试验方法
        采用瑞士BUCHI公司生产的步琦R300型旋转蒸发仪器,该仪器主要由冷凝回收系统、加热锅、真空泵、冷凝器四部分构成,具有参数控制稳定、安全便捷、操作简单等优点。本
文的沥青回收方法主要有两个:(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所规定的回收方法;(2)研究团队采用的改进回收方法。根据《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主要分为两个回收阶段:(1)50 ℃±5 ℃油浴下,先以50 r/min的旋转速度稳定旋转蒸馏瓶,然后逐渐加大旋转速度,持续蒸馏直至无溶剂冷凝回收,最后逐渐降低旋转速度至20 r/min,第一阶段结束;(2)在15 min内将油浴温度上升至155 ℃±5 ℃,以20 r/min的旋转速度蒸发溶剂15 min。本研究团队采用的回收方法分为12个阶段,具体参数如表4所示。该方法的原理为梯次增加油浴温度,低温油浴水平和高温油浴水平采用不同的回收参数。在105 ℃及以下温度,油浴温度较低,蒸馏时间较长,可有效避免沥青的老化;同时,在低温下,三氯乙烯的浓度较高,真空度可设置较低水平。在125 ℃及以上温度,油浴温度较高,此时降低每阶段的持续时间,防止沥青老化;经过低温阶段的回收,三氯乙烯的浓度已有较大程度降低,为充分减少沥青中三氯乙烯含量,设置了较低水平的真空度,有利于三氯乙烯蒸汽的蒸发。根据实际测试,相同的沥青溶液,规范所采用的方法与本团队所研发的方法采用时间相近。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2.1 三氯乙烯对沥青性能的影响
        三氯乙烯对沥青性能的影响不可忽视,而且根据现有文献可知,旋转蒸发仪法回收沥青并不能完全蒸发三氯乙烯溶剂,回收沥青残留一定程度的三氯乙烯溶剂。因此,可在热沥青中添加预定掺量的三氯乙烯溶剂,采用高速剪切搅拌器混合均匀,量化三氯乙烯对沥青性能的影响程度,为后文分析不同回收方法有效性提供依据。本节采用的回收方法为团队所研发的改进方法,为能够采用数理统计工具分析试验数据,平行试验次数设置为10。试验结果如表5和表6所示。
        从表5、表6可知,当三氯乙烯掺量>0.5%时,三氯乙烯掺量对沥青三大指标影响显著,但三氯乙烯掺量≤0.5%时,三大指标的差异并不明显。因此,有理由认为三氯乙烯残留量低于0.5%时,改进方法回收沥青性能与原样沥青几乎无差别。为明确这一猜想,采用SPSS数理统计软件中的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进行验证。
        t检验主要用于样本含量较小(例如n
        P 值时,一般以P
        P
        验证结果如表7所示。
        从表7可以看出,当三氯乙烯掺量≤0.50%时,基质沥青和改性沥青的
        P值>0.05,证明0.25%和0.5%三氯乙烯掺量对沥青指标无显著性影响。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可将三氯乙烯溶剂残留量≤0.50%作为回收有效性的评价标准。
        2.2 回收过程沥青老化问题探讨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6](以下简称规范)对道路石油沥青旋转薄膜烘箱加热试验(RTFOT)和薄膜加热试验(TFOT)前后质量变化的要求为
        ≤±0.8%,对聚合物改性沥青的要求为≤±1.0%。规范要求RTFOT和TFOT质量变化与前文三氯乙烯残留量回收有效性标准值0.50%相接近。在实际回收试验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老化现象,热氧老化将会引起沥青质量变化,从而影响三氯乙烯残留量计算的精确性。为探明回收过程热氧老化对沥青质量变化的影响,有必要对其开展研究。按照规范方法与改进方法,不添加三氯乙烯溶剂对原样沥青进行老化试验,试验结果如表8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