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总结
【通假字】:
1)所以动心忍性(忍,通,坚韧)
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辅佐)
3)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加)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通,梗塞,不顺)
【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必先苦其心志(苦:使......痛苦)  劳其筋骨(劳:使......劳累)   
饿其体肤(饿:使……受到饥饿之苦;)
    空乏其身(空乏:使……经受贫困之苦)      动心忍性(动:使……惊动; 忍:使……坚强)
2)动词用作名词(名词作状语):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在国内)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在国外) 
3)名词用作动词: 人恒过(过:犯错误)
【一词多义】:
1)发:舜发于畎亩之中(起,被任用;)
征于发于声而后喻(发,发出) 
2)于:舜发于畎亩之中(于: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于:给)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于:由于、因为)
3)拂:行拂乱其所为(,违背) 
入则无法家拂士(,同,辅佐)
【其他重点词语解释】:
:起,被任用;          畎亩:田间,田地;        举:任用,指被选拨;
/天将:所以;将要;    降大任/于是人也:下达; 使命,责任;给;这样;   
行拂乱其所为:使他做事不顺拂:违背; 乱:扰乱;
所以动心忍性:所以:通过这些来; 曾益其所不能:增加;  人恒过:常常;
而后作:作:奋起,指有所作为;征于:憔悴枯槁表现在脸上;征:表现;            发于声: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 而后喻:喻:了解; 
入则无法家拂士: 坚持法度的大臣;辅佐君王的贤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 敌:敌对
生于忧患:生:生存;死于安乐:死:衰亡;
【课文内容理解知识点总结】
中心:本文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主要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段落大意: 第一段:通过列举事实论述了人成才要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炼的观点(举例论证) 第二段: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经受磨练的好处,最终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对比论证、道理论证)
主要问题:
1、文中第一段所举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答: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练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2、本文使用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作为开头有什么作用
答:引出后文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论断充当事实论据具体有力的论证了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道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六句构成排比,增强文章语言的气势,使论证充分有力。 
3、孟子说理散文的善用排比、句式长短错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你以下面的画线句子为例加以具体分析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答:这段文字以必先二字领起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构成一组排比,读起来一句紧似一句,非常有气势;而且这组句子句式较整齐,以短句为主,和前后较长的句子搭配起来,使全段句式富于变化,读来节奏感很强
4、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后感”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
答:我认为顺境也可以出人才,因为顺境能够为成才提供有力的物质条件和优越的教育环境比如:近几年我国不断的进行希望工程,就是为了改善边远贫困地区的教育环境,使更多的孩子成才其实成才的关键并不是环境,顺境和逆境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在顺境中不安于享乐、,能够胸怀大志,不断进取野一定会有所作为
5、请用简洁的语言列举两个中国古代和现代经历磨练终于成就不平凡事业的人物事例
答: 古代:苏轼多次被贬,晚年流放,却仍写出了《赤壁怀古》这样脍炙人口的文章;
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 越王勾践,经受奴仆之苦,而卧薪尝胆,战胜吴国,成就大业; 现代:张海迪,全身2/3以上瘫痪,却意志坚定,写出了《轮椅上的梦》。
6、请再举出一个成功背后付出无数艰辛的例子或名言?
事例: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十七岁失去母亲,三十二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可贝多芬不消沉、不气馁,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家 
名言: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艰难困苦,玉汝玉成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忧劳兴国,逸豫亡身
7、摘出本文的名句,谈谈体会   
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诉我们,只有经历磨难、挫折,在逆境中不断自强不息,才会实现自己的目标,走向成功
8、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哪些说法?
(1)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9、材料(略)请结合本文谈一谈:多难为何可以兴邦?
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受一些考验但我们遭受灾难之日,也是国家民族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磨砺之时挫折可以使我们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灾难会是我们民族的斗志受到激发,凝聚力大大增强,那种战无不胜的民族精神和力量也会在这特定的历史时刻突现出来,这样就能使我们的国家战胜任何困难,更好的走向兴旺繁荣。
10、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总会遇到一些挫折、坎坷,我们应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
答:我们在挫折面前要乐观坚强面对,寻希望,把它看作是对自己的考验,要敢于挑战,应以阳光总在风雨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等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
11、有人认为现在生活优越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失去了现实意义请举例谈谈你的看法。 (从居安思危、忧患意识角度谈即可)
12、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体会(不超过20个字)
如:磨难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要有危机意识,不要贪图安乐(言之成理即可)
13逆境能成才的历史人物:周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也 
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子、吕不韦、韩非子这些人,当然还有司马迁本人,他们面对逆境所表现出来的不屈精神依旧是我们今天的宝贵财富
【理解默写】
20.第一段承上启下的句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其中是人指上述六人和与此相似的其他人
21.第一段讲客观条件对造就人才的作用,阐述的道理是:成就大业,必须先经受苦难磨练。其中阐述在思想上磨练的句子是:苦其心志。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在生活上经受磨练的句子: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其结果才能(受磨练的益处):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2.第二段讲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即:困境能激发人的斗志
其中写人心理状态的变化的是: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的是:征于,发于声,而后喻
第二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从正面讲磨练激发人斗志(个人角度)的句子是: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发于声,而后喻。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国家角度)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对治理国家提出的论断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认为国家要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
《曹刿论战》知识梳理
   
1、【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编年体史书《左传》,是儒家经典之一。旧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撰。
2、【重点词语】
齐师伐我(讨伐,攻打)  肉食者谋之(有权位的贵族)
又何间焉(参与)        肉食者鄙(鄙陋,眼光短浅)
何以战(用、凭)        衣食所安(养)
弗敢专也(独自占有)    小惠未徧(同“遍”,遍及,普遍)
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弗敢加也(虚夸,以少报多)
必以信(信实)          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
神弗福也(赐福,保佑)  小大之狱(案件)
忠之属也(尽心竭力)      公将鼓之(击鼓进军)
齐师败绩(大败)        公将驰之(驱车追赶)
遂逐齐师(就追赶)      既克(已经战胜)
彼竭我盈(士气正旺盛)  望其旗靡(倒下)
3、【理解默写】
曹刿请见的原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表现鲁庄公政治上鄙陋的语言: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表现鲁庄公始有所悟的句子: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齐人三鼓进军的原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4、【通关试题】
1)乡人和曹刿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答:将乡人和曹刿作对比,衬托出曹刿的爱国热情。
2)乡人阻止曹刿请见并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这反映鲁国怎样的社会现状?答:民不愿意参与国事,统治者不得民心的社会现状。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为全文纲领,“鄙”为下文写庄公作铺垫;“远谋”是全篇的文眼,是曹刿请见的原因。
4)曹刿认为鲁国具备了怎样的条件能同齐国开战?
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曹刿和鲁庄公的形象特点是什么?
曹刿:有爱国热情,有政治远见;有指挥才能;敢于进谏。
鲁庄公:政治上没有远见,军事上无能,作战中急躁,目光短浅。
6)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
答: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7)曹刿认为战争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是什么?答:政治上取信于民 
8)选文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何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爱国热情 和深谋远虑。     
9)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作战中,曹刿两次抓住战机,出奇制胜,第一次是在彼竭我盈之时,第二次是在视其辙乱,望其旗靡之时(用原文填空)
10)从曹刿的论述来看,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答: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