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抬头是什么节⽇以及由来传说
  每逢农历⼆⽉⼆便是龙抬头节⽇,知道的这个的节⽇的⼈屈指可数,那么龙抬头是什么节⽇呢?本⽂是龙抬头是什么节⽇,龙抬头节⽇的由来,希望对⼤家有帮助!
  龙抬头节⽇的由来
  龙抬头,农历⼆⽉初⼆,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它是我国农村的⼀个传统节⽇,名⽈“龙头节”。俗话说:“⼆⽉⼆,龙抬头,⼤家⼩户使耕⽜。”
  此时,阳⽓回升,⼤地解冻,春耕将始,正是运粪备耕之际。传说此节起源于三皇之⾸伏羲⽒时期。伏羲⽒“重农桑,务耕⽥”,每年⼆⽉⼆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理⼀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传统作法,⽽且还当作⼀项重要的国策来实⾏。于⼆⽉初⼆,举⾏重⼤仪式,让⽂武百官都亲耕⼀亩三分地,这便是龙头节的历史传说。
  ⼜⼀说为武则天废唐⽴周称帝,惹得⽟帝⼤怒,命令龙王三年不下⾬。龙王不忍⽣灵涂炭,偷偷降了⼀场⼤⾬。⽟帝得知便将龙王打出天宫,压于⼤⼭之下,黎民百姓感龙王降⾬深恩,天天向天祈祷,最后感动了⽟皇⼤帝,于⼆⽉初⼆将龙王释放,于是便有了“⼆⽉⼆,龙抬头”之说。
  实际上是过去农村⽔利条件差,农民⾮常重视春⾬,庆祝“龙头节”,以⽰敬龙祈⾬,让⽼天保佑丰收,从
其愿望来说是好的,故“龙头节”流传⾄今!
  农历⼆⽉初⼆,之所以称为龙抬头节,其实与古代天象有关。古时,⼈们观察到苍龙星宿春天⾃东⽅夜空升起,秋天⾃西⽅落下,其出没周期和⽅位正与⼀年之中的农时周期相⼀致。春天农耕开始,苍龙星宿在东⽅夜空开始上升,露出明亮的龙⾸,夏天作物⽣长,苍龙星宿悬挂于南⽅夜空;秋天庄稼丰收,苍龙星宿也开始在西⽅坠落;冬天万物伏藏,苍龙星宿也隐藏于北⽅地平线以下。
  ⽽每年的农历⼆⽉初⼆晚上,苍龙星宿开始从东⽅露头,⾓宿,代表龙⾓,开始从东⽅地平线上显现,⼤约⼀个钟头后,亢宿,即龙的咽喉,升⾄地平线以上,接近⼦夜时分,氐宿,即龙⽖也出现了。这就是“龙抬头”的过程。之后,每天的“龙抬头”⽇期,均约提前⼀点,经过⼀个多⽉时间,整个“龙头”就“抬”起来了。后来,这天也被赋予多重含义和寄托,衍化成“龙抬头节”、“春龙节”了!
  ⼆⽉初⼆龙抬头的形成,也与⾃然地理环境有关。⼆⽉初⼆龙抬头节,主要流⾏于北⽅地区(南⽅⽔多,⼟地少,这天多流⾏祭祀⼟地社神)。由于北⽅地区常年⼲旱少⾬,地表⽔资源短缺,⽽赖以⽣存的农业⽣产⼜离不开⽔,病⾍害的侵袭也是庄稼的⼀⼤患,因此,⼈们求⾬和消灭⾍患的⼼理便折射到⽇常信仰当中,⼆⽉初⼆的龙抬头节对⼈们⽽⾔也就显得格外重要:依靠对龙的崇拜驱凶纳吉,寄托⼈们对美好⽣活的向往——龙神赐福⼈间,⼈畜平安,五⾕丰登。
  另外⼀说法:⼆⽉初⼆,龙抬头,相传⼆⽉初⼆是轩辕黄帝出⽣的⽇⼦。夏历⼆⽉初⼆,传说天上掌
管降⾬之神龙王抬头。意味今后⾬⽔就会多了起来,有利于耕种。⼀种说法是龙王因思念失去的⼥⼉,因此总是在农历⼆⽉初⼆这天从海底抬头出来,望着失去⼥⼉的⽅向,以寄思念。
  龙抬头的由来
  农历⼆⽉初⼆,我国民间有“⼆⽉⼆,龙抬头”的谚语,表⽰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在北⽅,⼆⽉⼆⼜叫龙抬头⽇,亦称春龙节。在南⽅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约从唐朝开始,中国⼈就有过“⼆⽉⼆”的习俗。据资料记载,这句话的来历与古代天⽂学对星⾠运⾏的认识和农业节⽓有关。
  中国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主管云⾬,⽽农历“⼆⽉⼆”这天是龙欲升天的⽇⼦。从节⽓上说,农历⼆⽉初,正处在“⾬⽔”、“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已开始进⼊⾬季。这是⾃然规律,但古⼈认为这是“龙”的功劳。⽽且,龙在中国⼈的⼼⽬中有着极⾼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的主宰。因此,便有了“⼆⽉⼆,龙抬头”之说。
  其实,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开始苏醒。民间有“⼆⽉⼆,龙抬头,蝎⼦、蜈蚣都露头”之说。
  “⼆⽉⼆,龙抬头”还有古代天⽂学⽅⾯的解释,但往往被⼈忽略。中国古代⽤⼆⼗⼋宿来表⽰⽇⽉星⾠
二月二 龙抬头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宿中的⾓、亢、氐、房、⼼、尾、箕七宿组成⼀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宿恰似龙的⾓。每到⼆⽉春风以后,黄昏时“龙⾓星(即⾓宿⼀星和⾓宿⼆星)”就从东⽅地平线上出现,这时整个苍龙的⾝⼦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是⾓宿初露,故称“龙抬头”。
  天上“龙抬头”的同时,春天也慢慢来到了⼈间。此时节,⼤地返青,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开始。因
此,⼆⽉⼆⼜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
  “⼆⽉⼆剃龙头”
  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龙是祥瑞之物,⼜是和风化⾬的主宰。农历⼆⽉⼆,⼈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滋润万物,素有“⼆⽉⼆剃龙头”的说法。中国民间普遍认为在这⼀天剃头,会使⼈红运当头、福星⾼照,因此,民谚说“⼆⽉⼆剃龙头,⼀年都有精神头”。每逢⼆⽉⼆这⼀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意兴隆。
  龙抬头习俗
  恭祭华胥⽒过“龙头节”,充满了崇拜龙的思想观念,以为龙治⽔⾏⾬,决定庄稼丰歉,万万得罪不可得罪。旧时这天早晨,⼈们要敬奉碾⼦,传说碾⼦是青龙的化⾝。有的还把磙⼦⽀起来,表⽰“龙抬头”。俗话说:“正⽉不剃头,剃头死舅舅。”所以⼤⼈⼩孩多在这天剃头理发,意思是剃“龙头”,以显尊贵、图
吉利。妇⼥忌做针线怕“扎瞎了龙眼”;不磨⾯,不碾⽶,不⾏⼤车,怕“砸断了龙腰、龙尾”。
  其实,“正⽉不剃头,剃头死舅舅。”⼀说实为讹传,其中的“死舅”其实是“思旧”的变⾳,这种说法的起因也与沈阳有关。清朝成⽴后,当时不少汉⼈为怀念明朝,就在正⽉⾥不剪发以表⽰“思旧”,但⼜不敢公开与清朝政府对抗,于是就有了“正⽉剪头死舅舅”的说法,并⼀直流传下来。
  ⼆⽉⼆这天⼤多数农家都吃“⿎撅”(⼿搓⾯条),俗称“顶门棍”。为什么吃“⿎撅”?有⼈说,吃了“顶门棍”,把门顶住,邪祟不⼊,⼀年太平。有⼈说,过春节⼤家都吃闷了、玩昏了,吃⼀顿“⿎撅”顶灵性,就开始⼲活过⽇⼦了。也有在⼆⽉⼆这天吃搅团的,说是给龙糊鳞整甲,使龙抖擞精神升天降⾬。有⼏句讽刺懒婆娘的民谣说:“过了正⽉⼆⼗三,懒婆娘愁得没处钻。⼜想上了天,没鞋穿;⼜想钻了地,没铧尖;⼜想上了吊,丢不下⼆⽉⼆那顿油搅团。”当地还有在这天炒⾖⼦的习俗,民谣⽈:“⼆⽉⼆,龙抬头,家家锅⾥嘣⾖⾖,惊醒龙王早升腾,⾏云降⾬保丰收。”有⼈还在附近的药王庙⾥烧⾹叩头,祈保平安。
  地⽅风俗:⼭东聊城⼀带⼆⽉⼆这天男性都要理发,龙抬头这天理发希望⼀年好运。青岛地区吃棋⼦和炒⾖,象征着“⾦⾖开花”。
  炒⽟⽶:传说中每年⼆⽉⼆炒⽟⽶的传统,就是纪念义龙为解⼈间乾旱之苦,甚⾄不惜冒犯天条。传说⽟龙因不忍⼈民受乾旱之苦,义助⼈民降⾬⽽被⽟帝所囚,并⽴下规条,只有⾦⾖开花才会予以释放。⼈民因感激⽟龙义举⽽齐集⼀起炒⽟⽶,因样⼦像⾦⾖开花⽽令看管的太⽩⾦星看错,并释放了⽟
龙。⽽每年⼆⽉初⼆炒⽟⽶的传统亦保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