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配送中心的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WTO的加入,市场竞争已越来越激烈,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已由节约原材料的“第一利润源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利润源泉”,转向建立高效的物流系统的“第三利润源泉”。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现代物流作为第三种利润和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国家政策的出台推动了现代配送中心的进程。商品物流配送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我国流通领域出现以来,因其能够适应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要求,减少流通环节、节约流通费用、加快商流和物流速度、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等特点,而受到政府主管部门和流通企业的广泛重视。国家已明确将发展商品物流配送作为深化流通领域营销方式改革、实现流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已列入国家流通产业发展政策。
在这两种因素的驱动下,国内许多行业部门纷纷建立配送中心。对于配送中心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国内外的物流实践证明,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的配送中心是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传统储运业迎接国内外竞争挑战,向现代物流业转变的重要途径。在现代物流网络中,配送中心不仅执行一般的物流职能,而且越来越多地执行指挥调度、信息处理、作业优化等神经中枢的职能,是整个物流网络的
灵魂所在。因此,发展现代化配送中心是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方向。
1.2文献综述
国外对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的研究已有60余年的历史,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只有10余年的历史,但也有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国内外对各种类型物流中心的选址问题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许多可行的模型和方法。归纳起来,这些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可分为三类,包括应用连续型模型选择地点,应用离散型模型选择地点和应用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选择地点。
第一类方法认为物流配送中心的地点可以在平面上取任意点,代表性的方法是重心法。该方法不限于对特定的备选点的选择,灵活性较大,特别是在单个物流中心选址的应用中,已得到多数人的接受和认可。但是,由于这个地址可能位于河流、建筑物或其他无法实现的地点,实际上到的最优地址往往很难实施。
第二类方法认为物流配送中心的备选地点是有限的几个场所,最合适的地址只能按
照预定的目标从有限个可行点中选取。代表性的方法有:整数或混合整数规划法、鲍摩—瓦尔夫(Baumol-Wolfe)法、库思—汉姆布利尔(Huehn-Hambureer)法、反町氏法、逐次逼近模型法等。王战权
对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作了研究,提出了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分析求解。刘海燕等在分析物流系统中库存管理、运输、配送中心之间联系的基础上,应用最优化方法建立了一个物流配送中心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胡刚等在考虑物流配送中心固定运营提出启发式算法。如果基础数据完备,该类方法得出的解是较符合实际情况的。由于这类方法所建立的模型多数己被证明为NP ,非确定型多项式算法难题,不宜用线性模型来处理,因此计算工作量很大,而且需要的基础资料也很多。
第三类方法的思路是将专家凭经验做出的判断以数值形式表示,经过综合分析后对选址进行决策。由于前两类方法的选址研究很难将选址中的所有影响因素考虑周全,如:地理、地形、地物、地基、环境、交通、劳动力、城市用地、城市发展等等,并且即便想把这些因素考虑全面,也很难量化形成模型中的约束条件。因此,建立一种物流中心的选址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评价(Fuzzyjudge),层次分析(AHP)等数学方法进行综合评价,进而确定物流中心的最有位置就显得十分有效。但是,这类方法专家的主观判断占主导地位,决策结果常常受到专家知识结构、经验以及他们所处地位、时代和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和影响。所以,对于有限的备选地点,该类方法尽管常常有效,但是若以整个城市大系统为研究对象来研究物流中心的选址,则必须具备足够的基础资料,辅以定量分析,否则将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总而言之,由于物流中心选址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考虑的因素众多,在实际研究或应用中,考
虑的侧重点不同,因而各种研究成果的条件和方法都有较大差别,但是对于科学合理地规划我国各种类型的物流中心而言,都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1.3本文研究的意义
配送中心作为物流网络的节点,其合理选址不仅影响到配送中心本身的运营成本、运营绩效、竞争战略和未来的发展,而且还影响到配送中心上游的供应商、下游的分销商或零售商的物流成本、以及物流战略和竞争战略,甚至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
本论文通过对配送中心选址及相关问题分析,从理论上进一步丰富和补充了配送中心选址研究。
从实践方面来说,本文的意义有以下几方面内容:通过建立的配送中心选址模型,有效的确定配送中心建设方位,使得配送中心可以更快捷便利的满足顾客需求,有效地扩大服务体,从而提高配送中心竞争力,提高配送中心经营利润;作为建设配送中心的首要问题,符合新环境下的配送中心选址为配送中心内部设施建设以及配送路径优化提供了先决条件。
物流论文第二章物流配送中心概述
2.1配送中心的形成和发展
追溯历史,很多学者认为配送中心是在仓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仓库的功能,几千年都是作为保管物品的设施,我国近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扔把仓库解释成“储藏粮食和其他物资的建筑物”,完全是一个静态的过程。有些专业词典做了动态的解释,例如《中国物资管理词典》把仓库解释成“专门集中储存各种物资的建筑物和场所,专门从事物资收发保管活动的单位和企业”,从收、发两方面赋予了仓库一定的动态。但是这些定义完全没有包含配送的本质内涵,所以有不少学者把配送中心直接解释成仓库显然是不妥当的。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的发展、生产总量的逐步扩大,仓库功能也在不断地演进和分化。在我国,早在闻名于世的中华大运河进行自南向北的粮食漕运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以转运职能为主要目的的仓库设施。明代出现了别与传统的以储存、储备为主要功能的新型仓库,并且冠以所谓“转搬仓”之名,其主要职能已经从“保管”转变为“转运”。在新中国建立以后,服务与计划经济的分配体制使我国出现了大量以衔接流通为职能的“中转仓库”。随着中转仓库的进一步发展和这种仓库业务能力的增强,出现了相当规模、相当数量的“储运仓库”。在外国,仓库的专业分工形成了仓库的两大类型:一类是以长期储藏为主要功能的“保管仓库”,另一类是以货物的流转为主要功能的“流通仓库”。
流通仓库以保管期短、货物出入库频率高为主要特征,这和我国的中转仓库有类似之处。这一功能与传统仓库相比,有很大区别。货物在流通仓库中处于经常运动的状态,停留时间较短,有较高的进出库频率。流通仓库的进一步发展,使仓库和连接仓库的流通渠道形成了一个整体,起到了对整个物资渠道的调节作用。为了与仓库进行区别,越来越多的人便称其为“流通中心”或“配送中心”。
现代社会中产业的复杂性、需求的多样性和经济总量的空前庞大,流通作为生产过程的延续,决定了其复杂性和多样性。这种状况又决定了流通中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流通中心各有其侧重职能,再加上各个领域、各个行业自己的习惯用语和相互间的用语不规范等缘故,也就决定了出现各种各样的叫法,如集运中心、配送中心、存货中心、物流节点、物流基地、物流团体等。在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为了挖掘物流过程中的经济潜力,物流过程出现了细分,再加上市场经济体制造就的普遍买方市场环境及以服务来争夺用户的竞争结果,企业做出了“营销中心下移”、“贴近顾客”的营销战略,贴近顾客一端的所谓“末端物流”便受到了空前的重视。配送中心就是适应这种新的经济环境,在仓库不断进化和演变过程中所出现的新的物流设施。
配送中心是集多种流通功能于一体的物流组织。在商品流通实践中,配送中心要开
展多种活动和完成多项目的物流作业,因此,一般来说,它的经济实力和经济规模都很大。例如,据有关资料介绍,美国沃尔玛公司下属的配送中心,建筑面积为12平方米,投资额7000万美元,职工人数有120名。该配送中心拥有200辆车头、400节载货车厢、13条配货传送带。在配货场内设有170个接货口,每天能为分布在6个州的100家连锁店配送商品,经营的商品品种多达4万种。另据介绍,在欧洲,一些国家近期所建立的配送中心,其占地面积至少也有数万平方米,并且在配送场所内均配备(或装备)各种先进的物流机械和专用设备。例如德国马自达MOTOR汽车配件中心,总建筑面积为25万平方米,经营的商品品种有8万余种。该中心拥有17台塔式起重机、10万台运输设备和其他格式分拣设备。
不难看出,配送中心乃是利用先进的物流设备开展商品分拣、加工、配装、运送等业务活动的大型物流基地(或物流组织)。
通过考察商品物流发展史可以看到,配送中心的形成和不断完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从另一个角度看,建立配送中心也是实现物流运动合理化的客观要求。众所周知,在人类社会中,被称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一直是在不断创新的。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广泛应用,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势必会越来越强。其结果,一方面将导致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日趋提高;另一方面,社会分工和协作关系将更加发展、更加扩大。具体来说就是:在社会生产不断发展的条件下,不仅在生产领域内部,分工协作关系会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在生产领域外部,生产者和流通当事人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日益扩大。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社会生产连续、快速运转,客观上要求有专门的经济组织(或机构)提供包括物资(原材料)供应和保管、产品分销的社会化服务,行使流通职能。从效率和效益的角度来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流通规模的日益扩大,客观上要求人们用科学的方式和方法去组织各种经营活动(其中包括综合物流功能、使物流运动系统化等)。实践证明,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一些老式的物流设施(仓库)进行了全面改造,完成了功能“再造”,由此演化成了配送中心。也正是因为存在着上述客观要求,才促使处于市场竞争中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建立起来了服务于生产和销售的配送组织——配送中心。可见,配送中心的产生和发展不是偶然现象,而是生产和物流不断发展的必然的结果。换言之,配送中心的产生和发展是物流运动系统化和规模化的必然趋势。
2.2配送中心的含义
2.2.1配送中心的定义
配送中心是以组织配送性销售或供应、执行实物配送为主要的职能的流通性节点。在配送中心中为了能更好的进行送货的编组准备,必然需要取零星集货、批量进货等种种资源搜集工作和对货物的分整、配备等工作,因此也具有集货中心、分货中心的职能。为了更有效地、更高水平地实现配送,配送中心往往还须具有比较强的流通加工能力。
此外,配送中心还必须执行货物配备后送达到户的使命,这是和分货中心只管分货不管运达的主要不同之处。由此可见,如果说集货中心、分货中心、加工中心的职能还是较为单一的话,那么配送中心的功能则较全面、完整。也可以说,配送中心实际上是集货中心、分货中心、加工中心功能之综合,并有了配与送的更高的水平。
配送中心作为物流中心中的一种主要形式,有时便和物流中心等同起来。
配送中心的形成及发展是有其历史原因的,日本经济新闻社的《输送的知识》一书,将此说成是物流系统化和大规模化的必然结果,《变革中的配送中心》一文中是这样讲的:“由于用户在货物处理的内容上、时间上和服务水平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顺利地满足用户的这些要求,就必须引进先进的分
拣设施和配送设备,否则就建立不了正确、迅速、安全、廉价的作业体制。因此,在运输业界,大部分企业都建造了正式的配送中心。”
由此可见,配送中心的建设是给予物流和理化和发展市场两个需要,这是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的。
配送中心是物流领域中社会分工、专业分工进一步细化之后产生的。在新型配送中心没有建立起来之前,配送中心现在承担的有些职能是在转运行节点中完成的,以后一部分这类中心向纯粹的转运站发展以衔接不同的运输方式和不同规模的运输,一部分则增强了“送”的职能,而后又向更高级的“配”的方向发展。
日本《日常用语词典》对配送中心的解释是:“配送中心是一种物流节点,它不以储藏仓库的这种单一的形式出现,而是发挥配送职能的流通仓库,也称作基地、据点或流通中心。配送中心的目的是降低运输成本、减少销售机会的损失,为此建立设施、设备并开展经营、管理工作”。
《物流手册》对配送中心的定义是:“配送中心是从供应者手中接受多种大量的货物,进行倒装、分类、保管、流通加工和情报处理等工作,然后按照众多需要者的订货要求备齐货物,以令人满意的服务水平进行配送的设施。”
王之泰在《物流学》一书中的定义如下:配送中心是从事货物配备(集货、加工、分货、拣选、配货)和组织对用户的送货,以高水平实现销售或供应的现代流通设施。这个定义的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配送中心的“货物配备”工作是其主要的、独特的工作,是全部有配送中心完成的。
2、配送中心有的是完全承担送货,有的是利用社会运输企业来完成送货。从我国国情来看,在开展配送的初期,用户自提的可能性是不小的,所以,对于送货而言,配送中心主要是组织者而不是承担着。
3、定义中强调了配送活动和销售或供应等经营活动的结合,是经营的一种手段,以此排除了这是单纯的物流活动的看法。
4、定义中强调了配送中心的“现代流通设施”,着重与以前的诸如商场、贸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