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走进中国古代美术——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
1.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欣赏讨论,初步了解中国古代城市的生活面貌,认识手卷这种国画形式,并初学其欣赏方法
2. 能力目标: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理解如何欣赏一幅美术作品,在欣赏以整体局部的欣赏顺序,引导学生发现质疑,并通过讨论和探究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对于清明上河图了欣赏与探究,感受祖国的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感悟祖国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认识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实价值,树立保护文物保护历史遗迹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描述作品表现的场景和内容,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难点:对于古代建筑人物服饰风俗活动的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发现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有效导入
活动内容
PPT,播放一组图片,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第一张图片,周仿的《簪花仕女图》,第二幅宋徽宗赵佶的《芙蓉锦鸡图》,第三幅展子虔的《游春图》,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什么是中国画?
回答:中国古代绘画是我国艺术家用绘画的形式描绘和记录的我国古代社会生活的画面,简称"中国画"、"国画"。题材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小节:中华民族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因为她有着悠久的文明史。有着自己璀璨的民族文化。中国画----则是世界绘画艺术中的一颗绚丽的明珠。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多以中国画见长。下面请欣赏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全盛时期的作品,中国古代最大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
二、探究展示
活动内容:
1、PPT,展示俩副清明上河图的局部,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背景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是绢本设。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2、介绍《清明上河图》作者的生平简介清明上河图是由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画
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其早年游学于汴京,后学绘画,宋徽宗(1101—1124)时期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界画,特别擅长画舟车、街道、城郭、桥梁。张择端的画别具一格,自成一家,非常有特代表作有《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清明上河图》高24.8厘米,长528厘米,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京的繁荣景象,也是北宋城市经济况的真实写照,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3、欣赏《清明上河图》
主题思想:通过对北宋都城汴梁繁荣的经济生活与民俗风物的描绘,歌颂了创造历史和社会财富的下层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场景一:市郊村野
“市郊村野”呈现了一副乡野风光,城郊行人匆匆,商贾往来的日常场景跃然纸上,同时,通过对于运炭驴队的描绘,介绍了北宋都城东京周边地理环境特征,以及城市燃料的供给途径和来源。
场景二,城市建筑
“虹桥”是一座木结构桥,位于整卷画的中心,此桥结构精巧,中间无柱横空而架,直达对岸虹桥上摊贩众多,行人如织,虹桥两岸还有各式市场,店铺客栈酒楼是商品经济和手工业发达的地段,因此也被人称为“河市”
场景三,都市街景
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极大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城市局部突破了之前坊(生活区)市(商业区)分离的藩篱,一般都是前店后宅的布局形式,当时的东京城内很多商店的营业时间都很长,一些酒店和娱乐场所,甚至有夜市
总结:全画气势磅礴,规模宏大,场面复杂,结构严谨,为全景式构图。总体上看,可分为田野、汴河、街市三个地方。情节连绵不断,高潮迭起。图中街市,屋宇栉比,货摊沿街,人物众多,神态各异,人喧马嚣,车轿穿梭。正是这番形形,熙熙攘攘,百货俱陈,百态俱备的情景,呈现了北宋末期工商业发达的社会面貌。从商业、交通、澶运建筑等几个具典型意义的角度,集中概括地再现了十二
世纪我国都市生活状况。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民俗。构成了一件内容丰富的完整的艺术品,成为研究北宋社会的综合性形象史料。
三、拓展提升
活动内容;
《清明上河图》中展现了各类生活场景,同学们可以从中观察到哪些呢?
《清明上河图》中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的世间百态,可以通过仔细观察出各类生活场景,这其中有很多与我们现在的日常生活相类似。例如市民上街购物、在酒店饮酒、在小食摊吃东西,甚至在药店买药、在占卜摊前询问吉凶……
四、强化小结
《清明上河图》中“清明”的含义
关于《清明上河图》中“清明”的一些观点:
春天说——古代清明节有插柳的习俗,画中的轿顶就插有很多柳条。关于清明节的图片
夏天说——《清明上河图》中有十多次出现了扇子,而且在郊外赶路人中还有一个赤膊奔跑追赶马匹的大汉,似乎也说明当时正值夏日。
秋天说——虹桥边的“十千脚店”门前的酒旗上写的“新酒”与当时人们在中秋节饮新酒的习俗相吻合。另外,画卷前段的原野和院落中的石碾也与秋天刚打完庄稼的景象一致。
还有人认为《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东京的清明坊,抑或是表示当时政治清明的含义。
五、布置作业:请同学们课下寻宋徽宗赵佶的《芙蓉锦鸡图》的有关背景资料并分析画面内容
六、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