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新闻播音中的“播音腔”
    正确认识新闻播音中的“播音腔”
日期:2011-10-26 14:37:05浏览次数:676次
加入收藏
百年恩来
  “播音腔”作为播音艺术的体现,它是老一辈播音员长期实践探索的结果,是新中国播音艺术理论与实践的结晶。而随着时代的推进,广播电视节目在不断的创新中谋求发展,许多对“播音腔”的质疑之声也随之而来,尤其在新闻领域,各种形式的“说”新闻层出不穷,“播音腔”被越来越多业内外人士所排斥。“播音腔”到底是什么?“播音腔”为什么会遭到排斥?怎样才能正确地认识“播音腔”?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从追述“播音腔”的根源开始,探讨对“播音腔”的正确认识,从而更好地把握主持新闻节目的技巧与方式,提高新闻传播效率。
  一、追述“播音腔”的根源
  (一)“播音腔”的形成、发展与演变随时代发展而变化
  任何艺术的形成发展,都经历过前人的实践、探索、规范,后人的继承、创新、发展。体现播音艺术的“播音腔”也不例外。它是老一辈播音艺术家长期实践探索的结果,是新中国播音艺术理论与实践的结晶。从对一个时代、乃至整个民族产生巨大影响的播音作品《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到使人们思想感情产生强烈震动的《雷锋式的好干部——朱伯儒》 、《新时期的活雷锋——张子祥》 ;从《话说长江》 、《让历史告诉未来》 ,到《》、《》 、《在大海中永生》 ,从《百年恩来》 、《新中国》 、《大阅兵》 ,直至《共和国外交风云》,这些都已成为或将成为彪炳史册的作品,记录着播音艺术的发展,体现着播音艺术的魅力,展现着播音艺术的辉煌。从中我们感受了时代生活和气息,领略了时代精神和情感,也品味到了“播音腔”在探索规范、继承发扬、改革创新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体验到了播音艺术再创作的本质。这一切,绝不是片面理解的“播音腔”和狭隘理解的播音工作所能完成的。
  (二)“播音腔”形成发展的强烈政治性彩
  作为党的喉舌,播音工作承载的责任与使命,使“播音腔”的形成和发展带有强烈的政治彩。作为党和政府的“发言人”,新闻播音员虽然是节目的集中体现者,但无论是发布公告、
政令,宣读决定、声明,都不代表个人,而必须站在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立场上,去理解所要传达的内容,去设计表达方式,乃至准确把握分寸,使其播音既符合代言人身份,又准确体现出原则立场,使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相辅相成,恰如其分。
  二、什么是播新闻?什么是说新闻?
  新闻类节目是各级电台、电视台的主体节目,新闻播音工作是广播电视宣传中的重要一环,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为广播宣传的“前沿”,它是整个新闻节目中最直观的主体形象。
  播音员作为党和人民众联系的纽带,既要传达党的声音又要表达人民的意愿。目前在新闻的播报方式上出现了两股力量,即播音界沿用多年的“播”新闻与近几年来兴起的“说”新闻。二者孰优孰劣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也正是因为近几年兴起的“说”新闻,才有了大家对“播音腔”的质疑。其实,传播形式不同,对于创作主体的要求也就不尽相同,对“播音腔”的错误理解是人们对“播”与“说”还存有一些误区,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播音腔”,正确理解“播”与“说”,提高新闻传播效率。
  关于“播音腔”的种种质疑与争论,其实是由新闻的“播”与“说”展开的。
  (一)“说”的必然性
  “说”新闻其实算不上是一种创新,而是一定程度上的复归、是对原始语言传播方式的“否定之否定” 。人类的传播历史经历了口语时代、文字时代、印刷时代、电子时代、网络时代等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与其所处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程度相适应。人类最原始的新闻传播方式是口口相传的说新闻,后来有了印刷技术才有了近代的报纸,再逐渐发展有了电子技术,才有了广播电视。所以从“说”到“播”再到“说”,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这就与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由直播到录播再到直播的情形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