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GBT16159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利可共而不可独”(曾国藩)。
知识共享,欢迎转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159—2012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Basic rules of 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 orthography
2012-06-29发布 2012-10-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本标准与GB/T16159—199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原标准中正词法的具体规定、用法调整为分词连写、人名地名拼写、大写、缩写、标调、移行、标点符号使用等7个部分的基本规则。其中,把原先按词类分节的部分归到分词连写规则之下,并增加了“缩写规则”和“标点符号使用规则”。
——取消原标准中与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和量词并列的“虚词”一节,把虚词词类提升,与实词词类并列,以贯彻按词类分节的原则。
——修改了原标准中与关于非汉语人名、地名的汉语拼音拼写规则。
——参照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的规定,补充了“汉字数字用汉语拼音拼写,阿拉伯数字则保留阿拉伯数字写法”的规定。
——增加了在某些场合,专有名词的所有字母可全部大写,也可不标声调的规定。
——增加了变通规则,以照顾某些领域的特殊需要。
本标准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董琨、李志江、金惠淑、史定国、王楠、杜翔。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现代汉语的规则。内容包括分词连写规则、人名地名拼写规则、大写规则、标调规则、移行规则、标点符号使用规则等。为了适应特殊的需要,同时规定了一些变通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文化教育、编辑出版、中文信息处理及其他方面的汉语拼音拼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834 标点符号用法
GB/T28039 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
《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
《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1984年12月25日中国地名委员会、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国家测绘局发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词 word
语言里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
3.2
汉语拼音方案 scheme for 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
给汉字注音和拼写普通话语音的方案,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方案采用拉丁字母,并用附加符号表示声调,是帮助学习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工具。
3.3
汉语拼音正词法 the 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 orthography
汉语拼音的拼写规范及其书写格式的准则。
4 制定原则
4.1本标准是在《汉语拼音方案》确定的音节拼写规则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定的词的拼写规则。
4.2以词为拼写单位,并适当考虑语音、语义等因素,并兼顾词的拼写长度。
4.3按语法词类分节规定分词连写规则。
5 总则
5.1拼写普通话基本上以词为书写单位。例如:
rén(人) pǎo(跑)
hǎo(好) nǐ(你)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sān(三) ɡè(个)
hěn(很) bǎ(把)
hé(和) de(的)
ā(啊) pēnɡ(砰)
fúrónɡ(芙蓉) qiǎokèlì(巧克力)
māmɑ(妈妈) pénɡyou(朋友)
yuèdú(阅读) wǎnhuì(晚会)
zhònɡshì(重视) dìzhèn(地震)
niánqīnɡ(年轻) qiānmínɡ(签名)
shìwēi(示威) niǔzhuǎn(扭转)