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师德修养的重要方法
作者:白荣贵
来源:《中国教师2008年第19
        “慎独一词出于《礼记》中的《大学》篇和《中庸》篇。君子必慎其独也,意思是,君子在深居独处或个人单独行动的时候,要随时警惕自己,不能因为别人不知道而做出违反道德的事情。慎独是儒家的道德观念和自我修养方法之一,而且是很高的道德境界。古往今来,慎独境界不乏其人,传美世间。柳下惠坐怀不乱;东汉杨震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人知,慎独拒礼;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干仞,无欲则刚;周恩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等等。无一不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
        慎独,这种自我立法、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自我提高,最后目的是自正其身的修养方法,对新时期、新阶段的师德建设仍有重要价值。因此,它是师德修养的重要方法。
        一方面,它是由教师工作性质决定的。教师是专业工作者,有独立处置教育事务的责任和权利。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教师的劳动既有相互协作性,又具有相互的独立
性。教师的教育活动既有受教育目标和任务的客观规定性,同时又具有自己选择教育教学行为方式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单独从事并完成其所承担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的许多行为带有隐蔽的特点。例如,教师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是否认真负责,对待学生是否一视同仁,对学生的考评是否公正,与学生及家长交往能否严于律己,评比三好生、优秀班干部、发放奖学金助学金、各种补贴,是否公平公正,等等。所有这些教师的行为在短时间为别人难以觉察和监督,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慎独程度。因此,教师能否慎独,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整体利益和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如果没有慎独境界,很容易做出违反师德的事情。
        另一方面,这是因为教师道德成长的真实水平,只有在独处的情况下,才能真实完善地表现出来。独处时,无人看到,无人听到,若做到小心谨慎,自我规范,严格自律,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动,说明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已经进入一种完善的境界,象征着一个人的道德成长已达到了高水平的真正成熟。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独处的情境,正是教师通过内省和自我反思的方式寻自己的道德发展缺陷,从而有效地改进道德发展的最佳时机。从心理学分析,慎独是一个人把外界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崇高的理想信念,并从内部指导自己言行的结果。在我们教师队伍中,能够做到慎独的人是很多的。特别是那些在
单人教学点(山区一师一校)工作的教师,他们的职业活动更多地是靠高度自觉。教育史上德艺双馨的教师,无一不是慎独的楷模。于漪老师三次备课成名师的总结,其实是慎独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促进教师道德成长的总结。三次备课是指先无他备课(不用任何参考书),再有他备课(大量参考相关资料),最后反思性备课(上过课后修正性备课)。正是因为几十年如一日的严格自律,使她成为一代名师。可见,慎独境界标志着师德修养达到了高度自觉的程度,它对教师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
        那么,教师怎样达到慎独境界呢?笔者结合基层学校教师工作实际,谈一谈个人的体会和理解。
        1.“慎独境界,内省是基础和前提
        内省是个体自觉进行道德反思的过程。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焉”“闲中检点平生事,静里思量日所为。实践证明,内省是推动教师职业道德从他律迈向自律的十分重要的方法,它能推动个体道德的发展较快地进入自觉乃至自由的阶段。内省是一种互动式的自我教育,它能调动个体对教师角的省悟性,进而使之对职业道德规范有较全面、客观、深入的认同,使职业道德情感趋于生动、深刻,使职业道德的作用显著增强。
内省要求教师要严于解剖自己。首先,要学会认识自己,做到吾日三省吾身shendu”。其次,要善于发现自己身上的缺点和不足,根据社会主义的师德原则和规范,经常反省和检查自己,明确前进方向,增强修养的动力。再次,要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同时,认真向仁人志士、革命前辈、英雄模范和优秀教师学习。教育先辈杨昌济先生用记日记的办法来磨练自己的品性。余在教室,间有失检之处,为徒所笑……以后当于此等格外留心。日记内容反映出杨昌济先生十分注重自省,以自省加强自我道德修养,达到提高道德水平的目的。很多优秀教师也用反思日记的方法以内省提高自己。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这里的反思即等同于内省
        2.“慎独境界,需要永保平静的心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浪潮中,教师要牢记教书育人的使命,面对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潮,面对金钱、物质的诱惑,拥有一颗平常心。不管地位怎样变化,待遇怎样增减,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心态不能变,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朗月清风。这种心态,决不是要求自己无所追求,碌碌无为,而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信念,宁静以致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再说,随着国家的发展富强,党和国家正在不断地提高我们
教师的经济社会地位。我们要努力实践2007年教师节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代表党和人民对全国广大教师提出的四点希望,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3.“慎独境界,需要在”“”“上下工夫
        处着眼,是基于人的内心世界深处具有强烈的自尊感。如果把着眼点放在思想深处,去挖寻隐蔽在角落里的不良杂念,一旦觉察有违师德形象的苗头,就自控、制止、抛弃,即使在无人知晓的独处时也决不姑息。最隐蔽的地方最能看出人的品质。时时处处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始终保持良好的操守,经得住时间、空间和实践的考验。一个没有慎独境界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或那样的差错,甚至因某种恶行而锒铛入狱、身败名裂,原因出在忽视了隐处的恶根,内心深处的污垢没有铲除干净,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最微小的事情最能显出人的灵魂。从处入手,抓住细微处不放松。时时处处都不放过有损师表形象的缺点,有了错误就需要自我反省及时纠正。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有一些日常小事,看起来不起眼,比如一件脏物往哪里放,一口痰往哪里吐,一截烟头往哪里丢,等等,都能窥斑见豹,若处置不当,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厌恶。细微见精
”“细节决定成败,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切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干出有伤师德大雅的事情,而应防微杜渐,在自己身上扶正抑邪
        恒,就是矢志不渝,就是坚持到底。持之以恒,最能体现有志者的英雄本。契而不舍,金石可镂。师德修养不是凭个人一时的热情一蹴而就的,而是要靠长期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的磨练,有时甚至伴随着痛苦。千淘万沥历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师德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要持之以恒,做到终身不改初衷,生命不息,修养不止。
        慎独是一种修养,慎独是一种自律,慎独是一种坦荡,慎独是一种自我挑战与监督。只要我们从慎独开始,持之以恒,就能实现师德修养从必然王国自由王国的飞跃,使自己成为名符其实的师表和楷模。
       
        (作者单位: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朱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