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冷链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毕业论文
摘要:河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人口众多,对生鲜、冷藏产品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因此,急需建立专业化的冷链物流体系和制定相应的冷链物流方案,以确保河南省冷链物流的健康发展。本论文首先对河南省冷链物流发展的资源优势及区位条件进行了分析,反映出了河南省冷链物流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同时也指出河南省冷链市场发展严重滞后的现状,并且对河南省冷链物流出现的畸形发展等问题剖析了其中的原因,提出了有利于河南省冷链物流健康发展的建议,明确了河南省今后冷链物流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关键词:河南省,冷链物流,发展问题,冷链市
一、河南省具有冷链物流发展的优越条件
(一)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河南是中部农业大省,也是全国第一粮食生产大省。农业、畜牧业以及食品业非常发达,果蔬产量居全国第二位,肉类产量居全国第三位,奶类产量居全国第四位,粮食、肉类、果蔬、乳制品等产业发展的原料基础非常雄厚;速冻食品、鲜肉及肉制品分别占全国产量的72%和13%,向省外输出量比例约达到60%和50%以上。河南有丰富的饲料饲草资源,悠久的养殖传统,畜禽品种众多。全省畜牧业龙头企业有400多家,畜牧业产量占全国的10%,能够提供充足的发展冷链物流的资源。素有“中原熟,天下足”、“中国粮仓”等美誉。
(二)有力的政策支持
随着居民消费不断升级和产业快速转型,政府也陆续的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进而来优化政策环境。近年来,河南省政府相关部门提出了“垂直整合,错位发展”的思路来发展食品工业,将食品工业打造成亿万产业。河南食品工业在“十二五”期间将会得到很大的发展。
(三)较强的价格竞争优势
由于河南省具有先天发展农业的地理区位优势,农产品价格较低,冷链产品具有很大价格优势。据统计数据显示河南省的畜牧产品和肉食品价格普遍低于国际市场30%到50%,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市场都有较强的价格竞争优势。
(四)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河南省地处中原,国道、省道连接各地市,公路通车总里程高达23.8万公里,高速公路超过4500公里,居于全国首位。另外还有很多条铁路干线在省内交汇,货物运输便捷,运输里程近,费用低。海关总署已经正式下发通知,郑州出口加工区可以拓
展保税功能,内贸外销交通都极为便利。此外,国家的“五纵二横”鲜活农产品流通“绿通道”工程,河南省已经开通了4条国道的“绿通道”。
二、河南省冷链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对冷链的认识程度低,造成河南省冷链物流市场有效规模小
目前,河南省相关政府部门主要是从成本以及利润的角度考虑冷链物流的发展意义。在提高冷链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方面认识不足,不愿支付高昂物力财力建立开放的冷链物流系统,在保障人民的知情权,维护人民权益,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方面更没有得到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对于建设冷链物流系统所涉及到的能源节约、需要系统合作等问题,更没有过多去考虑。此外,加工制造企业、物流运营企业、商超及零售终端等冷链的各环节对冷链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作为消费者对冷链的认识也还只是停留在冷藏车和冷库的层面上,消费者在购买冷鲜保质产品时,一般只考虑产品是否便宜,并没有认识到冷链对保障食品安全和品质的重要性,所以不愿意花较高的费用,对冷链建设的参与度低。据不完全数据统计,2012年河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716亿元,需要冷链服务的消费量高达4000多亿元,而在实际应用冷链的消费量不足6%,据2011年数据估计河南易腐食品的总消费量约为8000万吨/年,目前已应用的冷链消费仅为700万吨左右。可以说,冷链物流市场有效规模非常狭小。
(二)缺乏冷链行业标准推广和标准执行监管
由于政府并未重视冷链的发展,所以造成冷链的行业标准制定缓慢,在社会中也没有得到有效推广普及,可以说河南目前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比较完整的冷链标准体系,在食品冷藏运输以及质量标准方面欠
缺严重。据近期数据统计显示,河南大约90%的肉类、80%的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及果蔬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进行储运,根本达不到相关食品质量要求。此外,政府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不健全,河南省冷链物流监管体系的建设严重滞后于冷链产业的发展速度。另一方面在监督上没能够有效的监管冷链各个标准的执行情况,使得标准难以得以彻底的实施和推广。很多企业为了节约生产成本,不愿按着相应的标准组织生产,从而造成了冷链行业的无序发展。
(三)河南冷链未形成独立完善的运作体系
河南省冷链产业的整体发展规划欠缺影响了冷链物流资源整合,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缺乏配套协调。一方面冷链物流业各自分割区域,不愿意相互协作,共享资源渠道,
整体上河南的冷链体系依然呈现蜘蛛网式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作为独立的冷链企业没有建立起速冻食品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如在实际建设中果蔬类冷库建设很少,而肉类冷库建设却比较多;用于生产企业加工型冷库很少,而终端城市经营性冷库相对比较普遍。这些都会造成冷链物流业发展上的失衡,阻碍冷链物流业的健康发展。再次商品结构雷同性严重,销售策略定位不清晰,导致成本高,利润低,整个冷链行业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日趋严重的同构化和产品更新问题。
(四)第三方物流发展弱小
河南省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远远落后于第二方冷链物流,呈现畸形。目前河南省的冷链物流配送业务大多由生产商或经销商完成,冷链物流仍以自营物流为主,第三方物流发展比较滞后。目前能够保证对整个冷藏供应链进行温度控制的物流供应商很少,占绝大多数冷藏物流供应商是从传统的冷藏运输商演变而来的,一般只能提供冷藏运输服务,而不是专业地对一个完整的物流过程进行控制。像双汇、思念、众品,因为担心质量问题,都建有自己的冷链物流公司。生产的是冷鲜肉,在运输过程中都需要冷藏,而且冷藏不同于冷冻,对温度要求很高,怕出问题,基本不敢外包。大多数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基础设施、节点网络、信息系统、服务质量还不能够满足工商企业的要求。可以说在冷链物流这个行业,河南目前还没有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以及合理的规划。
(五)缺乏相关专业性人才
由于冷链物流产生的比较晚,而且属于技术和管理方面要求比较高的产业,这就需要一大批既精通冷链食品运输仓储业务、又善于运用现代管理信息手段并深谙现代冷链物流运作的人才和专家。目前河南省在物流人才培养方面明显落后于其他经济较发达地区。河南虽然是人口大省,但教育资源却很奇缺,人口与资源的矛盾相当突出,大学相对较少,大学水平也普遍不高,物流人才的培养无法达到要求。据2012年统计数据显示,河南省仅有13所本科高校开设有现代物流类专业,平均每年毕业生大约只有2700多人,有12所专科学校开设物流类专业,毕业生每年也只有5000多人,中专以上物流专业毕业生每年也只有1万多人,物流专业人才明显不能满足现实需求,一直处于非常紧缺的状态。另一方面原因
是,河南作为中部省份,在对外开放方面,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无法和沿海地区相比较,这样就导致大量人才外流,而吸收人才十分困难,物流专业人才和师资力量严重匮乏。同时冷链物流作为后起产
业,政府以及高校没能够足够的认识,严重影响了专业人才培养。
(六)冷链设施设备不足,技术落后
河南省冷链设施和冷链装备严重不足,原有设施设备陈旧,目前分布在城市周围冷冻冷藏库房基本都是上个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兴建的,当时建设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理念已经远远落后于现代商品对物流的要求。无论是道路交通还是库房形式、规模、设备都与现代城市规划不相符合,更无法满足现代物流的要求。比如库房脏乱不满足食品的卫生要求;低效的卸货和装货平台不满足现代物流的快速化要求;高耗能陈旧的制冷设备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高效安全的运作要求。建设现代的高科技冷链物流设施需要高额的费用。据统计,建10000平方米冷库,在硬件设备上需投入经费1000多万元,如果建设一个能检测生物9项、理化20多项指标的检测中心需投资400多万元,这样的成本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能承担的。所以冷链设施落后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这将需要政府来解决。冷链设施设备不足,技术落后,导致了易腐食品大量损耗,河南省果蔬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高达25%~40%,整个物流费用占到易腐物品成本的70%,更严重的是食品安全存在巨大隐患。
三、河南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建议
(一)提高人民冷链意识,扩大对高品质冷链产品的需求
物流论文从供求关系的角度来看,只有供求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推动冷链体系的快速发展,而目前积极推动冷链体系发展的主要是物流服务领域以及冷链相关技术设备的供应商。在以需求为主导的市场环境,冷链市场却是以供给为主导,消费者仅作被动接受者,只凭供给方的力量拉动市场的运行,是难以推动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的。因此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有关冷链物流的宣传,充分调动需求方的推动作用。从整个冷链物流供应链的角度看,冷链的发展是需要冷链各环节的共同努力的。消费者作为供应链的终端,是冷链物流体系的最终受益者,对供应链的健康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有消费者转变传统的消费观念,认可了冷链物流,才能形成对安全、高品质食品的需求,才能够拉动相关行业尽快地发展冷链物流体系。可见消费者的这种巨大需求是推动冷链系统快速发展的最终动力。据测算,河南省易腐食品的总消费量约7730万吨/年,目前已应用冷链的消费量仅仅690万吨/年,需要冷链服务的消费量约3480万吨/年,约占全国的7.9%。如果能够充分的挖掘市场,让全民参与冷链体系,那么这个需求将是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