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的轨迹(67)龙抬头,青龙降雨润阳春
龙抬头,青龙降雨润阳春
雪岸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相逢重二在星辰,蝶舞花丛景新,
平平中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预报明天气侯变,青龙降雨润阳春。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中仄仄平平。
民谚说的“二月二,龙抬头”,是阴历二月的第一个节日,也是我国旧时的传统节日。
龙抬头,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这个龙,不是人们想象的地上的龙,而是天上的东方苍龙,就是指的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年二月初昏,即卯月(斗指正东)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然后逐日升上天空,故称“龙抬头”。龙抬头日在仲春卯月初。“卯”,五行属木,卦象为“震”,表示龙离开了潜伏的状态,出现于地表上,崭露头角。在农耕文化中,“龙抬头”标示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为此,自古以来人们将龙抬头日作为一个祈求风调雨顺、驱邪攘灾、纳祥转运的吉日。
龙抬头的起源
龙抬头,源于自然天象崇拜,与上古时期人们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并与农耕文化关联,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
龙抬头,是我国古代农耕文化对于时令的反映,由来于对星辰运行的认识,以及农耕文化的需要,并随之产生的对自然天象崇拜。我国古代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很早开始探索宇宙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的观星文化。当时,观测天象的目的在于确定时间,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
早在汉代,文献记述出现了龙的形象。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提到舞龙求雨活动。就是直接借助龙的形象举行求雨活动。汉代的画像石也刻有“戏龙”的舞蹈场面。
唐代文献虽未出现龙抬头的节俗记载,但唐人把二月朔作为特殊日子,即“迎富贵”之日。这一天要吃“迎富贵果子”,即含果子的点心类食品。据《唐书·李泌传》记载,唐德宗认为,三月有“上巳节”,九月有“重阳节”,而二月正是天气由寒转暖、万物复苏、农事开始之际,却没有一个节日,有失偏颇。于是征求宰相李泌的意见。李泌建议:废除正月晦日(正月三十)为节的旧例,改贞元五年(790)二月一日(后改为二月二日)为“中和节”。李泌建议当即被德宗肯定,并昭令实行。从此,这一天皇帝要赐宴臣,并赐给他们刀、尺,表示裁度;百官要献农书,表示务本;民间以青囊盛百谷果实,并亲友互赠;村社要酿制宜春酒祭祀勾芒神(五行神中的木神),以祈祷丰收等。同时规定,每年此日给官员放假一天。尉迟枢《南梵新闻》云:“李泌谓以二月一日为中和节,人家以青囊盛百谷果实,更相馈遗,务极新巧,宫中亦然,谓之献生子。”可见献生子是中和节的主要特征。 
宋代二月初二有“挑菜”御宴活动,但与“龙”无关。据周密《武林旧事》,南宋二月初二,宫中有“挑菜”御宴。宴会期间,将种植生菜的小斛(量器)排列在条台上,小斛底压有写了生菜
名称的丝帛,让大家猜。根据猜测结果,给予赏罚,使宴会带有娱乐性。宫庭贵族皆仿校之。
龙抬头,广泛成为全国性节日并有文献记载的,是在元代之后。元代把“二月初二”称为“龙抬头”。二月二,正处在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惊蛰”、“春分”之间。 那时此日人们盛行吃龙食。面条称为“龙须面”,烙饼称为“龙鳞”,一,饺子则称为“龙牙”。所吃之食物皆以龙体部位命名。
明朝以后,“二月二”又增添龙抬头的诸多习俗,诸如撒灰引龙、扶龙、熏虫避蝎、剃龙头、忌针刺龙眼等,故称龙抬头日。《岁华纪丽谱》云:“二月二日踏青节,韧郡人游赏散四郊。”又汪灏《广芳谱天时谱》引《翰墨记》云:“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士庶游玩,又为挑菜节。明朝中期还在二月二还增添了“熏虫”、“炒豆”的活动。明人的《帝京景物略》中说:“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熏床炕,曰熏虫,为引龙虫不出也。” 
清康熙时《大兴县志》记载,“二月二,家各为荤素饼,以油烹而食之,曰熏虫。”清咸丰《武定府志》:“以二月二日为春龙节,取灶灰围屋如龙蛇状,名曰引钱龙,招福祥也。清末《燕京岁时记》云:“二月二日一一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
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此日,妇女不能做针线活,怕伤龙眼。
龙抬头的传说
传说一是,尧的父亲帝喾的四个王妃(即姜嫄、简狄、庆都、常仪)中,庆都一直为没儿烦恼。有人告诉她,神母庙求子灵验。庆都便按女巫所说,在元宵节晚上庙摆供品、磕响头,祈求神灵赐子。再说当时有年大旱,百姓生活困苦。天上有条赤龙,看见人间凄惨境况,心生怜悯,私下下了场雨。玉皇大帝知道后,把赤龙压在一座山下。百姓为赤龙求情,玉皇大帝发话说除非金豆开花。到了二月二,有个老妈妈叫喊“卖金豆”。人们买回家一看,却是黄豆。将黄豆放在锅里炒,噼里啪啦开了花。玉帝得知便放了赤龙,并贬下凡间。庆都从神母庙求子后,夜梦一条赤龙追随,随即怀孕。次年二月二,突然电闪雷鸣,接着艳阳高照,在金光照耀下,孩子降生,起名叫放勋,就是后来的尧王。放勋聪明伶俐,长大当了帝王后,每到二月二日,同百姓一起耕田。帝王耕田的习俗从此流传。春节木版年画“皇帝使金牛”,也由此而来。后世便编了这段故事,说是二月初二,金豆开花,赤龙抬头,尧王出世。
二月二 龙抬头传说二是,龙抬头节起源于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到周武王,还这方法
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据说,这便是龙抬头节的由来。
传说三是,说武则天当上皇帝,惹恼了玉皇大帝,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降雨。不久,司管天河的龙王听见民间的哭声,看到饿死人的惨景,便违抗旨意,为人间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大山下,并立碑称龙王违犯天规,当受千秋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开花的金豆。次年二月初二,人们在翻晒玉米种子时,看到玉米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设案焚香,供上开花“金豆”(玉米是明朝传入我国)。玉帝得知金豆开花,只好诏龙王回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
龙抬头的物候
从节气上说,到了农历二月初二,我国南方很多地方开始进入雨季。惊蛰,一在雨水之后,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也是干支历卯月的起始。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为生发之大象,代表着生机茂发。《律书》云:”卯之为言茂也。言万物茂也“。由此可知,卯是指万物从地下冒出,也就是草木都从地下冒出。卯,就代表着生命力,代表着生机。所以,二月是生机
开始的月份,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二月初二龙抬头,万物复苏雨似油;年年角宿光明亮,岁岁如意大丰收。”一年十二个月,一个月对应一卦,卯月(包括惊蛰和春分两个节气)对应的是雷天大壮一卦。大壮卦象就是天上开始打雷,非常形象。惊蛰就是春天的第一声惊雷,所谓“春雷惊百虫”,惊蛰时节,春雷始响,蛰伏于地下冬眠的蛰虫被雷惊醒,纷纷破土而出,万物开始欣欣向荣,生机盎然。
现代气象科学表明,惊蛰前后,偶有雷声。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鸣的时间迟早不一。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一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四月下旬。“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以南的气候规律相吻合。惊蛰后,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冬日景象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至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至6℃,沿长江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至15℃以上。 
“二月二、龙抬头”,象征着生机、万物复苏。中国与古代西方天文学不同,中国把恒星划分成为“三垣”和“四象”七大星区。所谓“垣”就是“城墙”的意思。“三垣”是“紫微垣”,象征皇宫;“太微垣”象征行政机构;“天市垣”象征繁华街市。这三垣环绕着北极星呈三角状排列。
在“三垣”外围分布着“四象”,即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也就是说,东方的星象如一条龙,西方的星象如一只虎,南方的星象如一只大鸟,北方的星象如龟和蛇。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天空的星象也随着季节转换。每到冬春之交的傍晚,苍龙显现;春夏之交,玄武升起;夏秋之交,白虎露头;秋冬之交,朱雀上升。二月二,就是东方苍龙从东方升起之时。
龙抬头的习俗
首先要说的是,这些习俗是旧时的习俗,是农耕文化的习俗,随着社会经济科技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这个节日本身已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其习俗也只是成为人们的记忆或者是部分老年人饭后的谈资。
中国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是和风化雨的主宰。故自古以来,人们在龙抬头时节,会举行敬龙祈雨、放生,以求一年吉祥丰收。民谚有云:“二月二,拜村社;龙抬头,祈丰收;八月二,祭村堂;龙收尾,送龙归”。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雨”。因此,为了求得龙神行云布雨,龙抬头时节要在龙神庙前摆供,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同时唱大戏以娱神;敬龙祈雨和放生,以求一年吉祥丰收。也有一些地方在龙头节有“起龙船”的活动。二月初二既是龙头节
也是“土地诞”,在南方沿海地区,二月初二主要举行社祭,祭祀土地神。我国民间还有剃龙头、敬文昌神、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吃猪头等习俗。
古时我国北方部分地区二月二有围粮囤、引田龙、敲房梁、理发、煎焖子、吃猪头肉、吃面条、吃水饺、吃糖豆、吃煎饼、忌动针线的习俗。为了纳吉,二月初二这天的吃食物均取与“龙”相关的名字,作为龙的象征与寓意。成为龙抬头的习俗。
祭社神
二月二,既是龙抬头节,也是土地公的诞辰。“土地诞”也称“社日节”。社日分为春社日和秋社日。古时春社是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秋社是立秋后第五个戊日。古人认为土生万物,土地神是广为敬奉的神灵之一。人们认为土地公管理着五谷的生长和地方的平安,很多地方的百姓都在社日奉祀土地神,为土地神祝贺生日,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