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解决问题的职场故事5篇人都是有惰性的,不管我们做的是什么工作,有一天会因为工作的枯燥而感觉乏味,这时候可以看看励志的职场故事来鼓励自己。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职场小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故事一:职场“装忙”多无奈
周一到周五,忙着打电话、接见客户、处理文件;即使到了周末,加班也成了家常便饭……快马加鞭地生活,眉头紧锁地工作,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上班族似乎一刻都不能倦怠。不忙的人似乎是可耻的,电话询问近况,谁都是那句“我在忙”。如今,似乎唯有忙,才能显示自我价值。在职场上,一以“装忙”来掩盖“偷懒”行为的“装忙族”应运而生。
流行于各大论坛的热帖《“装忙族”偷懒招数大曝光》介绍了时下最常用的职场“偷懒”招数:从家中拿些简单的盥洗用具,放在办公室,给老板一种你熬夜加班的错觉;看网页时眉头紧皱,看到好笑处也保持严肃;在四周贴满便利贴,让人觉得你有数件事要做;偶尔可放些没吃完的食物在四周,让人觉得你忙得饭都没时间去吃……这表面上很忙却能在老板眼皮底下偷懒的人,就是“装忙族”。
郭小销售主管
被逼上“装忙”这条船
作为南京一家化工企业的销售主管,郭小每天忙着出差、见客户、拉订单。一天24小时,算上隐形工作的时间,郭小有12小时花在了工作上。今年5月,郭小提前完成了半年销售计划,人逢喜
事精神爽的郭小给自己放假,上班时间偷偷玩起了游戏。谁知经理看到后,批评她“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郭小颇为委屈:“我为了工作焦虑了几个月,现在提前完成任务,娱乐一下有何不可?”经理对郭小厉声呵斥:“我付你薪水是因为你的工作,可不是让你来玩游戏的!”挨批的郭小因此想到了企业剥削员工剩余价值的一套理论:工作中,老板放在首位的永远是利益,如何压榨员工创造剩余价值!
吸取了教训,郭小即使在闲暇下来的空当里,也开始装忙。这个月,郭小所在的部门再次提前完成全年销售任务,她借去上海出差见客户之机,约见三五好友,顺道去崇明岛玩了一遭。“回来的时候,拿着从好友那里搜罗来的一叠名片,告诉经理我去约见客户了。”郭小的鬼主意在老板眼皮底下瞒天过海,还受到了老板的表扬。眼看着年度优秀员工评选,自己榜上有名,郭小不由感慨:“我平时真忙,即使闲下来也不能表现出来,装忙也是被逼的啊!”
刘女士客服经理
装忙,同事统一口径
有真忙族闲起来顺着惯性装忙,也有人装忙就是为了“偷得浮生半日闲”。为了装忙,刘女士已经和同事
达成默契,办公室的人遇到领导盘问自动统一口径。“如果是迟到,就说他路上堵车了;如果哪天没来,那是去见客户了。”
刘女士儿子6岁,老人不在身边,丈夫工作忙,操持家务、平时接送孩子上学全靠刘女士一个人。中午十一点多要接儿子放学,正是
临下班前最忙的时候,“请假次数多了,领导觉得你事儿怎么这么多,只好借见客户的名义出去”。人在职场,总有一些不得已的借口,这时候“装忙”就成为最冠冕堂皇的理由。
何先生人事专员
职场小故事装忙,针对老婆一人
忙碌的理由何其相似,装忙的理由却个个不同。恋爱的时候,没事就黏在一起;刚结婚时,也是天天下班就回家的好好先生;如今何先生装忙,不为老板,不为同事,为的是躲避老婆的“声讨”。“以前很少参加聚会,下班就回家,老婆却不满意,觉得我圈子太小,没本事的闲人一个!”
被老婆念叨次数多了,何先生总结出了应对之道。上班时,拿着手机拨弄着早已下载好的小说;再也不用一到下班时间就冲出办公室,而是要比领导晚走;即使做完工作,也在领导面前像模像样地敲击键盘,编辑那已润多次的文件。下班后,何先生再也不是公司和家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和同事喝酒、
泡吧、健身,渐渐地圈子大了,老婆的唠叨也少了。何先生心里却乐不起来,“总觉得自己装忙有些可笑,羡慕那些有能力的人,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真正忙起来”。
装忙还是悠着点
“生活的脚步越来越快”绝不仅仅是一个比喻,现今全世界行人的走路速度真是越来越快了,尤其在一些经济发展比较迅速的地区,一些都市人几乎是小跑着穿越大街小巷。匆匆的步履是都市繁忙生活的一个标志,而在竞争激烈的职场,“我很忙”则成了许多职场人士
的口头禅。不忙的人仿佛是没有上进心的,或者是有可能沦落为职场边缘人的。
在电话里问起朋友的近况,谁都在说自己忙,真有那么多忙不完的事吗?这是一些人共同的感觉。
我们认为真忙的人,通常是自己安排的,是因为他们能力到了一定程度,职位有了一定高度,需要他们亲自过问并最后定夺的事情也就多了起来。但工作中,这些人忙而不乱,会把时间安排得更为紧凑。他们也许有些累,但他们会感到充实,同时目标明确,身心愉快。如果你是备受老板青睐的好员工,一旦加入“装忙族”的行列,必将体无完肤,毁了“一世英名”。在现代职场中,任凭你怎样巧妙地伪装成大忙人,都免不了“穿帮”或者被大家拆穿,所以还是悠着点为好。
专家支招:
改变管理方式
上班族之所以“装忙”,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适应职场哲学的结果。由于多数老板都不喜欢看到下属在上班时间很悠闲,至少不能比自己悠闲,在金字塔底端的上班族为了给老板留下好印象,不得不装成一副忙碌样。
而如果一个单位的制度是工作效率越高,分配的工作越多,而薪水不变,多数人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装忙。不管是为了饭碗,抑或因为面子,甚至是为了逃避什么人,职场“装忙族”有着不得已的苦衷。
对此,有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建议说,对于一些灵活的、有创造性的岗位,企业应该改变相对刚性的管理方式,尝试柔性的管理制度。
牛顿在苹果树下发呆,苹果落地由此引发了牛顿研究万有引力的灵感。对于一些讲究创意的工作来说,发呆、玩游戏也可视为工作的一部分,在短时间的放松中,创意说不定就此诞生。
故事二:拿不定主意时问问良心
我国西南边陲小城瑞丽,是产自缅甸的珠宝玉石集散地,素有“中国的翡翠源头”之称。这里最多的商铺自然是珠宝店,而其中最大的一家,是一个叫张安凤的女人开的。她来自湖北武汉,没什么文化,几年前因为所在的企业倒闭下岗,为了谋生计不得不背井离乡出来打工,让人都感到疑惑的地方就是这样一
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女人,却把生意做成了瑞丽珠宝行业的老大。不但别人弄不明白,就是张安凤自己也时常感到奇怪。
这一天,店员给她送过来一块小小的石头,并轻声解释了一番,看着店员兴奋的笑脸,张安凤却陷入了一种两难的境地之中。
那是一块儿橡皮大的翡翠,闪着清冷的光彩,可此时在张安凤手里感觉就像烫手的山芋,拿也不是,不拿也不是。原来,半个月前,昆明的一个客户在张安凤店里看中了一块碧绿剔透的翡翠,虽然价值不菲,但来人出手阔绰,当即拿出138万买下了,并让张安凤用这块料子给他定做一件首饰。张安凤深知玉石的珍贵,为了尽量节省原料,她和雕刻师反复研究,根据石头的特点精心设计,包括如何切割都做了细致的谋划,最后他们选定了最费工却最经济的工艺,结果成品做好后,还剩下了一小块比较完整的玉石料。你可别小看这块翡翠,光裸石就值20万,如果做成饰品少说也能卖几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