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  呐喊
呐喊 自序
《呐喊》是鲁迅1918—1922年的短篇小说集,共收集短篇小说14篇。《呐喊》体现了作者彻底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此文写于1922年12月。作者在序言中回顾自己从19世纪末至“五四”时期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及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说明了写作《呐喊》的缘由和自己的创作态度,表现了鲁迅不断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
1.如何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说的“我在年轻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这里的“梦”指的是什么?
“梦”是理解全文的主要线索,也是“文眼”之所在,通篇叙事线索可列为“好梦”——“寂寞”——“呐喊”。应着重弄清它们的含义。“梦”是指作者年轻时候的生活追求和理想。由于这些美好的希望、理想都未能实现,所以后来回忆起来,就如同梦幻一段。
2.年轻时的鲁迅曾做过哪些梦?
学洋务改变命运
攻医学救国救已
治文艺改变精神
这些梦都基于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热忱和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反抗。这就是鲁迅思想发展的基本点。虽然这些梦幻都未能实现,但作者深沉的思索,勇于追求真理的爱国精神却始终贯串于他整个生活经历之中,成为他后来呐喊战斗的强大力量。
3.揣摩鲁迅的“寂寞”
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 这是怎样的悲哀啊,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这寂寞又一天一天长大的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 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驱除的,因为这与我太痛苦。 后来也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为我所不愿追怀。 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传染给也如我那年轻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啊,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由此可见,先生的寂寞正是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毫无反应的悲哀。
《〈呐喊〉自序》鉴赏(李师东)
《〈呐喊〉自序》是鲁迅作品中一篇十分重要的作品。我们要理解鲁迅忧愤深广的思想和简括鲜明的艺术风格,都应该从这篇序文入手。
这篇序文,勾勒出了作者前期思想的发展脉络,同时对游荡在当时背景中的自我灵魂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因之,在艺术表现上,作者突出了在表达自我感受过程中素朴、简括而又丰富、深厚的艺术个性。
述说过去的事情,容易失之流散。而在这篇序文里,自己的故事、遭遇,被作者紧紧抓住。“医病”这一问题,成了作者用于表述过去的一个基本线索。首先是为父亲买药医病,结果,“我的父亲终于日重一日的亡故了”。接着是上日本的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决心“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但作者看到的“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的一中国看客。作者从这看客的身上,看到的不再是身体的疾病,而是精神上的病症。作者由关注身体的病痛到关注精神的病痛,展示了作者思想发展的进程。同时,从艺术表现上,作者思想的这种转化,又仅仅是通过对并不曾为他人所注重的几则小事的表述来实现的,这显示出作者准确、精到的把握能力。
鲁迅显然意识到,要救治精神上的病痛,是多么的不易。他所走入的必将是一条寂寞孤单的路途。在序文里,作者不回避自己曾有的犹疑和孤寂,体现出了坦荡率直的艺术品格。而作
为一篇序文,作品又恰当地提示了他所以要作小说的缘由:“铁屋子”作为作者对传统中国社会的象征,它既显现了鲁迅深居其中的寂寞孤苦,同时也昭示了作者要领着国人从精神上走出它的决心。于是,“呐喊”就成为作者从深寂孤苦中所喷射出的一腔激情孤愤。
通看这篇序文,我们体会到,作者的用笔素朴、简括,不事铺排。这种笔触,与他深沉冷峻的思想桴鼓相应;同时作者的素朴、简括,并不意味着作者思路的单调、狭促。我们还看到,作者在描述生活琐事的同时,总是把他的笔触,抵向我们的心灵和精神。至今,这篇序文仍以它简括深思的艺术个性和触目惊心的思想,给人们以强大的感召力。
狂人日记
第一、主题的警世骇俗,即 “礼教吃人”——鲁迅小说的总主题。
首先是何谓“人”的问题?其次才是为何“礼教吃人”的问题。
何谓“人”呢?鲁迅早期的人学:第一“人”与“物”区别——人道主义;按:实际上就是康德在《道德理性批判》中所谓的“感官”与“理性”的统一。第二、“灵”与“肉”的区别。按:灵魂即是人的理性,即人区别于“物”或“兽”之处。
“《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许寿裳就谈到过鲁迅“利用了医学的知识写《狂人日记》,而归结善恶是非的判断”,“借了精神迫害狂者来猛烈地抨击过去传统和礼教的弊害”。
《狂人日记》以“狂人”的病情和意识流动为具体内容,从三个层面上展开对于封建道德“吃人”本质的揭示:首先,从外部环境上,揭示“吃人”的普遍性(赵贵翁奇怪的眼、小孩子铁青的脸、路人的交头接耳及张开的嘴、女人“咬你几口”的话、联想中佃户讲过的人吃人的故事);第二,从家庭内部着眼,透视封建礼教所依存的基础——家族制度,这是小说的侧重点(对大哥平常的“吃人”言行以虚为实的描写);第三,从对自己也在无意中吃过人的怀疑入手,剖析整个封建礼教氛围对所有社会成员无形的同化、个人也便成了旧道德的罪恶的载体和导体。可以说,最后这一层面的思考和剖露是最深刻、最犀利的,它也成为后来鲁迅创作思想中悲凉、孤独、绝望,“彷徨于无地”的生命感受的萌芽。
《狂人日记》对封建礼教和封建文化“吃人”本质的揭示,实际上构成了领挈其后所有作品基本主题意向的总纲,成为其余各篇小说的总主题。鲁迅以启蒙者的姿态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予以全方位的观照,对构成现实社会关系的各类人物的灵魂进行了生动准确的刻画。
评析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杰出之处,不在于作者着力塑造了一个高大的英雄人物,而在于作者居然能把一个疯子对现实世界的幻觉成功地转化成对现实和历史的控告。《狂人日记》独特的艺术构思在在于:作者舍弃对主人公个人命运的关怀,倾全力于刻画其疯狂心理,充分利用疯狂语言的跳跃性、神秘性、刺激性、多义性,以一系列的疯狂思维来表现连绵不断的理性思考,从而将一个疯子对现实世界的幻觉成功地转化为对现实和历史的控告,并对人们在罪恶传统中所受的污染与应负的罪责作了深沉的解剖。
孔乙己
写作背景和写作用意。
  《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最初发表于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后收入小说集《呐喊》。这是鲁迅创作的第二篇白话小说,也是他继《狂人日记》之后的又一篇反封建主义的小说。 《孔乙己》写于五四运动前夜。当时,陈独秀、李大钊正以《新青年》为阵地,领导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向封建主义、孔孟之道进行猛烈的抨击。   
本文最初发表时,篇末有作者的《附记》,其中说:“这一篇很拙的小说,还是去年冬天做成的。那时的意思,单在描写社会上的或一种生活,请读者看看,并没有别的深意。……”
  文章结构
小说着力刻画了孔乙己这一主人公形象。结构分为序幕、主体和尾声三部分。序幕围绕着咸亨酒店,介绍了掌柜和酒店的顾客等,揭示了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主体部分正面写孔乙己四次遭人嘲笑的尴尬和无奈,侧面写他被毒打致残的悲惨遭遇。尾声部分暗示了孔乙己的悲惨结局。三个部分井然有序,细腻生动的描写种凸现出作者地批判锋芒。
 结构图示
 
四种人物及其关系探究
(一)“穿长衫的”(官僚士绅阶层)
(二)“短衣帮”(劳动人民阶层)
(三)“酒店掌柜和伙计”(商人阶层及其雇佣劳动者)
(四)“孔乙己”(底层知识分子阶层)
(一)孔乙己与“穿长衫的”
孔乙己与“穿长衫的”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穿长衫的”聘请孔乙己抄书,孔乙己好喝懒做,经常误事;其二,孔乙己偷取丁举人家的财物,被当场抓住,打断了腿。孔乙己和“穿长衫的”都是读书人,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有功名,一个是取得了功名,一个是没有进学。于是,取得功名的就成了官僚士绅,作威作福,甚至残害其他读书人;没有取得功名的就沉沦底层,潦倒终生,饱受艰辛。
(二)孔乙己与“短衣帮”
孔乙己是不屑于和“短衣帮”为伍的,他是“站着喝酒的唯一的人”,他是一个例外,一个没钱的
人中的异类。但是,他又是温和的,他说些之乎者也掩盖别人对他的嘲笑,他还分些茴香豆给孩子们。孔乙己是“短衣帮”的开心果,是众人的笑料。
( 三)孔乙己与“酒店掌柜和伙计”
孔乙己是品行很好的,一个月之内就会还清欠账。孔乙己试图教小伙计写字,虽然备受怀疑,他却没有生气,只是无奈地显出了很惋惜的样子。但是,酒店掌柜记着的是孔乙己欠的十九文钱,几次三番地唠叨“孔乙己还欠着十九文钱呢”,在他眼里,钱比人命重要。酒店伙计也不买孔乙己的账,甚至鄙视他,“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吗? 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其实,孔乙己又何曾看得起酒店掌柜呢! 他有钱的时候,便“排出九文大钱”,那种傲慢,是读书人特有的。
背景简介  
这篇小说写于1919.4.25,“五四”运动爆发前夕,小说以1907年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秋瑾被害事件为背景,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社会现实。1907年,光复会的成员徐锡麟刺杀
安徽巡抚恩铭,事败被捕,恩铭的亲兵残酷地挖出徐的心肝炒食。不久,光复会的另一成员秋瑾被捕于绍兴城的“古轩亭口”。 “我们中国本不是发生新主义的地方,也没有容纳新主义的处所。”“新主义宣传者是放火么,也须别人有精神的燃料,才会着火;是弹琴人么,别人的身上必须有弦索,才会出声,是发声器么,别人必须是发声器,才会共鸣。中国人都有些很不像样,所以不会相干。”(鲁迅《随感录·五十九“圣武”》)
鲁迅写《药》的目的正是为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通过人血馒头的故事,一方面歌颂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战士夏瑜的坚强不屈与帝国主义封建势力斗争到底的革命精神;另一方面揭示了长期以来封建统治所造成的众麻木和无知。同时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和不依靠众的缺点。
短篇小说《药》以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为历史背景,通过人血馒头的故事,一方面歌颂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战士夏瑜的坚强不屈与帝国主义封建势力斗争到底的革命精神;另一方面揭示了长期以来封建统治所造成的众麻木和无知,同时总结了辛亥革命的教训,指出革命必须深入开展思想启蒙运动。
《药》主题的深刻性正是从革命者与封建统治者与无知众之间的矛盾中揭示出来的。作品
从结构上一条明线:以出场人物华老栓一家、夏四奶奶、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及反动统治着的爪牙康大叔等等。通过“买药”,“吃药”,“议药”的故事发展脉络。作品以华老栓作为“一把尺子”,衡量出封建社会对人民毒害的程度,体现出他们的麻木与不觉悟;另通过华老栓看出辛亥革命脱离众的程度,最终衡量出改造国民性的必要性;以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二十多岁的人的不自觉地维护反动统治着的利益,揭示出他们对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康大叔随声附和,对革命的无知而又反感
>鲁迅作品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