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会说话
一个人说话时必须同时会听话,这两者结合起来才叫会说话。
    会说话要具备耐心的态度和没有偏颇的思想。说话是为了交流,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别人问多少事,或表达思想时我们都要有耐心,不要认为对方幼稚或无知。别人用简单的方式问,我用简单方式答;别人用复杂方式问,我用复杂方式答。
    说话是为了表达我们内心的思想,而不是出别人的缺点,所以说话时不要总是挑出别人的毛病——这就好象去捅别人的眼睛——不会有好结果的。
    讲话的艺术有时候你并不需要讲很多道理,只需要耐心地听,给予理解就可以了。
    说话太多会导致我们的话没有分量。说话太多会使我们把一些主意和想法在不必要的场合或关键的地方随便就说出来了,这常常使说话变成一种炫耀。所以要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
    说谎会使我们的话大打折扣。或许第一次说谎是迫不得已,但你没有警觉,结果就养成了坏习惯。旁观者清,人家就会认为你的话甚至你这个人不靠谱。
    有时候我们出于好意,想给别人出一些好的建议,但说话要看时机,要用对方接受得了的方式。
    对于流言,我们要像一个法官那样不要绝对化,要知道对方从他的角度看这个人或事,就会那么看、那么想。我们象法官一样去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客观的进行评论。
    即使你知道事情的真相,也不要急于去辩解。假如你说出真相,对方不接受,你的解释并不能改变对方的看法,还可能形成新的隔阂和误会。要知道人和人本来就是不同的,有的人天生容易误会别人。
    争论只有在两个人的心态都够好时才能使双方都获得启发,如果争论变成为了保全面子而僵持、互不相让,便没有什
么意义了
什么叫会说话
  说话,谁不会呀?刚拟了这个题目,心里一阵犯怵,这不是自己招人骂吗?那个人只要不
傻不呆不痴不癫,谁不会说话呀?可是,在一连串的接触当中,发现有许许多多的人都不会说话,这其中不但包括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也包括一些公众人物甚至一些党政要人不会说话者比比皆是。要么不说话,一说话,就呛人呛人的。君不见,有许许多多的意见都是由于不会说话造成的。刚爆发了黄建翔痛批易建连的事情也不是由于后者不会说话吗?
    什么叫会说话?会说话包括很多很多的内容,如大方得体,简明干练等等。但是其中有一个精髓就是符合时宜。说穿了,就是中庸之道,玩玩不可逞一时口舌之快,而不顾一切。此所谓良言一句寒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还是举几个例子吧,自己的思路也已经乱了,不知该说什么了。
    例如一甲同事对乙同事说:请你注意帮我收一下东西?这个注意这个词就是刺激性的话语,一般不能用。只有在地位不平等的情况下,例如上司或者领导对于下属才能这样说。一般聪明的领导对下属也不这样讲话。假如改成这样是不是好一点,是不是更容易让人接受一点:麻烦你帮我收一下东西,好吧?这样的效果好多了。这是一个平常人的例子。
    拿易建连说事,易建连当时答记者问的时候,是回答为什么不签约熊鹿的主要原因,明眼
人一眼就看出来,这是钱的原因。但是,易建连采取的回答方式是说:我走到那里都会好好打球,因为我背后有十三亿的中国人,背上写的是中国两个字。这句话被黄抓住了,痛批了一顿。其实,这句话不是不能说,而是说得不够好,说得不够艺术。先不说这个人是不是真的具有这么高尚的思想的境界,但是这句话给人怪怪的感觉。尤其是NBA,那是美国职业篮球联赛,是张扬个性的舞台,而且是易建连失信于前,拿偌大的中国说事,还带了这么高的帽子,无论如何是不容易被人接受的。其实,假如换一种口气说话,效果似乎好点:篮球是我的最爱,当然我在那里都会好好打球的。作为一个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我考虑问题的立足点当然是十三亿的中国人。为十三亿中国人打球,为世界球迷打球,这是我的梦想,我期待着实现这样的梦想。其实,表达的是一个意思,但是,给人的感觉是好多了,也变得容易接受了。
    举一个外交部秦刚兄发言一例吧,上次秦刚回答美国记者关于立共产主义纪念碑一事,慷慨激昂一通,看完,觉得心里特别不舒服,给人一种狡辩的感觉。外交词令不是不能用,但是用多了用滥了,就给人飘的感觉。我回去想了想,为秦刚兄拟了这样的一段外交辞令,看完,感觉好多了: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形态,是人类发展的最高阶段,我们共产党人将一如既往的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不断努力的向共产主义目标奋进,这是任何势力将无
法阻挡的。共产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没有先例可循,我们共产党人以大无畏的勇气,摸着石头过河,创造了丰硕的成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遗憾的是也出现了一些失误,这些失误我们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勇于承担了这些责任,在党史,党纲以及相关的媒体都有了如实客观的品论。但是,我不愿意看到的是,有些人借着某些事情,乘机妖魔化中国,夸大事实,蛊惑人心,有的人甚至宣扬我们共产党人是青面獠牙,三头六臂。
这个所谓的为受害者立碑一说,就是典型的事例。从本质而言,这是彻头彻尾的干涉中国内政,这是典型的冷战僵化思维的表现,为我们和谐中国的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我衷性的期望相关的决策者能够顺应历史潮流,抛弃过时思维,让世界多一点温情,让世界多一点和谐。看完,感觉好多了。
    再举一个例子吧,当年我们的外交部李外长和记者提到陈水扁的时候,发了一句愣,陈水扁是谁呀,我不认识他,他有什么资格和我说话呀。当时,媒体叫好一片。其实,这是典型的不会说话的例子。陈水扁再不是东西,那是台湾人一票一票选出来的,既然是选出来的,就有资格代表几千万的台湾人,换个角度,假如从台湾人的立场看,心里会有什么滋味呢。其实,完全可以采用一种更好的说法,这一点我们的温总做的比较好,几乎是同样的问题,
人家是这样回答的:选举是台湾人民内部的事务,我不便于品论。但是,有一点是鉴定不移的,那就是无论谁当政,祖国统一那是坚定不移的。然后给出的理由,就是结合台湾的历史述说一通,然后对台独分子敲打敲打。这样的话就比较漂亮,也比较容易接受。比李外长呛人的话效果好多了。
    还哟好像教育部有个什么发言人,也是说话不过脑子,具体我想不起来了。好像有一次是批评媒体过多的报道了上不起学的负面东西,出来大放一顿,被人批的昏头昏脑。其实,他完全可以既表扬自己又批评媒体,我想了想,是不是当时这样说会更好一点:众所周知,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又是一个经济水平相对较弱的国家,同时再加上历史的原因。在如此的国情下,国民的教育问题的解决必然是任重而道远,在这方面,媒体做了很多的报道,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关注。但是,我们教育部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做了很多的工作。然后例举一些助学或者奖学的事例。然后话题一转,采取这样的方式来批评媒体。遗憾的是,我们的媒体朋友对这方面的报道很少,过多的负面事例使许多的比较封闭的地区认为没有钱不能踏进大学校门,过多的充斥这些负面的东西,甚至有的媒体报道没有钱饿死人或者家人被逼死等等的事例。其实,我们还哟很多的渠道来帮助他们,他们在还没有明白这些帮助渠道之前自己就丧失了进取的勇气,自己就放弃了求学的机会。他们是由于无知由于闭塞,没有完完全全
了解国家的政策,没有完完全全搞懂相关的规定,自己就放弃了甚至有的人还采取了比较极端的措施。在这方面,媒体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没有做好正面引导的作用,甚至还起了推波助滥的作用。我还是衷性的期望媒体朋友,把正面的报道多放在你们的头版上,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这样就好多了,准这样的一个突破口,全国人听了,就会比较容易接受的。其实,答记者问,一些难回答的东西,要一个突破口,不到的情况下,就的用模糊的外交辞令了。
    其实,说话的内在体现就是一个为人修养的体现,假如一个不懂尊重他人的人,掌握再多的技巧也是白搭。只有学会了换位思考,学会了尊重他人,学会了考虑别人的感受,就会说话了。己所不欲,勿施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