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toLogisticsScience
课程编号:021030090
总学时及其分配:28学时理论教学,4学时实验教学学分数:2学分
适用专业:交通工程任课学院、系部: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交通运输类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
二、课程教学的目标本课程目的是通过课堂讲授、案例探讨和实验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物流系统及其环境系统的基本构成、作业流程、技术管理及运作规律,熟悉物流网络与场站规划的常用方法。
其主要教学任务如下:
1、了解现代物流基本理论,熟悉物流信息系统在物流运作流程中的应用。
2、熟悉交通运输、包装、装卸搬运、储存、流通加工、配送等子系统的基本运作流程及内容。
3、培养学生利用运筹学、运输经济学、交通规划等相关知识解决物流网络与场站规划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教学安排
导论理解物流学科中关键术语的概念与内涵,会用物流专业用语来描述物流现象。
掌握物流系统的作业与技术管理过程、物流系统的支撑保障要素并运用相关理论、方法去分析、揭示物流问题背后的规律、特征。
了解物流学科与社会经济活动、人们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会运用所需知识来观察生活,便利化生活
第一章
了解现代物流学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掌握物流和现代物流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物流系统的分类、构成、功能和运作模式
第二章
了解国内外物流发展的历史、概况、特点,在其基础上学习现代物流的运作模式,了解其发展概况,同时探讨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
第三章
了解交通运输体系的构成及运输方式的选择方法;掌握各种运输技术、合理化运输组织形式及集装箱运输的相关概念。
第四章了解仓库的构成;仓库作业流程、物资维护保养、合理化储存的含义、标志;库存控制的要素以及仓库管理质量的各项指标。
重点掌握储存的作用、保管的任务、ABC分类法,确定型存储模型。
第五章
了解包装的功能、分类、材料、包装容器的种类;一般的包装技法、特殊包装技法;包装机械的定义、分类、以及常用的包装机械;包装的组织管理、计划管理、费用管理和包装标准化的管理。
重点掌握包装的功能、包装的类型、几种包装技法,包装机械的概念、分类,包装管理的内容。
第六章
了解装卸搬运的含义、工作组织方法及特殊物品的装卸搬运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掌握装卸搬运的原则及合理化手段。
第七章
了解配送的意义和作用,理解配送的基本概念、配送中心功能、类型及其作业流程、配送优化的主要算法;
掌握配送业务与管理的内容,配送路线选择的原则及基本方法和配送的评价指标体系。
第八章
了解流通加工产生的原因、流通加工的作用;流通加工的形式、各种流通加工的内容与方法;流通加工的生产、质量管理及流通加工合理化的组织、流通加工的技术经济指标等。
重点掌握流通加工的作用、几种形式,流通加工合理化的途径及
流通加工的技术经济指标。
第九章了解物流信息管理的内容、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理解几个主要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掌握物联网的体系结构、物流信息系统的相关内容,了解物流决策支持系统的原理、组成及其开发应用方法等
第十章了解物流网络的概念与内涵、物流网络的特性与分类、构成要素;理解物流枢纽、物流节点、物流通道的概念、特征、分类;掌握物流节点、物流通道、物流组织网络的的构成要素、主要功能。
第十一章了解物流节点选址与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一般原则与基本步骤了解物流节点建设
项目技术经济评价的主要指标;理解物流节点流程优化、功能分区、设备选型、交通组织等基本方法;
掌握几种常见的物流节点选址方法。
第十二章了解现代运输体系中,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的货物运输场站的概念与作用,掌握其场站选址规划的基本方法
具体课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章节及知识点
讲课
实验
上机
合计
导论物流论文
2
2
第一章
2
2
第二章
2
2
第三章
4
4
第四章
2
2
第五章
2
2
第六章
2
2
第七章
2
2
第八章
2
2
第九章
2
2
第十章
2
2
第十一章
2
2
第十二章
2
4
6
合计
28
4
32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先修后续关系)本课程的前修课程为《交通工程导论》、《交通运输工程概论》、《运筹学》等。
五、建议使用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基本教材叶怀珍,现代物流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教学参考资料
1王之泰,新编现代物流学(第三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
2崔介何,物流学概论(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3万联周刊
六、教学方法与学习建议(授课方式、重点、难点及后续自主学习建议)
结合本课程教学重难点,梳理主要学习知识点及要求如下:
1.了解物流学的发展动态及趋势,熟悉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熟悉物流系统运作流程,掌握相关环节设备、流程和组织优化的方法。
3.掌握物流网络与场站规划的方法。
七、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要求过程考核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并有具体细则与记录)
1、集中考试:开卷、笔试。
2、成绩采用100分制记分,期末考试占60%,平时成绩占40%
备注:此模板适用于除毕业设计(论文)之外的所有课程,毕业设计(论文)须单独编制指导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