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小手真能干9篇
小手真能干 1
  [活动目标]
  1、养成良好的自我保护的意识。
  2、引导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积极动脑、大胆表达。
  3、了解手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活动准备]场景布置(黄豆、画笔、梳子、被子、玩具等);课件一个 。
  [活动过程]
  一、表演激趣,导入手的主题。
  幼儿集体表演《我的小手哪里去了》,“我的小手哪里去了,小手哪里去了,来了来了来了来了,小手来跳舞了。”在活泼的气氛中引入主题。
  二、观察讲述,认知手的结构。
  1、引导幼儿认识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小手,它有哪几部分组成呢?
  (由手心、手背、指头、指甲、手腕组成)
  2、巩固练习:游戏《我说你指》。
  三、营造情景,体验手的用处。
  1.游戏:《看谁做的对又快》
  (场地中有许多洒落的黄豆、画笔、梳子、被子、玩具等),看看这里有什么?你的小手可以做什么?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2.师幼总结讲述。你的小手干的什么事情?是怎样做的?
  小结:我们的小手可能干啦!它可以玩手影、系鞋带、穿衣服、梳头、叠被子、绘画等许多事情。
  3.集体学习儿歌。“小小手,五个杈,会劳动,会画画,不长树叶不开花,团结合作本领大。”
  四、拓展经验,学会保护手的本领。
  1.小手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好小手。引导幼儿观看课件:(幼儿玩火的图片,玩刀子的图片。)
  2.组织讨论:像这样做好吗?为什么?
  怎样保护我们的小手?
  小结:不玩尖锐的物品,当小手破了的时候,请大人帮忙处理伤口,敷药,包扎好。
  五、歌表演:《我有一双小小手》,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自然结束。
  (点评:整个活动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进行体验、感知、运用,活动流程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的游戏简单易行,充分体现了“玩中学”的特点,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学习目标。整个活动设计前后呼应,与其他领域有机结合,整个气氛愉快、活泼、有趣。)
小手真能干 2
  1、 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 培养幼儿自信心。
  2、 让幼儿尝试使用筷子,激发幼儿自己动手做事的愿望。
  1、 大盘、小盘(每个幼儿3个)、筷子若干。
  2、 可喂食的小熊宝宝纸偶若干。
  3、 食物:桔子、小红果、花生米若干。
  4、 教师准备一盘小红果。
  (一) 导入:
  ( 二 )展开:
老师的手  1、分食物。请幼儿把相同的食物分别用筷子夹到小盘里。
  (1) 兔妈妈:请兔宝宝用筷子把桔子夹出来放到小盘里。你们能行吗?(请幼儿对自己说:我能行。)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
  (2) 请幼儿说说是怎样夹的。教师小结:把筷子放在这两个手指中间,把筷子分开,用力一夹,就夹起来了。
  (3) 兔妈妈:大盘里还有两种食物,请兔宝宝用筷子把它们夹起,分别放到小盘里。(请幼儿对自己说:我很棒!)
  2、讲故事。
  看幻灯片,听故事《小蚂蚁上高塔》。(鼓励幼儿增强自信心)
  听完故事后的提问:
  (1)兔妈妈:小宝宝们,你们喜欢故事里谁?为什么?
  (2)兔妈妈:你们不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请4—5名幼儿来讲)
  兔妈妈:妈妈最喜欢故事里的小蚂蚁了。因为他做事情的时候不气馁,始终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会成功的。
  3、 招待小熊宝宝。
  咚咚咚。(敲门声)
  (1) 和小熊一起跳舞。
  (2) 喂熊宝宝吃食物。用筷子夹食物走到小熊宝宝跟前,喂到熊宝宝的嘴里。鼓励幼儿不怕困难坚持到底。(让喂到小熊宝宝的幼儿对自己说:我喂到了,我成功了!)
  4、兔妈妈奖励兔宝宝每人一个小红果。
  请幼儿用筷子夹住小红果喂到自己的嘴里。(使幼儿进一步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三)结束:
  开小火车送小熊回家。
  动物园里有座塔,又高又陡,塔顶什么样,谁都没见过。有一天,小豹子、小猴子、小蚂蚁都在动物园里玩,一只老鹰飞过塔顶,它高叫着:“从塔顶往下看到的景真是太美了。谁能爬到塔顶,我有奖励。” 小豹子心想:“这有什么难的呢?”他爬呀爬,爬呀爬,爬了整整半天,离塔顶还老远老远。小豹子生气的说:“我不行了,我爬不了了。”小猴子说:“看我的。”他爬呀爬,爬呀爬,爬了整整一天离塔顶也还老远老远。小猴子说:“实在太困难了,我看我是不行了,算了吧。”小蚂蚁要爬了,小动物们都笑话他:“他那么小,什么时候能爬到塔顶,这是不可能的。”小蚂蚁不灰心,他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会成功的。” 小蚂蚁从塔爬起,风来了,雨来了,他都不怕,他一个劲的往上爬。他爬了整整两天才爬到塔的第一层。他不气馁,继续爬呀爬,爬呀爬,他爬了整整十天十夜,终于爬到了塔顶。小蚂蚁说:“从塔上往下看,景实在太美了。”老鹰张开翅膀飞了过来,他让小蚂蚁坐在他的身上,围着高塔飞了一圈又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