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不可传
教学目标:
1. 通过分析案例,明白传播网络谣言会造成严重后果。
2. 知道网上造谣和传播谣言是违法行为,杜绝这种行为的发生。
教学过程:
导入:<动画片>
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例如邮箱、聊天软件、社交网站、网络论坛等)而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的话语。主要涉及突发事件、公共领域、名人要员、颠覆传统、离经叛道等内容。网络谣言传播具有突发性且流传速度极快,因此对正常的社会秩序易造成不良影响。
一、网络谣言造成不良影响
1. 2014年的十大生活谣言,广大民众不明事实,干扰生活。
<播放视频>
2.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课件> “告诉家人、同学、朋友暂时别吃橘子!今年广元的橘子在剥了皮后的白须上发现小蛆状的病虫。四川埋了一大批,还撒了石灰……”2008年的一条短信这样说。从一部手机到另一部手机,这条短信不知道被转发了多少遍。它导致了一场危机:仅次于苹果的中国第二大水果柑橘--严重滞销。仅在湖北省,大约七成柑橘无人问津,损失就高达15亿元。农业厅等相关部门进行了辟谣,但已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3.破坏公共秩序,造成混乱。
<课件>20102网络谣言的危害20日至21日,关于山西一些地区要发生地震的消息通过短信、网络等渠道疯狂传播,由于听信“地震”传言,山西境内几十个县市数百万众220日凌晨开始走上街头“躲避地震”,山西地震一度瘫痪。21日上午,山西省地震局发出公告辟谣。
二、网络造谣者、传播者依法惩处
1. 网络谣言具有传播迅速影响恶劣的特点,对社会秩序的稳定、社会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损害,国家相继出台法律法规,有关政府部门和司法机关对网络谣言传播者进行严打。<播放视频>
2. 如果造成的社会危害较轻的,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下。
3. 如果造成较严重的社会危害依据《刑法》第二百九十条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三、如何鉴别网络谣言
<播放视频>
四、教师总结
网络谣言止于智者、止于传播,大家都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上网,共同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