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会发展阶段需求对于翻译的影响
——中国翻译发展史为例
摘要:
  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对翻译有着不同的选择和需要。本文就我国翻译发展史的四个发展阶段来浅析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对于翻译的影响。
关键字:
    社会发展阶段;需求;翻译
我国的翻译事业有两千多年多年的历史,早在远古时期,我国就已经有了翻译活动,但那时的翻译活动仅限于口译,并且主要以生活交流为目的。在这两千年的翻译史中,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东汉至明初、明初至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这四个阶段由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同,因此翻译活动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东汉至明初翻译主要侧重于佛经的翻译,明初至五四运动翻译活动主要侧重于西方自然科学,社会科
学及文学翻译,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主要侧重于对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即无产阶级文学翻译时期,而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翻译事业蓬勃发展,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理论翻译,文学翻译,科技翻译,经贸翻译等蓬勃发展,方兴未艾,以加强我国和国外的交流,学习国外的先进文化和技术,以及向世界展示我国的发展成果和优秀文化。
一、 东汉至明初
佛教到东汉末期,不仅在皇室贵族中受到崇拜, 而且慢慢地流传到民间,信仰佛教的民众在逐渐增加。按照任继愈(1998: 315)的论述,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在门阀士族的大力扶持下,佛经翻译有了显著的增加,佛教得到广泛 的传播,佛经翻译者在汉代才12人,魏晋南北朝增加到118人,在369年中,共译出佛经1621部,包括4180卷。中国佛教史上的最大一件事是,唐朝太宗皇帝为玄奘大师设立译场,集中国内学僧与文人名士数 千人参加佛经的翻译工作。为什么佛经翻译活动如此盛行,并且还得到了贵族甚至是国家的支持?
两汉到东晋这一时期中国国内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思想环境对佛教传播极为有利,中国社会对佛教产生了一种潜在需求。从精神需求和佛法内容来看,儒家只能解决现世的问题,对于来世的问题却没有任何帮助。而佛教的传入,为在人世痛苦中挣扎的凡夫指明了条条通
佛经经典往彼岸极乐世界的解脱之道,给苦难无助的人们一种精神皈依,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中国相当多的传统精英阶层人物以及普通大众都被佛教深深地吸引过去,这也就促成了这一时期佛经翻译的发展与盛行。
二、 明初至五四运动
这一时期,西方自然科学、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学术思想以及西方文学
品传入我国。
我国的明末清初,正值欧洲资本主义蓬勃发展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尤为迅速。而此时的中国,正饱受倭寇之患。由于连年战争,我国国力衰竭,科技落后,兵器简陋,迫切需要改良,以求富国强兵之道。这就给了外国传教士以可乘之机。他们利用西方的科技知识作为诱饵来华传教,客观上却起到了介绍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推动中国科技发展的作用。
中英战争之后,中国从一个封建专制国家变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各国列强接踵而来,强迫清王朝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因此,培养翻译人才为大势所趋。这一时期的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也推动了翻译的发展。
如果说佛经翻译是中外文化的第一次大交流,那么,中外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流则发生在1920世纪之交的清末及民初。这一时期,或译西方自然科学著作,以达到增强中国国力的目的,或译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著作,试图以此唤醒国人向西方追求真理。因此,这一时期的翻译著作明显受到当时中国社会需求的影响。
三、 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五四运动是我国近代翻译史的分水岭。五四运动以后,尤其是俄国十月革
命的影响,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拯救中国的新路子,那就是走社会主义的道路。而走社会主义道路,就必然需要把社会主义介绍给中国广大民众认识,使人们认可它,有众基础,因而这一时期的翻译侧重于介绍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无产阶级文学作品,同时白话文也开始取代文言文,涌现了以鲁迅为代表的无产阶级翻译家和理论家。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三十年间,翻译工作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巨大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武器;而同时,苏联及东欧进步文学作品的翻译大大推动了我国的新文学运动的发展。
四、 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
这一时期,我国的翻译事业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蓬勃发展,同时也因中国
发展的需求以及中国特殊国情的不同,对于翻译工作的需求也有所不同。这一时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新中国的成立至文化大革命前夕。这一时期由于新中国的建立,随着中国与许多国家的建交以及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翻译工作不但肩负着外译汉的任务,而且肩负着对外宣传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介绍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汉译外的任务。并且,这个时期,我国出版了大量翻译工具书和专业词典,以适应和满足翻译工作的要求。
第二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的翻译事业和其它学术领域一样百花凋零。但是,出于当时的政治与外交需要,“”期间我国的翻译活动并没有完全停止。翻译出版了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及友好国家领导人的著作,以及当时社会主义国家的作品。
第三阶段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这一阶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同时也为使中国走向世界,我国的翻译百花盛开,争艳斗奇。理
论翻译,文学翻译,科技翻译,经贸翻译,军事翻译等蓬勃发展,方兴未艾。翻译工作的中心目的围绕如何把振兴中华民族,并早日把我国建设成具有中国特社会主义强国。
五、 结语
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对翻译有着不同的选择和需要。社会发展阶段的需求
不仅影响着翻译素材的选择,同时也影响着翻译语言的选择与文体。而翻译在总体上来说,需要满足和表现社会发展阶段的需求,并且在其选择上表现对整个社会需要及风气的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