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
【说明】
本门课的学习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的民间文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具备分析研究各种体裁的民间文学作品的能力,学会搜集整理民间文学,民俗资料的方法技巧,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了解中国各民族民间文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中国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建设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服务。【本文】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
本章的目的在于从基本理论上说明什么是民间文学,民间文学的范围包括哪些内容(体裁)。同时掌握民间文学的诸种特征,了解其社会功能.为以后的全面学习打下基础.
内容要点:
一、民间文学研究的国际性
二、民间文学广阔的研究领域
三、从影视人类学看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手段:讲授、讨论、思考
授课时数:2
作业与思考民间文学的国际性及其研究价值
第二章民间文学的学科属性与基本特征
教学目的:通过了解民间文学学科属性的独特性,掌握民间文学的基
本特征,这样对民间文学在文学艺术中的价值和意义都能够有深刻地认识。
内容要点:
一、民间文学的概念
二、民间文学的范围
首先,应弄清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界限。民间文学与民俗学是各自独立的人文学科,但两者又互相依存、交融,有密切的联系。
其次,应划清民间文学和非民间文学的界限。不能将民间通俗文学和所有的众创作都看成是民间文学,同时,对作家取材于民间文学的创作成果,应作具体分析。
民间文学作品体裁的范围,大致可分三大类:
散文类作品,包括神话、传说、故事等;
韵文类作品,包括史诗、叙事诗,民歌、谚语、谜语等;
散韵相间类作品,主要是民间说唱和民间戏剧。
鲁迅作品简介
三、民间文学的特征
1、集体性
民间文学集体性是指民间文学作品是由集体创作、集体流传,为集体服务,并为集体所共有。
2、口头性
口头性是民间文学创作和流传的本质特征,它在民间文学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3、变异性
变异性也叫“变易性”,或“变动性”。它是由口头性、集体性派生出来的,它的内涵是指口头文学在流传过程中,允许传播者对原作加以变动,继续参与创作加工.因此这种口头创作处在不断变化状态中。
4、传承性
传承性亦称“传统性”、“继承性”。它是指民间文学在变异过程中还保持着一系列相对的稳定的因素。
民间文学的传承性主要表现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传承的途径有家庭继承、宗教继承和艺人继承等等。
5、立体性
民间文学的立体性是指民间文学的存在形式是立体的,并且在立体的环境中活动着。
民间文学在实际生活中有多种社会功能和实用价值。在表现方式上又带有综合性。民间文学本身是多面的、立体的,它流传在立体环境中,并且往往随着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四、民间文学的学科属性
1、民间文学是一种文艺现象
2、民间文学又是一种广大民众传承的生活文化
3、民间文学与相近学科的关系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
教学手段:讲授、举例、思考
授课时数:4
作业与思考?谈谈自己家乡民间文学的分布
第三章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教学目的:
本章是民间文学涉及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通过教学,使学员了解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的相互影响。
内容要点:
一、确立历史唯物主义人民观
二、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三、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
1、民间文学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思想内容
2、民间文学为作家文学提供了典型形象
3、民间文学在艺术、语言上对作家文学的影响
首先各种文学体裁都来自民间。
其次民歌的艺术手法和民间文学的风格对作家也有影响。
再次民间文学的语言常常被作家采用。
四、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影响
1、作家对民间文学的保存、掘炼和再创作
2、文人、作家对民间文学的损害和歪曲
综观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诸关系方面的特点,我们大体可以概括以下三点规律性的看法:
第一,每个民族文学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本民族社会发展情况和口头文学是否丰富多样,以及邻近民族、国家文化的影响。
第二,人民是作家的母亲.一切历史上的天才作家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饱吸了人民文艺丰美的乳汁,保持了他们和人民的血肉关系。如果忽视或割断这种联系,他们的艺术生命就会枯竭。
第三,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互相影响、吸取、促进、提高,达到新的艺术高峰。
教学方法:讲授与分析
教学手段:举例,对比分析
授课时数:2课时
作业与思考:以鲁迅作品为例分析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第四章中国民间文艺史略
教学目的:这一章主要是阐述中国古代民间文学发展历程,以及二十世纪中国民间文艺学的发展概况。追溯了从先秦到两汉,至魏晋南北朝,以及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民间文学的发展,介绍了“五四”前后的民谣学运动,三十年代的民俗学运动,四十年代解放区的民间文艺活动,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走向繁荣的民间文艺学。
内容要点:
1、中国古代民间文艺学
2、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
3、中国当代民间文艺学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手段:预习、讲授、讨论、思考
授课时数:2课时
作业与思考:谈谈民间文学在不同的社会阶段中的发展状况
第五章神话
教学目的:
掌握神话产生时代所赋予它的全部特点,认识神话在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古代著名神话。
人们从各个角度给神话下过很多定义,但最有权威性的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的解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神话即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
内容要点:
1、神话的概念、本质
2 、神话的分类和重点作品解
(1)自然神话
(2)社会神话
(3)文化英雄神话
3、神话与宗教的关系
4、神话的特点与原始思维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手段:结合作品分析
授课时数:6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