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佛陀|多元文明融合的犍陀罗佛教艺术
本文来自『宗教艺术考古研究』
菩萨立像 灰片岩 犍陀罗 公元2-3世纪
本帖所示犍陀罗造像
均来自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收藏
古代犍陀罗地区示意图
弥勒菩萨立像 灰片岩 犍陀罗 公元2-3世纪
菩萨立像 灰片岩 犍陀罗 公元2-3世纪
局部
佛陀立像 灰片岩 犍陀罗 公元2-3世纪
佛经经典
佛陀立像 灰片岩 犍陀罗 公元2-3世纪
背光处可见佉卢铭文
局部
局部
佛陀立像 灰片岩 犍陀罗 公元2-3世纪
佛陀立像 灰片岩 犍陀罗 公元2-3世纪
供养者胸像
灰片岩 犍陀罗 公元2-4世纪
佛陀坐像
灰泥 犍陀罗 公元3-4世纪
佛陀立像 灰片岩 犍陀罗 公元2-3世纪
佛陀立像 灰片岩 犍陀罗 公元2-3世纪
局部
局部
观世音菩萨半伽思维像 灰片岩 犍陀罗 公元2-3世纪
局部
局部
从佛经来说,释迦牟尼于公元前528年涅槃,佛陀的教义基本上是口耳相传,并没有书面的文本存在。犍陀罗地区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和使用文本佛经的地区。佛经书写和犍陀罗语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贵霜帝国鼓励佛教写经和文本文学,使大量口耳相传的佛教经典书面化。
这推动了犍陀罗语的发展和繁荣。犍陀罗语也成为佛教早期经典的重要书写语言。甚至可以说,佛经的原典语言是犍陀罗语,而不是梵语。从150年左右,中国开始翻译佛经,可以说,中国的佛经最早就是从犍陀罗语翻译过来的。贵霜在其中扮演了主导性的角。迦腻伽等贵霜君主推崇大乘佛教的文本化经典,一方面,大乘佛教的文献从此被视为佛的指导,成为带有权威性的佛典——这些佛典被具有菩萨牺牲精神的佛教传法僧带到东方;另一方面,出现了大量佛教文学作品和佛教文本,迦腻伽时代的世友尊者和马鸣菩萨,都是这一潮流中的佼佼者。比如《法句经》,1994年在哈达地区发现的犍陀罗语写本是目前保存最早的文本,时间大约是在公元10到30年之间,堪称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佛教写本。犍陀罗语或者说佉卢文书的俗语,如同欧洲中世纪的拉丁语一样,在宗教传播中担当语言中介的角。在梵语雅语和婆罗迷文取代犍陀罗语之前,它都是佛教传播的重要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