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什么是韵基?
  韵母中的三个组成成分,可以进一步概括为韵头和韵基两个部分。韵基是由韵腹和韵尾构成的,是构成韵母的基本成分。诗歌、歌词和戏曲唱腔中的所谓押韵的韵,指的就是韵基,其实主要就是要求韵基相同,而不要求韵头也相同。所以,所谓押韵就是在前后句子的末尾使用相同相近的韵母,这里的相近,就是指韵基相同,尤其是韵尾必须相同,而韵头可以不同。例如李白《下江陵》:
  朝辞白帝彩云间,(ian)
  千里江陵一日还。(uan)
  两岸猿声啼不住。(uan)
  轻舟已过万重山。(uan)
  把韵母的构成成分分成韵头和韵基,其中将韵腹和韵尾划分在一起,不是为了简化韵母的类别,而是由韵腹和韵尾本身的密切关系决定的,因为韵腹和因为结合最为紧密,韵尾对韵腹的影响胜过韵头。普通话很多韵母的韵腹的音质,由于受韵尾的影响,都发生了变化,由于韵尾的的不同,施加的影响不一样,因此同一个音位,产生了不同的变体,出现某些同化倾向,最典型的就是a音位的变体,例如an-ang、uai-iao。由于这种同化现象是由后面的音素影响到前面的音素,所以称之为逆同化。
  十、汉语拼音方案字母与音位及音位变体的关系如何?
  普通话的单元音韵母一共有10个,前面介绍的音素有18个之多,这是怎么回事呢?这里就涉及到音素和音位的关系认识问题,涉及到音位的归纳问题。并不是每个音素都是一个独立的音位,有些音素,实际上是同一个音位的条件变体,好几个音素共同构成一个音位。而且普通话10个单元音韵母,并不是相应的10个音位,根据音位互补原理还可以进一步归纳合并。
  当采用宽式记音法对这些音素进行归纳合并时,往往在同一音区内的元音可以归纳在某一个音位,也就是说同一个音位中具有互补关系的各个音素,都在同一音区,例如韵母a、ai、ian、yan、uang中的5个a,实际上概括了5个不同的音素,这5个音素是/a/音位的不同变体,都处在低元音区,用严式记音法记录这5个韵母,则应该分别写作:[]、[ai]、[in]、[yn]、[]。根据音位互补原理,这5个不同的音素都归纳为同一个音位,一般取a表示这个音位。下面我们分别观察各个音区的音位归纳情况,以及各个音位变体(音素)的出现条件。
  十一、高元音系列的音素是如何归纳音位的?
/i位
十二、中元音系列音素是怎样归纳音位的呢?
   十三、低元音系列音素如何归纳音位?
  这样,可以对各个音区的音素进行归纳,归纳概括的结果是:高元音区域有/i/、/u/、/y
/三个音位,中元音音区有/e/、/o/两个音位,低元音音区归纳为/a/一个音位,一共6个元音音位。
  通过前面的普通话严式标音舌位图,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看到普通话元音音素归纳合并为音位的情况。元音音位的归并是学习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平时学习要注意弄清楚,比如能够说明字母i所代表的音素及其出现条件,音位/i/所概括的条件变体等等。
  综上所述,普通话音位系统一共有32个音位构成,其中音质音位28个,非音质音位4个。音质音位根据特点分为辅音音位,一共22个,元音音位,一共6个。非音质音位主要是调位,一共4个,即阴平、阳平、上声 去声,调位在语流中同样有变体。
十四、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的核心是什么?
汉语拼音方案的使用规则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音节的拼写规则,一个是正词法规则。音节拼写规则在中小学和专科阶段的现代汉语课程都学习过,前面第七-十三介绍的都是音节拼写规则问题。正词法规则大家则比较陌生,学习中需要注意了解基本规则,正确使用。汉语拼音正词法就是应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现代汉语的规则,它的内容包括分词连写法、成语拼写法、外来词语拼写法、人名地名拼写法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标调法、移行规则等。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1982年开始草拟,1984年由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批准发表《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试用稿)》。在多次征求意见、讨论和修订的基础上,1988年7月1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公布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要求"今后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现代汉语,即以《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为规范"。1996年1月22日,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并发布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并于当年7月1日正式实施。
正词法基本规则是运用汉语拼音方案的高层次要求,涉及到语言的许多具体问题,如词汇问题、语法问题,而不单单是语音问题。尤其是正词法的基本原则是以词为单位注音,而汉语词的划分技术性相当强,所以学习时可能规则本身并不难理解,但具体操作起来是有难度的。例如"饭桶"是词还是词组?"红花"是词还是词组?这些不但要看结构,还要看词义,甚至还要结合语境才能给出准确的答案。关于词的辨认问题,在词汇和语法部分要具体展开讲授,因此学习这一部分,要注意前后知识结合起来,同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用好汉语拼音方案的一个重要方面。
  正词法基本规则的核心是"拼写普通话基本上以词为单位"。但是正词法规定的也不完全是词,例如"着、了、过"本身是
词,但规定在动词后面要附加在动词上,不单独写;动词和形容词是单音节形式,其补语如果也是单音
节形式,那么就不分开写而要连写,例如"搞坏、熟透、打死"等;而有些在我们的认识中明明是词,可是却要分开写,例如"黑龙江、洞庭湖、泰山"等。可见,这些规则还有讨论的必要。关键是如何给汉语拼音定位,目前这种使用,使方案本身已经超出了作为注音工具这一范围。欢迎大家在课程论坛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关于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全文,可以参考中央电大编辑部发行的《汉语专题(1)学习与复习指导》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