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学生谈话说理的艺术
二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觉得班主任工作也是一门艺术。在班主任的教育过程中,形象可感的语言,人格风范的感化,教育情境的熏染,师生间心灵的交流、撞击和融合,“弹钢琴”般的巧妙点拨,“灵机一动”的创造性发挥等,无不显示着艺术的特性。
班主任主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谈话方式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从而启发学生觉悟,提高学生认识,指导学生行为。谈话说理是班主任工作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教育方法,因此,讲究技巧,提高谈话的质量尤为重要。
一、开启说话通道
有些班主任学生谈话,往往是唱“独脚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听”的地位,尽管班主任不断提醒学生讲话,但学生始终一言不发,最多只是“嗯”“啊”地应付,缺乏师生间的交流。这样的谈话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
谈话刚开始时,气氛容易沉闷。因为学生可能还缺乏必需的心理准备。往往不知道班主任为什么样要他谈话,准备谈什么内容,会不会对自己批评,顾虑很多。这时,作为班主任就要高
潮解除学生的心理顾虑,以和蔼可亲的态度,细腻丰富的感情,亲切友好的语气,恰到好处的分寸,来形成良好的谈话情境。谈话进要采用比如“老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老师很愿意听听你的意见”。“听了你的意见对老师一定有帮助之类和善的话来诱发,鼓励学生说话的欲望或先与学生寒喧一番;或先表扬学生近来的进步。切忌一见面就给学生会来一个‘下马威’”,把学生说话的“闸门”关得死死的。
在谈话过程中,我还特别留心学生的情绪变化,如果发现学生欲说不止,不妨把话停下来,给机会让学生先讲,学生说话的时候,不要轻易插嘴,更不要简单制止,要耐心地让学生发表意见。不要急躁地催促其开口,应设法打消学生的思想顾虑,并允许学生稍作思考,给他思考的时间。在学生讲话时,班主任要予以及时适当的反馈,采用诸如表情姿态,感叹词,稍作评论等来表达自己对学生谈话的热情和兴趣。有时,班主任微微地一笑,赞同地点一个头,一个充满热情的“对”字,都是学生的有力鼓励。学生有了说话的欲望,谈话工作就成功一半。
二、达理还须通情讲话的艺术
有一次,在课堂上,有两个学生为一件小事争执、打架,被任课老师“训”有几十分钟,双方
拒不认错,还是互相指责,“仇气”难消。我知道后,把他们请到自己的宿舍,打水给他们洗脸,拿药棉给他们擦鼻血,针给他们钉撕掉的纽扣,边钉边和蔼地询问事情经过,委婉而深情地责备说:“同学好比亲兄弟,有什么事不好商量,偏要打架?真让人心疼。以后毕业分手了,想见面还不容易呢。”说得两个学生低头不语。接着我又因势利导地讲了消防战士用生命保护国家和人民众财产的动人故事,感动得两个学生争着认错。其中一个学生主动承认这次打架是为了报复对方向班主任告他“状”的真实原因,当即向对方赔礼道歉,两人重归于好。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班主任和学生谈话,冰冷的态度,空洞的说教,严厉的批评,都会关闭学生的心灵,甚至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要“达理”必先“通情”。班主任只有像对待自己的孩子,朋友那样,怀有真诚的爱心、理解、尊重、信任和爱护学生,才能使学生亲近,信任班主任,和盘托出心底的秘密,心悦诚服地接受班主任的批评和指点。
三、重在因人而异
与学生谈话,关键是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班主任要全面把握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
对学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谈话方式,一般适宜于期望、激发、鼓励学生好学上进,也适用于性格内向、感情细腻脆弱,心理承受力差的学生,特别是女生,对学生指导,循循善诱的谈话方式,一般适用于染有坏习惯,自学性,自控力较差的学生。特别对一些后进生,顽皮的学生,班主任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用爱的潺潺溪流滋润学生的心田,相信“变好”这一天一定地来到;用爱心、诚心,情感去唤醒学生,采用温暖的谈话方式,一般适用于虽经努力仍较差的学生,有缺陷的学生,受了委屈的学生及挨处分有悔改表现的学生。用一片爱心去温暖学生冷却的心,点燃其中的希望之火,有效地防止他们发生“破罐子破摔”的现象;对偶犯或初犯错误,但自学性较高又要面子的学生,就要选择适当时机,运用教育机智寥寥点拨,微微提醒的谈话方式,往往能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有些胆大老练、屡教不改,“小错不断,大错不犯”的学生,班主任要措词严厉,态度严肃、言之有据,指出问题的严重性,敲响警钟,施以必要的压力,促其猛然醒悟,改错图新,同时,也要让学生感到班主任的爱心,感到改正有望,不要让学生产生被逼进“死胡同”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