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和丁醚脲组合对茶树害虫的防效及安全性评估
冯恒;刘兴泉;冯震;马新颖;金丹娟
【摘 要】为探索一种高效安全的茶园害虫防治措施,本研究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和丁醚脲组合施用于茶园.并与联苯菊酯和苦参碱的混用进行比较.第一次喷药后8d进行第二次喷药,第一次施药后9、16、23 d调查害虫防治效果、茶叶生长状况,药后23 d测定茶叶农药残留量.结果表明,组合施药后16d,对茶小绿叶蝉(Empoasca pirisuga Matumura)的防效为73.10%~88.62%,对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的防效达98.35%~99.25%;药后23 d茶叶样品中农药残留量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组合施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和丁醚脲可以作为茶园中一种有效的害虫防治方法.
【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6(055)004
【总页数】4页(P908-911)
【关键词】茶叶;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丁醚脲
【作 者】冯恒;刘兴泉;冯震;马新颖;金丹娟
【作者单位】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浙江临安311300;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浙江临安311300;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浙江临安311300;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浙江临安311300;浙江省临安市环境监测站,浙江临安3100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S482.3
茶树在种植过程中病虫害发生较多,如茶小绿叶蝉(Empoasca pirisuga Matumura)、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等。在生产中主要使用农药进行防治,而部分茶农过量使用农药不仅造成浪费,也会导致农药残留量较高,甚至严重超标[1,2]。茶叶中残留农药不仅影响茶叶的品质,对饮茶者也是一种潜在危险。欧盟及日本等国家茶叶农药残留标准不断提高,农药残留量超标使得中国茶叶出口严重受挫[3,4],2005年1~9月,中国对欧盟出口茶叶量和出口总额分别为10 175 t和1 829万美元,分别比2004年同期下降39.16%和34.55%[5]。
农药混合施用是防治各类病虫害的重要手段,能兼治作物生长期内两种或两种以上同时发生的病虫害,具有节约成本、防效良好等优点。贾兴娜等[6]研究了6种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混用对香稻稻纵卷叶螟、三化螟、二化螟和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较好,且具有一定的保产作用。徐福寿等[7]对12种防治稻飞虱的常用农药进行组合混施试验,从37个不同用量及混用组合中筛选出一些优良的混用剂。
国内关于茶小绿叶蝉和茶尺蠖的防治有许多报道[8-12]。本研究应用较低剂量的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和丁醚脲进行试验,与联苯菊酯+苦参碱就防治效果和茶叶长势进行比较,并检测干茶叶中农药残留量,为在茶叶用药上探索一种实效、科学的农药组合施用方法提供依据。
1.1 药剂及仪器
药剂主要有25%丁醚脲悬浮剂(山东农业大学,小试样品)、22%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微囊悬浮-悬浮剂(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2.5%联苯菊酯乳油(西安丰化工有限公司)、1.3%苦参碱水剂(河北万特生物化学有限公司)。仪器主要有日本岛津公司GC-2010型气相谱仪、日本岛津公司LC-20A、AOC-20i+s型自动进样器、瑞士BUCHI公司B-490
型旋转蒸发仪、美国Organomation公司N-EVAPTM 111型氮吹仪等。
1.2 田间药效试验
1.2.1 试验地概况 田间药效试验在余杭茶叶试验场进行,经度119°91'E,纬度30°38'N,试验茶叶品种为迎霜。
1.2.2 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A.单喷丁醚脲600 mL/hm2一次;B.第一次喷丁醚脲600 mL/hm2,第二次喷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150 mL/hm2;C.第一次喷丁醚脲900 mL/hm2,第二次喷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300mL/hm2;D.喷联苯菊酯600mL/hm2+苦参碱900 mL/hm2一次;CK.喷清水作为空白对照。每个处理重复3次,共15个小区,小区面积60 m2(20 m×3 m),随机排列。2014年8月13日第一次喷药,间隔8 d后第二次喷药。
1.3 调查方法
1.3.1 虫口调查 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茶小绿叶蝉采取5点取样法调查,每点固定20株茶树,拍打茶树后用直径35 cm茶盘收集活虫。茶尺蠖亦采用5点取样法调查,每点直接调查1 m2虫口基数。第一次施药后9、16、23 d调查虫口数,共调查3次。
虫口减退率=(虫口基数-处理区虫口数)/虫口基数×100%
校正防治效果=(处理区虫口减退率-CK虫口减退率)/(1-CK虫口减退率)×100%
1.3.2 茶叶生长状况调查 第一次施药后9、16、23 d调查茶叶生长状况,每小区固定调查5点,每点采摘20个一芽三叶梢,每小区采摘100个称重作为百芽重。施药后23 d,每个小区随机调查5点,每点取20片叶片,测量其厚度(每10片测一次)、长度和宽度。
1.4 茶叶农残检测方法
施药后9、16、23 d在处理小区采取5点随机取样,每次采摘鲜茶叶200 g左右,采取杀青、捻揉、干燥的工艺制作成干茶叶供农残分析。
1.4.1 高效氯氟氰菊酯残留的检测 茶叶样品提取:准确称取5.0 g粉碎后的茶叶样品置于100 mL高型烧杯,加入20 mL乙腈后超声破碎10 min,过滤后加入5 mL的乙腈淋洗残渣,收集到具塞量筒并加入10 mL饱和氯化钠溶液,上下振荡1 min,静置30 min,吸取10 mL至旋转蒸发瓶中,旋转蒸发至1 mL左右,氮吹吹干,用乙酸乙酯准确定容至5.0 mL。
茶叶样品净化:取5 mL上述定容液于50 mL离心管中,加入0.4 g无水硫酸钠、1 g弗罗里硅土、0.05 g活性炭,混匀并静置30 min,4 0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清液1~2 mL左右,过0.45 μm滤膜,进样。
气相谱条件:谱柱RTX-5毛细管柱(30m× 0.25 mm×0.25 μm),恒流模式,流速1.4 mL/min;进样口:260℃,分流比1∶10,载气N2;程序升温:150℃保存10 min,以10℃/min升至200℃,保持10 min,以30℃/min升至270℃,保持5 min,以20℃/min升至280℃,保持5 min,以20℃/min升至300℃,保持20 min;ECD检测器:300℃,电流1.00 nA。
1.4.2 丁醚脲和噻虫嗪残留分析方法 茶叶样品提取:准确称取3.0 g粉碎后的茶叶样品并置于50 mL离心管内,加入15 mL乙腈,超声破碎10 min后加入1 g氯化钠进行混匀,4 000 r/min离心5 min后取上清液。
茶叶样品净化:吸取5 mL乙腈上清液至加有0.5 g弗罗里硅土的50mL离心管中,摇匀,4000r/min离心5 min,取上清过0.45 μm针孔滤膜,进样。
液相谱条件:谱柱ODS-SP(C18),5 μm,4.6 mm×250 mm;检测波长254 nm;柱温25℃;进样量10 μL;流速1 mL/min。检测丁醚脲的流动相为乙腈-水,乙腈∶水(17∶8)。检测噻虫嗪的流动相为乙腈-水,乙腈浓度为0~10 min,5%;10~20 min,5%~35%;20~25 min,35%~45%。
1.5 统计处理
数据使用SPASS17统计处理,各处理的显著性差异在0.05的水平下比较。
2.1 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
由表1可知,第一次喷丁醚脲,第二次喷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的防效显著高于单喷丁醚脲,与联苯菊酯+苦参碱相比,防效更好。处理B防效在29.85%~79.41%之间,处理C防效在56.26%~86.73%之间,联苯菊酯+苦参碱防效仅在7.52%~33.69%之间。
2.2 对茶尺蠖的防治效果
由表2可知,喷药后16 d,第一次喷丁醚脲,第二次喷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的防效达98%
以上,高于单喷一次丁醚脲,显著高于联苯菊酯+苦参碱。喷药后23 d,组合用药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和丁醚脲对茶尺蠖防效下降趋势比联苯菊酯+苦参碱更为明显;而单用丁醚脲与低剂量组合施药对茶尺蠖的防效并无显著差异,说明添加低剂量的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并不能显著提高防治茶尺蠖的持效性。
2.3 施药后茶树生长的变化
buchi
2.3.1 叶片长度、宽度和厚度的变化 由表3可知,喷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和丁醚脲后23 d,茶叶的长度、宽度显著高于联苯菊酯+苦参碱和空白对照,可见两次用药对茶叶叶片促长作用更加明显,而喷联苯菊酯+苦参碱后茶叶各个方面与空白对照无明显差异。
2.3.2 百芽重的变化 由表4可知,喷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和丁醚脲后23 d,百芽重显著高于联苯菊酯+苦参碱,两次用药百芽重平均增重28.27%~41.08%,而联苯菊酯+苦参碱的百芽重施药前后无明显变化,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
2.4 农药残留检测结果
图1为未喷施高效氯氟氰菊酯的茶叶样品谱图,图2为喷施高效氯氟氰菊酯的茶叶样品谱
图。由图2、表5可知,施药后23 d干茶叶中高效氯氟氰菊酯含量在1.16~1.99 mg/kg之间,而噻虫嗪和丁醚脲在所有干茶样品中均未检出。根据MRL标准,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丁醚脲三种农药残留均符合GB 2763-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以及日本茶叶中最大农药残留的标准《日本卫生法》。
研究结果表明,喷施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和丁醚脲对茶小绿叶蝉具有良好的速效性及持效性,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用药浓度可提高防效;与单用丁醚脲相比,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提升了对茶小绿叶蝉的持效性及对茶尺蠖的速效性。章守富[13]单用22%噻虫嗪·高氯氟微囊悬浮剂在7 d内防治茶小绿叶蝉的防效较好;吴永峰[14]单次施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0 d内对茶尺蠖的防治效果为54.5%~90.9%。本试验高剂量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以及丁醚脲23 d后仍有一定防效,可以看出优势明显,可同时兼治茶小绿叶蝉和茶尺蠖两种害虫。
茶树在害虫得到控制后长势更加旺盛,喷高剂量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以及丁醚脲23 d后百芽重比空白对照增加28.27%~41.08%,同时喷药后干茶样品农药残留量达到国家以及日本相关茶叶农药最大残留允许量标准,用药安全性得到肯定。综上所述,本研究为在茶树上科学、安全地喷药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相关文献】
[1]KUMAR B A,BORTHAKUR M,KALITA N J,et al. Pesticide residues in tea and their intake assessment using brew factor[J].茶叶科学,2011,31(5):419-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