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活动计划4篇
讨论性学习活动打算1
      本学期,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新的课打算,发挥重点中学的示范辐射作用,省常中在高一班级开设了讨论型课题,主动开展讨论性学习活动,并在全校提倡自主学习气氛〔同学们表现出了深厚的爱好和高涨的主动性。〕我们的基本做法是:
      一、加强学习,统一熟悉,提高贯彻落实新课题打算的自觉性。国家新课题打算中的重要一项就是在高一班级中开设讨论型课题。为什么要开设这一课程又如何开设这一课程?学校组织大家仔细学习相关理论及其他省市阅历,逐步形成几点共识:
      第一,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力量为重点的素养教育,基本的指导思想是要以同学进展为本,因此一个重要的着眼点是要转变同学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转变同学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所形成的哪种偏重于记忆和理解、立足于接受老师学问传授的学习方式,代之以一种主动探求学问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的自主的学习方式,而讨论性学习正是这种学习方式的最正确表达。
      其次,讨论性学习有益于各学科学问之间的有机联系,有益于学问和力量的迁移和进展。讨论性学习活动以某一特定任务的完成为目标,活动的并开展需要将各种有关学问互相交融并统一在详细的任务中,检验并进展同学的多种力量,即进展、创新的意识和实践的力量;思索和完成任务的力量;人际交往的力量,语言表达的力量;团结、协作的力量;搜集信息并进行分析、综合的力量。
      第三,在讨论型课题的建设和实践中,在讨论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将促使老师转变原有的课程教学观、同学观,查到培育同学创新精神和实践力量的途径和方法,进而在各科教学中推动素养教育。
      二、理清工作思路,制定实施方案,按打算有步骤地开展讨论性学习活动。依据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学校对讨论型课题的开设明确了"先从主题式的课题讨论学习入手,再进展到各种形式并存;先从活动课突破,再向选修课、必修课拓展"的工作思路,并据此制定了详实的实施方案。该方案由四部分组成:
      〔一〕实施时间:分二个阶段进行,每一阶段集中三天时间共42课时。
      〔二〕操作流程:同学听取动员报告及方法指导-→确定讨论课题,同学自由组成课题小组-→各课题组选举组长,共同设计课题实施方案-→确定指导老师修改实施方案-→各小组实施方案,导师指导,临控过程-→形成个人总结及课题讨论成果报告-→小组评价、导师评价→学校评审,班级举办报告会。
      〔三〕详细要求:主要包括①关于课题确实立②关于课题小组的组成③关于课题实施方案的拟定④关于指导老师确实定⑤关于实施过程的记录⑥关于课题讨论成果报告的撰写⑦关于小组评价、指导老师评价的方法⑧关于学校评审的方法与规定。四、排出行事历,对一学期讨论性学习活动的进程作出详细的时间支配。
      三、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加强对讨论性学习活动过程的动态管理,防止走过场和形式主义。讨论性学习活动有很活的开放性和分散性,整个高一班级共有88年讨论小组,活动过程经受大半个学期,活动地点涉及校内校外,因此,加强对这一活动的全程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早在活动方案实施之前,学校就召集各方有关人员进行了仔细的商量与讨论,提出了明确的工作任务和职责,并建立了"校长--主管部门〔教科室、教育处〕--班主任--指导老师"四级管理网络,要求指导老师对小组负责,班主任对班级负责,校长、主管部门对整个活动负责。以保证讨论性学习活动扎扎实实有序开展下去。
讨论性学习活动打算2
      一、发动预备阶段〔20xx.9.1—9.20〕:教务处负责 研究性课题
      各教研组在学习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选修课开设状况完成课题名称上报工作〔指导老师不局限于高二班级任课老师,高一老师也可以参与〕。
      二、选题、汇总确认评审阶段〔20xx.9.21—11.19〕:教务处负责
      教务处汇总上报推举课题并分发到班主任处〔开班长会议〕,由班主任组织全体同学选题〔每人完成一个课题,课题指导老师尽可能选本班级任课老师,可以自选课题与指导老师〕,完成班级汇总表交教务处。教务处在确认、评审后印发《20xx-20xx学年高二讨论性学习课题一览表》。
      三、实施阶段〔20xx.11.20---20xx.4.8〕:班主任、指导老师负责
      各班按《20xx-20xx学年高二讨论性学习课题一览表》
      实施与学科教学拓展紧密联系的讨论性学习过程〔一人一课题〕。
      四、结题成果汇总阶段〔20xx.4.10—5.10〕:班主任负责
      班主任汇总结题成果〔同学每人完成一篇课题论文,成果由同学指导老师审定〕
      五、同学成果评定阶段〔20xx.5.12-6.10〕:班主任、指导老师负责,完成同学赐予学分。
      六、学年课程实施状况总结、优秀课题讨论论文评比〔20xx.6.12-6.30〕:教务处负责
      请各位同学根据以上打算准时完成个人课题成果经指导老师审定后送班主任老师处!
讨论性学习活动打算3
      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讨论性学习,已被教育界普遍认同。面对这一必需进展的新生事物,理性的教育界人士表现出了高度的务实精神:讨论性学习的提出指明白21世纪国民素养的方向,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身行动。等到讨论性学习的实践材料积累丰富后,再总结和抽象相关的概念和理论。
      一、构建讨论性学习模式
      为把素养教育落到实处,提高国民的综合文化素养和创新力量,讨论性学习板块是需要边探究、边讨论、边总结地进行的。通过这样的课程改革试验来到达真正实现素养教育的目的。据此构建的化学讨论性学习模式,仅仅是我们的实际状况的产物,并不盼望因此而限制别的特,别的模式。
      〔一〕构建讨论性学习模式的基础
      二期课改中拓展课程板块,原意在于拓展同学基础课的学问视野。但是,由于“应试”仍旧是现阶段基础教育中影响力巨大的指标,拓展课开展的效果并不抱负,这无疑影响了进一步深化开展的讨论性学习。因此,在讨论性学习时,必需首先有足够的拓展预备,渐渐地介入,让同学对“讨论”这件原以为高深莫测的事有一个足够的学问预备和心理预备。反之,若突然介入,必定造成同学学问素养与讨论课题、心理素养与“讨论”本身产生较大的错位,从而导致讨论性学习的主体——同学不响应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