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学习设计方案优秀3篇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篇一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运筹思想和对策论的理论都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却常常被应用到。如我们外出旅行需考虑选择怎样路线和交通工具,才能使所需费用最少以及排队等时间‘优化’问题。在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单元,渗透着这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经过理论学习这些内容后,想到让学生们学以致用,自己合理安排时间,从多种策略中选择最优方案;因此设计了“合理安排时间”为主题的研究活动,让学生尝试从最优化的角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使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使其体会到在合作中从事科学研究的魅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3、课题介绍
在学生学习《数学广角》中的《合理安排时间》一课的知识后,设计了“合理安排时间”为主题的研究活动。其基本目标是:(1)巩固所学知识;(2)养成科学地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3)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与兴趣。(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研究性课题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生活中简单的事例,让学生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学会本单元《数学广角》中的“合理安排时间”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采用多种方式途径收集资料(网络下载、参阅电子图书、查阅书籍报刊杂志、调查访问等),并能对各种资源进行筛选、分析、整理、归纳。
(2)、通过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3)、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初步学会探究学习的方法,能写出调查报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
(2)、通过积极主动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丰富学生的数学生活,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4)、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在合作中从事科学研究的魅力。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1、参与课题学生是四(5)班全体学生,他们好奇心强,对身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有探索的强烈欲望;
2、学生刚学过本单元《数学广角》中的《合理安排时间》的基础知识;
3、学生思维活跃,渴望得到同学和教师的赞许;
4、学生对研究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之前没有进行过课题研究,不知道如何选题,没有写过研究报告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本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下:
1、排队时怎样合理安排时间,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2、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从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中,形成寻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4、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可通过以下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些目标:
1、通过研究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广角》单元知识,结合日常生活中一些事例:如沏茶、货船卸货、汽车排队加油、数字游戏等,让学生从中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2、让学生经历探索的全过程,通过计算、比较和交流,发现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应用能力。
3、调查“合理运用时间”知识应用研究与数理运用的直接关系。
学生可能的选题内容是:
1、合理安排时间
2、排队能手
3、数字游戏
4、对策论
5、合理安排做事的顺序
6、最优时间使用天使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是:开题报告、演示文稿、研究报告、各种记录表格、反思报告等
六、资源准备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
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第四阶段:评价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篇二
说明:由于研究性学习的特殊性决定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方案是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逐步丰富和完善的,因此模版只是提供了一个供大家思考的框架模型,辅助教师们在真正组织进行研究性学习
时做到思路清晰明确。只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间,逐步丰富和完善方案,最终才能形成真正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背景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而一种新的文学形态——网络文学也随之诞生。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已经越来越普遍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正如之前对其他新生事物的接纳一样,网络文学以其独特魅力吸引了许多中学生的目光,并不断影响着当代中学生。与互联网迅猛发展相一致,以网络为平台的网络原创文学也有着令人吃惊的发展。各大大小小的文学网站或网络文学频道仿佛雨后春笋一般映入网民的视野。资料显示:全球有中文文学网站3720个,中国大陆有以“文学”命名的综合性文学网站约300个,以“网络文学”命名的文学网站241个,发表网络原创文学作品的文学网站268个,小说网站486个,诗歌网站249个,散文网站358个,发布剧本的75个,发布杂文的31个,发布影视作品的529个。其他各类非文学网站中设有文学平台或栏目的网站共有3000多个。接受新事物能力超强的中学生们,在面对网络文学这个新事物如何做出正确的判断,值得每个人深思研究。
课题的意义与价值:(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文学是精神的底子,语文则是底子中的底子,学好语文,写好作文是人生成功的基石,为配合中学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充分调动同学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兴趣,开拓同学们的知识视野,也为给同学们创
造一个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补充课堂知识的不足,更好更快地提高同学们阅读、分析、判断、迁移的能力,我选择了此一最具挑战性的研究课题,旨在给学生开辟出一块新的学习天地。通过调查研究,可以让学生对网络文学有深层次的了解。通过此次研
究可以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
1、通过调查研究,可以让学生对网络文学有深层次的了解。
2、通过此次研究可以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过程与方法:
1、依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到有关网站进行调查、检索,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