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鲁迅先生诗歌《自嘲》的另解
作者:杨虎
来源:《速读·中旬》2017年第08
        初中语文课本选编了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自嘲》一诗,在末句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所下的注释是:在反动派的迫害下,(鲁迅——作者)躲进小楼自成一统的小天下,坚定不移地与敌人做斗争,不管外界政治气候怎么变化,也不改斗志。我有不同理解,我赞成另外一种解释,即这句诗不是针对鲁迅先生自己而言的,而是鲁迅先生在对敌人愤怒诘责和无情嘲讽:反动派们,你们只知道在自家楼阁中花天酒地,追求个人享乐,哪管外面的军国大事和人民的生死呢?!理由有三。
        首先,从写这首诗的时代背景来看。《自嘲》作于19321012日,紧此之前,日本开始侵略中国。曾先后制造了·一八事变和·二八事变,并于19322月强占了热河省;同年3月,在长春扶持了傀儡溥仪,侵略魔爪不断向华北延伸,中华民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而此时的国民党政府,顽固执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一面对苏区红军发动军事围剿,一面对国统区发动文化围剿。1931年,颁布了血腥的《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对革命文艺工
作者大肆迫害。我们熟知的柔石、殷夫等青年作家,就是在当时被秘密杀害的,鲁迅先生也遭到通缉,并被列入暗杀黑名单之首。为了躲避国民党特务的追杀,还不得不破帽遮颜过闹市。另一方面,面对日本的侵略,国民党反动政府却一脸活气,妥协投降,使东北三省很快沦陷,成千上万的同胞被杀害、被奴役。鲁迅先生的《自嘲》就是这个时候写成的,在诗中嘲讽反动派只知个人享乐不管人民死活,就是很自然的了。
        其次,从这首诗本身意境来看。作者在第三句才表示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紧接着却又要躲进小楼,这在意境衔接上是很难理解和让人信服的。诗中的横眉俯首形象地彰显了鲁迅这个革命文艺战士对待敌人和对待人民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不仅意义深长而且形象鲜明,横眉冷对因此成为传诵的名言。鲁迅先生的《自嘲》,其实是革命的诗篇,是刺向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利剑,表明了他对敌人的藐视,也表明了自己为了革命事业战斗到底的决心。这里的千夫,是指一切对他进行污蔑、造谣、诽谤、压制、迫害的人。千夫指的出处,本于《汉书·王嘉传》: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这里的千人千夫,是指众。但鲁迅在193124日《致李秉中》里说:今幸无事,可释远念。然而三告投杼,贤母生疑。千夫所指,无疾而死。生丁今世,正不知来日如何耳。鲁迅在这里给予新义,这个千夫不指众,指敌人,指各式各样的敌人。
在点评《自嘲》时候也说过:“‘千夫在这里就是说敌人。而孺子郭沫若诗”,本意首先指的是自己的孩子海婴,这并不有损鲁迅的形象。鲁迅非常爱自己的孩子海婴,在1931415日给友人李秉中的信中谈到海婴,说只得加倍服务,为孺子耳,尚何言哉;他在写于1932年的另一首《答客诮》诗中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因此,鲁迅先生《自嘲》中的孺子本意首先指海婴,以及和海婴一样千千万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幸福,他自讽自喻心甘情愿作埋头耕耘的牛。俯首甘为儒子牛名句使孺子牛的精神得到升华和拓展,而后人们用孺子牛来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人。鲁迅先生为了孩子以及千千万万的劳苦众的幸福、为了民族、国家的未来,他肯定会拍案而起,坚持战斗,而不会躲进小楼,不管外面政治气候怎么变化的。这首《自嘲》是鲁迅战斗生命的艺术结晶,是激励革命者前进的战鼓,是鼓舞革命者战斗的号角。
        再者,从鲁迅先生的生平和个人风格来看。鲁迅先生的骨头是最硬的,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1926年,鲁迅应参加·一八反帝爱国运动,支持学生,声讨军阀政府,被反动政府通缉。同年8月,被迫离开北京,先后到厦门大学、广州中山大学任教。192710月,来到上海的鲁迅先生不顾反动派的迫害,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以满腔热情宣传进步思想。鲁迅先生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和中国共产党一直有着深厚的友谊,一直为
营救被国民党反动派当局关押的进步民主爱国人士而奔走呼号。鲁迅先生还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表示我无条件加入这战线,就因为我不但是一个作家,而且是一个中国人。这首诗也是他一生真实的写照。郭沫若曾在《鲁迅诗稿序》里赞美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一句道:虽寥寥十四字,对方生与垂死之力量,爱憎分明;将团结与斗争之精神,表现具足。此真可谓前无古人,后启来者。至于管他春夏与秋冬,更与鲁迅先生一生的事实不符。鲁迅先生的一生,始终在与反动派作不可调和的斗争,不会躲进小楼不管外界政治气候怎么变化的。就是从整首诗来看,鲁迅先生写这首诗,表面是对自己的处境和遭遇自我解嘲,但它的真实目的还是在于揭露和打击敌人,绝不会仅仅是自我辩护、解嘲。
        综上所述,我觉得如果将这句诗理解为是在直接嘲讽敌人、打击敌人,这也和写首诗的背景、整首诗的意境以及鲁迅先生战斗的一生、革命的一生相吻合,那就更容易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