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描写兰花寂寞的句子赏析
路遥《平凡的世界》描写了一幅史诗般的宏阔壮丽的,特定历史时期的中国农村生活的画卷。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中期,中国农村社会的巨大变化,在路遥先生笔下,可谓波澜壮阔震撼人心。四十年来,影响了中国几代人的思想和成长。
孙玉厚养育了四个儿女,孙少安、孙少平是平凡的世界中两个不平凡的男子汉,孙兰花、孙兰香,更是两朵幽兰一般,令人瞠目艳羡的好女子。
孙兰花是孙玉厚的大女儿,由于家境贫寒,兰花自小没有进过学堂,她的成长历程就是出山劳动、砍柴、喂猪、做家务。生活环境的艰难使得兰花不但不能够读书,且没有享受过一个女娃娃应该得到的爱护和怜惜。
罐子村不务正业,没爹没妈的二流子王满银在外面流浪回到村里,面对着冷锅冷灶,忽然间想娶一个老婆时。把前后村的姑娘扒拉了一遍,他瞄准了双水村的兰花。
兰花勤劳善良质朴,王满银在心里打算着要娶了兰花。兰花不但长得好看,还勤劳,善良。娶回家,种地,出山劳动,都不怕了。目标既定,要行动时,王满银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
托不起大媒。更主要的是仅凭他在村里人心目中逛鬼、二流子的名声,也不会有人为他保媒。于是,王满银就不断的制造机会接近兰花,死缠烂打甜言蜜语,时不时地买点小礼物送给兰花。这一切,对于兰花而言,从来没有一个人,或者一个男人对自己如此关心过。一颗苦难之中的,竟也像春季下地的种子,渐渐地开始萌动了。她觉得王满银并非像村里人们形容的流氓无赖,二流子。相反,她慢慢有点喜欢这个穿戴光鲜(相对于兰花而言,王满银是衣衫整洁的)且又不安分的后生了。平凡的世界 路遥
兰花和王满银好了。风波很快传进了孙玉厚的耳朵。孙玉厚大发雷霆,极力反对女儿兰花和王满银恋爱。兰花一反平常的温顺乖巧,第一次反抗父亲的威严的训斥,说:我要嫁给王满银,死,也要死在王满银的门上。
兰花的话,使孙玉厚像遭了雷击一般,抱住头,圪蹴在地上,长叹一声,算是默认了兰花与王满银的婚事。
兰花嫁给王满银之后,算是给王满银送上门的一个带生娃,带种地,带看家,带照顾王满银吃喝的长工加保姆。
王满银不改当年陋习,依然是常年在外面逛世界,至于挣钱,那只能是顾上自己的嘴油肚满,有时候,甚至混到自己都吃不上饭。他长年累月地在外面闲逛,只是到了过年的时候,才想起孩子老婆还在罐子村等着他。他一年到头,只能是给孩子——猫蛋、狗蛋买一些小礼物,有时候给兰花每一件两件廉价衣裳。兰花苦争苦熬,盼着每年的春节前后,王满银溜溜逛逛地回家,吃媳妇兰花做好的现成的饭食。
王满银在村里是出了名的二流子,不务正。孙玉厚夫妇,孙少安、孙少平、孙兰香等,一家人都对不务正,爱吃懒做的王满银恨得牙根疼。而孙兰花却始终拿自己的男人当一块宝。兰花对于王满银的爱情,始终是孙家父子眉头的愁疙瘩,衣襟上的一颗饭粒子。有段时间孙少安曾经给父亲商量要让兰花给王满银离婚。孙玉厚尽管烦透了王满银这个二流子女婿,但他却训斥少安:你出的是是个甚馊主意啊!
兰花是孙玉厚家的长女,是孙玉厚家境最贫寒时期长成的女子,没有得到过温暖的兰花,自打受到王满银的小恩小惠的关照,就已芳心暗许,这一许就是死心塌地,就是一辈子对于王满银的爱护和关怀。无论王满银有钱或者没钱,只要男人回家,她都心甘情愿地伺候着。好在孙少平要离婚的注意,在父亲孙玉厚那里就遭到了反对。不然,即是父子都同意了,实施兰花这里也是绝对行不通的。
那一年春节,兰花准备好过年的一切吃食,就等着丈夫回家过年了。大年三十了,兰花 带着两个孩子,站在大路上等她的二流子丈夫,当最后一趟班车从罐子村呼啸而过时,没有等到丈夫归来的兰花和没有等到父亲回家的两个孩子,都站在村口那条马路上哭了起来。
王满银因为往上海贩运木耳亏了老本儿,年关回到湟源,身上唯一的一百元还了债。回家,连买一张汽车票的钱都没有了。大年三十在火车站候车吃政府的爱心饺子,遇上了广州贩卖假表的女人。二人一起卖假表,赚了一些钱。这下子王满银抖起来了,他凯旋一般,带上那女的回了罐子村。
兰花像伺候上宾一般,待承王满银和那个女人。尽管村里人都像看西洋景一样来兰花家看景致,且是议论纷纷,说些不三不四的话。但兰花相信丈夫,为丈夫带回家这样一个生意合伙人而自豪。晚上睡觉的时候,问题来了。丈夫让那个女人也睡在自家炕头上,……。兰花惊愕之余,终于忍无可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