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回声
周晴
①年少的日子是坎坷的,家里很少有快乐的气氛。唯独我生日那天,家里总是惬意的。母亲会烧那么多好菜,父亲也会制造不少惊喜,我便成了众星捧月的公主。
②每年,我都盼望生日。每年,我都在幸福中度过生日。终于,我十五岁了。“十五岁是个大生日,”同学这么说,父母也这么说。我参加过好几个同学家里的生日宴会。或许是房子不够敞亮,或许是长辈守在身旁,总归有几分别扭。如果父母不掺和,那么世界都会是我们的。一个狂欢的夜晚,一个只有我们的夜晚,才能证明我们的长大。对,我要以十五岁生日开启成年的大门!
③明天就是生日了,可是,我为难了。
④母亲回来了,提着大包小包。太多了!“都是你爱吃的!别只顾着看,搭把手!”她笑着说,带着喘。后面的父亲也抱着几个大礼盒,看着很是精美,撩起了我对明天的期待。
⑤我还怎么好开口呢?
⑥可同学早就约好了。如果父母请来外婆一家,狂欢、搞怪,顷刻间便会烟消云散。我嗫嗫嚅嚅地说:“明
天我想请同学们一起过生日,你们就不要参加了,好吗?”他们都愣住了,不吭声了。这沉默太让我煎熬了,我忍不住了,“再和你们补过,好吗?”
⑦爸妈,你们能理解女儿吗?她爱你们,可她已经长大,也有微不足道的社交,也想纵情恣意的飞翔,这难道错了吗?”
⑧不知过了多久,爸爸叹了口气,“好吧!我们出去躲一个晚上。”
⑨第二天平上,他们已经不在家里了,只留下了灶台上摆满的荤素小菜、点心果生。一个人,忙得不亦乐乎。菜摆满了一桌子,我欣赏着自己的杰作,得意中常常想过几丝不安,剪不断,理还乱,拂去又来。等同学们到了以后,这几丝不安才冰消雪融。欢笑一下子充满了整个房间,相册、娃娃、围巾……堆了一桌子,我们吵啊、闹啊,笑声夹杂着歌声如海浪般起伏。当十五只蜡烛点燃的时候,我发现空气中才真正弥漫着自由和独立的味道。在阅读中成长
⑩十点,父母回来了,我笑着请他们吃蛋糕,他们也似是高兴地与同学们打招呼,回自己房间去了。以后几天,他们变得沉默寡言,我也很难解释。难道,成人就意味着在亲情和自我中取舍吗?
⑪不久的一个下午,朱叔叔夫妻突然联袂来访。一进门,就对爸爸说:“今天要躲儿子生日,来你家混顿晚饭!”朱阿姨也忍不住说:“十月怀胎,一生辛苦,好不容易盼到十五岁,本想欢欢喜喜给他过个生日,
却被嫌弃!他要同学,不要老头子老太婆了!”说着眼泪就下来了。大家都愣住了,妈妈跟着长叹一声,爸爸也朝我眨眼晴,我鼻子一酸,竟无语凝噎。
33.作者为什么认为没有长辈在场的十五岁生日,才能“开启成年的大门”?(2分)
34.生日宴上,父母极不情愿的这一“躲”,实际上,预示着亲子关系已发生微妙的变化,从你自身成长经历出发,说说这种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
35.“成人就意味着在亲情和自我中取舍吗?”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
36.请简要分析文末朱阿姨的流泪与“我”的凝噎,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2分)
37.积累链接:请将下边《鱼我所欲也》中的句子填写完整。(2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注:因命题需要,本试卷所选文段均有删改,特此说明。
答案:
六、人生漫读·《成长回声》(10分)
33.因为长辈在场让我们别扭,长辈不在场,世界才都是我们的,才能证明我们的长大。(或因为这样,
生活才能充满自由、独立的味道。)
34.随意年静的增长,青春期的孩子形如有了自己的主张、独立的空间、个人的隐私、私密的朋友等微妙的变化。学生任选一方面举例即可。
35.示例1:我认为不用取舍。成长中和父母多沟通、多交流,彼此理解和相互包容。这样既能拥有亲情,也可以实现自我的价值。
示例2:我认为需要取舍。因为生活的年代不同,思维的方式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孩子和父母之间难于彼此理解、互相沟通,所以只能在亲情和自我中有所取舍。
36.朱阿姨流泪是觉得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竟对自己有些嫌弃了,心里感到心酸与失落。
“我”的凝噎既有对自己所作所为的愧疚,又有对父母包容与理解的感动。
37.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注】语文答案具有很强的即时性和情景性。很多字词的理解和文章的解读,离开了现有的问题和语境,可能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目,甚至同一问题同一语境,不同学生的解答,也可能呈现出不同的情态。所以,阅卷老师在评阅过程之中,务必认真通读原文,仔细搞摩题意,去芜存菁,让每一份答卷做到对无一遗,错无一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