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心:为学院发展服务(信息社会,宣传的生产力作用日趋重要,这是一个炒作的社会,宣传不是纯炒作,但是,它是信息时代的生产力)
两个任务:外宣:创品牌:致力提升学院品牌提升,为学院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内宣:制造舆论导向,灌输学院育人思想;
      净化学院舆论环境,提升学生对学院认可;
  三个渠道:
          1、完善内部信息交流渠道(通讯员队伍建设)
          2、培养一线采编渠道(记者队伍建设)
          3、拓展信息输出渠道(外媒,网络)
  四项措施:
1、以系统思维构建宣传系统:
构建方向性思维:宣传队伍的政治素质(或称政治天赋,要让学生和教师必须把这种工作认真当做政治来抓,宣传本身就是一种政治性强的活动,因此,风险也高)
          培养高敏感思维:信息收集
加强基本功训练:人际交往的公关练习;信手拈来的文笔练习;提炼中心,处理材料能力的培养;见微知著、与时俱进的宣传思想培养;
        2、完善一个阵地巩固宣传系统:(宣传是一项需要投入,甚至较大投入,但产出需时间印证的工作,是一项不能立竿见影,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工作。)
        学校投入很不足,人力投入更不足。发挥学生作用;
早就有想法,建立报社,让学生完成策划、采集、编辑、排版、校对、发行等程序,教师负责后备人才的培养和指导。需要领导协调,解决报社的设备和社址问题,以便迅速进入培养程序。如果培养成成手,就会解决人力问题。
  难度:头一年培养需要教师付出很多心血,培养学生自己做和教师自己做完全两码事。一项工作,教师可能两个小时完工,但指导学生做完可能需要一天,会占用大量时间,但这是一项利在长远,也是面对学校目前政策的唯一办法,希望尽快解决此问题)
对新闻学人才培养也是一个捷径。
3、加强网络宣传力度;一是发挥学校外网的宣传作用,网络监管,及时更新;
4网络宣传、建立院部网络信息、报纸用稿评估机制,网络按月公布,学期汇总,报纸用高学期魔汇总;其成绩直接上报校长,并评选出优秀通讯员和优秀系部,督促大家把信息发送量提上来;(学校在荣誉上的投资必不可少,建议:西部提供的信息,如果经文宣办改装后,见于对外媒体,可按论文对待!其具体级别,可另行商定。
五个原则:
继续坚持正确的宣传方向:以党的政策为指针,以滨海教育为起点,以出的工作为过程,以良好的成效为追求,光大滨海,回报社会;
继续坚持正确的宣传宗旨:宣传滨海,缤纷滨海,凝聚滨海,提高滨海;养正气,树学风,开新天地,讲业务,促学术,争创一流;
继续坚持科学的宣传思路:领导支持,团体努力,放宽眼界,拿来创新,有思路,有生活,起于现在,瞩目未来;
继续坚持正确的宣传原则:挖掘潜力,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人才尽其才;追求完美 铸造精品,宣传精品,精品促精品。
继续坚持强化新闻风险意识,有效规避、消减新闻风险
整体结果:
报纸进一步领会学校精神,结合国家大事、学校实际做好学校育人工作;开拓新的网络、报纸媒体上报渠道,宽幅宣传学校发展轨迹;对外发稿数量保持不低于去年水平;
(1)调整并明确宣传指导思想,以系统思维构建宣传系统
本学期以来,宣传科制定了学期工作计划,明确了学期工作目标。为保证宣传工作的正确方
向与效果,宣传科注重进行了两项建设:一是调整并明确了宣传工作指导思想体系,明确了四个继续坚持:二是构建起覆盖全面、务实肯干的宣传网络。电视台以播音主持专业学生为主要依托,构建起新闻采编队伍,采用学习加实习的工作思路,调动了同学们新闻采访积极性,使《今日滨海》栏目渗透力明显增强。校报方面,重新组建了记者团,在新生比重较大,工作开展不顺的情况下,编辑部果断实行导师指导制,每周一下午对记者团成员进行集体培训,提高了学生采编技巧技能,工作逐渐走上正规。同时,最大限度提高记者领域覆盖面,使采编活动尽量实现与校院生活的全对接。目前,采编网络建设仍在进行中,预期明年将进一步显现应有效果。
2
新闻宣传存在风险,对宣传人员素质要求相当高。为解决这一实际问题,宣传科工作人员除去坚持宽领域、长期性学习外,还加强了内部交流与合作,并实行了重要新闻的领导请示制度,有效规避了新闻风险。同时,尽一切力量交好主流媒体,对针对我院颠倒黑白的报道努力澄清事实,销减负面影响。今年,有效规避和消除了负面新闻报道事件7起,比较重要的有20XX9月避免了《中国信息报》对我院招生的不实报道,10月,宣传科人员亲赴齐鲁电
视台,正面平息了在全国引起轰动的“集体开除学生风波”,据理力争,澄清事实,有效维护了学院声誉。
3)内宣打造滨海特,强化“滨海精神”育人功能
本学期,宣传科秉持学院育人宗旨,以学院内宣应有的育人大任为己任,努力创新,使见证学院成长,繁荣校园文化,辅助培育人才的功能落到实处。比较明显的进步:一是《滨海新闻》覆盖面和时效性有了一定提高;二是校报内容更贴近校园实际生活;三是合作倾向增强,校报和电视台同时推出《院长访谈》栏目,加强了学院育人精神的渗透力;四是校报实行了栏目管理,思路更加清晰;五是内宣内容多角度强化了育人功能,既有正面典型及事件的积极宣传(如校报的《和谐校院》栏目),又注重了反面曝光和督促功能(如校报的《校园聚焦》栏目),同时注重了稿件“滨海精神”的突现,对校院不良倾向实行了合力围击。六是报道的时效性增强,电视台做到新事新报,突显亮点,院报严守了出报频次,自去年九一日至今年一月一日,共出报纸九期,筛选稿件100多万字,修改定稿近30万字,宽领域选稿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校报质量,也吸引了学生,主客观上提高了校报育人职能。
4)外宣注重内涵时效,致力于滨海品牌形象提升
对外宣传必须体现学校内涵,创新性、科学化又针对性的做法最能体现学院内涵和育人实力,同时,动态事件的时效性也是重要方面。从这一认识入手,宣传科从理论性、科学性、现实针对性上对学校工作进行了着重挖掘,同时加强了动态事件报道的时效性,对外宣传有了较大起。一是学院外网新闻更新及时了,新闻质量和数量也大幅提升。18月份,学院外网上新闻60多篇,而本学期以来的近四个月来,外网刊发新闻近100篇;校外媒体对学校的报道有较大提升,近两个月来,宣传科上报山东教育厅稿件20多篇,被公开启用14篇,投稿篇数居山东全部本科高校(42所)中游以上,采用篇数居本科高校上游,稿件采用率迫近70%,稳居本科高校前列(所有数据将以教育厅公布信息为准)。同时,本学期,我院稿件在华禹网、人民网、新华网、《齐鲁晚报》、《中国教育报》、《青岛日报》、《青岛电视台》等媒体都有刊发转载,有效宣传了我院,提高了我院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